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緊急止付
9月21日訊(導報記者 鄭麗金 通訊員 廈公宣 文/圖)資深投資理財玩家誤入“投資群”,跟著“投資老師”炒股,在嘗到小額提現的甜頭后,5天內被騙走80余萬元。昨日,廈門市公安局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一起投資理財類電信詐騙案件,廈門警方8天全額追回80余萬元被騙資金。
▲“投資群”內的聊天記錄
跟著“投資老師”炒股 5天轉出80余萬
家住廈門市集美區的黃女士平時喜歡上網查看投資類資訊。2024年12月下旬,她在某新媒體平臺上看到有關炒股的訊息,并添加了“投資老師”的社交軟件賬號。隨后,“老師”讓其下載聊天軟件并拉她進入一個頻繁推薦股票的聊天群。
“他還讓我下載了一個投資軟件,并且給了我一個賬號,里面有3萬元的起始資金,讓我跟著他投資。”黃女士說,一開始她用“老師”發放的賬號投資,軟件顯示有賺錢且能成功提現,她便放松了警惕,開始按照“老師”的要求,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
1月10日至15日,黃女士先后向“老師”提供的4張銀行卡轉賬人民幣共計80.2萬元。1月15日,“老師”讓黃女士繼續加大“投資”,否則將會把她踢出投資群,前期的投入也將“血本無歸”。
黃女士越想越不對勁,便撥打了電話報警。市反詐中心接警員通過黃女士的描述,迅速判斷其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立即開展資金查詢止付工作。經資金梳理追查,反詐中心對轉賬的4張銀行卡進行緊急止付,同時指派屬地集美分局進一步跟進處置。集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詐騙犯罪偵查中隊第一時間出警,將黃女士接回辦案區了解情況,并同步開展資金研判,凍結相關收款賬戶。
4名生意人莫名淪為洗錢“工具人”
1月17日,在外省從事珠寶生意的曾女士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廈門警方凍結,便來電咨詢賬戶被凍結事宜。辦案民警及時跟進對接,促使她主動配合來廈了解情況。
據了解,1月初有人通過社交軟件和曾女士聯系要購買黃金。1月10日,對方向她下單一條黃金項鏈,收到匯款后她便按時發貨到指定地址,成功完成了一次交易。1月15日,該“客戶”再次下單兩條黃金項鏈,并稱要通過銀行卡轉賬。其實該“客戶”是詐騙團伙的銷贓人員,他們誘騙黃女士進行投資轉賬,并將曾女士的賬戶提供給了黃女士。不久后,曾女士的銀行卡就收到了黃女士轉來的錢款。
“詐騙分子第一次下單交易是測試和打消曾女士的疑慮,有了第一次成功的交易經驗,詐騙分子第二次下單時,曾女士便沒有絲毫懷疑,認為是‘客戶’打來的貨款,安排快遞將黃金項鏈發往詐騙分子的指定地址。”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四級警長陳宏昱說,直到銀行卡被凍結,曾女士才發覺自己淪為了詐騙分子的洗錢“工具人”。
陳宏昱介紹,4張銀行卡的卡主均為從事各行業生意的商人,詐騙分子假借商品交易,使用黃女士的錢款,購買貴重物品進行“洗錢”,因廈門警方及時凍結賬戶,4名卡主都還未寄出貨物,均沒有產生損失。目前,包含曾女士在內的4名卡主積極配合辦案單位偵查,已有3人全額返還了涉詐金額59萬余元,剩余1名卡主的賬號也已凍結,將于近期來廈核查并返還涉詐錢款。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切勿輕信“高收益、穩賺不賠”的誘惑,所有承諾超高回報的投資都可能是陷阱!投資理財請選擇正規平臺,不點擊陌生鏈接,不向陌生賬戶轉賬。此外,市民群眾請保管好個人名下銀行賬戶,若遇到可疑入賬資金情況,請及時核實信息或與警方聯系進行咨詢,避免成為涉詐分子的洗錢“工具人”!如發現被騙,請及時撥打“110”進行報警,同時保留聊天記錄、交易記錄、聯系方式等證據。
報料、維權通道:撥打熱線0592-2961110。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服務專席15959226838,或微信添加客服:wgxm008(備注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