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物資匱乏,大山上的各種野果是很多人童年不可磨滅的童年回憶。每當放學或者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和同村的小伙伴漫山遍野的跑,采摘各種野果來當零食。你像白茅根、茅針、拐棗、金櫻子、八月炸、野地瓜、龍葵、羊奶果、野葡萄、野獼猴桃、火棘果等等。
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野果,不少人兒時就吃過,尤其是兩廣以及云貴川等地的小伙伴。它就是板凳果,一種長得特別有意思的野果。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植物,看看你還記得它嗎?
認識板凳果,了解板凳果
板凳果,果如其名,顧名思義就是這種野果長得很像板凳兒得名。也有人叫它山板凳,即長在山上的板凳。還有人叫它萬年青、千年矮、矮陀陀、金絲矮陀,其實它的學名叫粉蕊黃楊。它是黃楊科、板凳果屬常綠亞灌木。和黃楊是親戚,同屬于黃楊科植物。
板凳果植株不高,通常不超過50厘米,它的下部匍匐,會生出須狀不定根就地生長,這也是為什么人們稱它為千年矮、矮陀陀的原因了。板凳果的葉子互生,葉片卵形或者橢圓形卵形,呈深綠色。它的花期在春季,現在正值板凳果的花期,它的花腋生,穗狀花序,花白色。果期在秋冬季,果實近球形,成熟之后的板凳果紅色或粉紅色。里面的種子黑色的,有點類似于八月瓜的種子。
而板凳果之所以稱之為板凳果,這是因為它的果實上還宿存三根大約1厘米左右的花柱。采摘它的果實倒過來就像我們農村生活用品板凳,所以得名板凳果,因為有三根觸須,所以有的人也叫它三角板凳果。目前這種植物在我國只有少數地區有分布,主要集中在貴州、云南、廣東、廣西、四川、臺灣等地,喜歡生長在海拔500-2500米左右的林下陰濕處。
板凳果的價值
板凳果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植物,它藥食兩用。首先來說說它的食用方面,板凳果果實秋冬季節成熟之后,它的果實是可以食用的,味道甘甜,美味可口。很多生活在云貴川以及兩廣地區的小伙伴,應該對它不陌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小孩子沒有零食吃,它也是很多人兒時常吃的一種野果。
板凳果它除了可以食用之外,同時它也是一種傳統的中草藥,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作用。你像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跌打損傷,都可以用到板凳果的全草。
值得一提的是板凳果還是一種優良的觀賞植物,有科研人員研究表明,板凳果這種植物對有害氣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因此板凳果也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賞植物,它四季常青,可以擺放在辦公場所或者室內,用來點綴室內空間。
所以如果你在山上遇到這種植物,那么千萬不要錯過了。可以將它挖回家栽種在室內,就非常的不錯。而且板凳果屬于陰生的地被植物,照看起來也非常的簡單。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板凳果了解了嗎?你聽說過板凳果這種野果嗎?你小的時候吃過板凳果嗎?在你家鄉有板凳果這種野果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