以終為始看問題,學生的本分是學習,12年寒窗苦讀,為的是金榜題名時,小學是學霸,成績優秀,到了初中和高中不一定是學霸,只能說小學優秀,長大后成為學霸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小學知識點不多,只有三門主科,到了初中科目增加,需要更多的理科思維,許多孩子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一初二,就一落千丈。
初三如果成績保持優秀,到了高中一般會比較穩定,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從小養成的好習慣,這些好習慣是孩子學習優秀的保證。
10歲之前,培養孩子這5個好習慣,長大后就能成為學霸:
1、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不只是在小學階段,能多早就多早,幼兒園,甚至孩子出生后,媽媽就可以捧著繪本,給孩子讀了。
早讀書,孩子說話早,語言表達能力強,社交能力好;早識字,可以實現自主閱讀,閱讀理解能力強,上了高中,不管是學文還是學理,都有幫助。
2、深度思考能力
碰到自己不會的題,需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鉆研,勤于動腦,不怕吃學習的苦。懶得思考的人,是無法進步的。
思維能力決定能否成為一個學霸,身邊成為學霸的孩子大都在小學階段,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做一些有難度的題,或者進行理科啟蒙,訓練大腦,提高思維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3、時間觀念強
時間觀念強的孩子,有科學的時間規劃,寫作業、運動、培優學習、特長愛好等等,安排得井井有條,回到家先寫作業,不磨蹭,學習專注,一會兒就寫完,還能安排其它功課,全面發展。
孩子有目標感,知道當下的重點任務是什么,科學安排,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有張有弛,時間節奏把握得當。
4、學會情緒管理
保持情緒穩定愉快,是一項能力,不鉆牛角尖,這需要父母的幫助。情緒穩定,不是壓抑自己,學會釋放自己,表達自己的心情,讓別人知道,才能理解你,支持你。
孩子一旦情緒出問題,胡思亂想,就無法安心學習,都有煩心的時候,重要的是及時調整,不要長時間沉浸在憂郁的情緒中,盡快走出來,保持情緒愉快,心情好,才能好好學習。
5、運動的習慣
每天堅持運動,提高專注力,身體敏捷,大腦靈活。在運動場上比較活躍的孩子,往往成績也比較優秀。
愛運動的孩子體力好,意志堅強,不怕吃苦,運動就是最好的吃苦鍛煉,培養抗挫折力。
堅持運動的好習慣,不一定要報培訓班,現在學校里也比較重視體育課,回到家,每天陪孩子一起跳跳繩,周末打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培養孩子樂觀情緒,排除抑郁,身心健康。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