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招聘信息直接沖上熱搜,看得人目瞪口呆——浙江寧波一所民辦中學公開招聘老師,特級教師年薪80萬,應屆畢業生起薪20萬!評論區直接炸了鍋:“現在當老師這么賺錢了?”“這工資比我當程序員還高!”“教育行業要變天了?”
先別急著酸,這事兒還真不是“標題黨”。寧波市的余姚高風中學,直接把薪資明晃晃寫進了招聘公告里:特級教師80萬,正高級教師70萬,應屆畢業生平均年薪超20萬。更夸張的是,學校還包住宿、帶薪寒暑假、免費旅游療養、子女入學全免……這待遇,別說老師了,連不少企業高管都直呼“羨慕不來”。(源自紅星新聞)
但問題來了:民辦學校為啥敢砸這么多錢招老師?這錢花得值嗎?普通學校的老師是不是要“心態崩了”?筆者扒了扒背后的真相,發現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有意思。
“砸錢搶人”背后,民辦學校在焦慮什么?
說實話,民辦學校高薪挖老師早就不是新鮮事兒。但像余姚高風中學這樣,直接把特級教師的年薪標到80萬的,放在全國都是“頭一遭”。學校負責招聘的老師也承認:“我們就是沖著正高級、特級教師來的,這工資在寧波絕對是頂尖水平?!?/p>
為什么這么拼?答案就倆字:生存。
這所學校雖然是老牌民辦中學,但面臨的壓力一點不小。去年擴招了3個班,今年高中部還要繼續擴招。學生多了,家長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水漲船高??擅褶k學校不像公辦有“編制”護體,老師流動性大,年輕教師經驗不足,骨干教師又容易被其他學校挖走。怎么辦?只能拿錢砸,砸出一條護城河。
一位杭州的民辦學校老師私下吐槽:“我們學校為了搶個競賽金牌教練,直接開價百萬年薪,還承諾給團隊配實驗室?,F在民辦學校拼的不是升學率,是‘鈔能力’?!边@話雖然扎心,但也是現實——家長挑學校,先看師資力量;學校搶老師,就得真金白銀上陣。
年薪80萬的老師,到底值不值這個價?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不服氣:“老師不就是上上課、批批作業嗎?憑什么拿這么高工資?”
但真相是,能拿到80萬年薪的特級教師,根本不是“普通老師”。這些人往往是省級學科帶頭人,手握一堆教學成果獎,帶出過清華北大學霸,甚至能左右一所學校的升學率。比如深圳某中學曾花幾十萬年薪挖走湖北一名物理特級教師,結果三年內該校物理競賽金牌數翻了五倍。校長樂得合不攏嘴:“這錢花得值!”
而對應屆生開出的20萬起薪,也藏著民辦學校的“小心機”。杭州一位民辦中學校長透露:“現在985碩士扎堆來應聘老師,我們挑人都得看本科是不是211。給20萬年薪,既能和公辦學校搶人,又能倒逼年輕老師拼命干——畢竟干得好,獎金還能翻倍?!彪y怪有網友調侃:“以前是‘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現在成了‘年薪二十萬,爭當教書匠’?!?/p>
公辦老師哭暈?教育行業的“貧富差距”來了
這邊民辦學校高調撒錢,那邊公辦老師卻有點尷尬。杭州一位公辦高中老師坦言:“我們正高級教師年薪也就30萬左右,特級教師多幾萬補貼,但和民辦根本沒法比。”更扎心的是,民辦學校的福利簡直“壕無人性”——帶薪寒暑假算標配,有的學校連老師出國培訓、子女留學費用都全包。
不過,民辦學校的高薪也不是白拿的。“學生成績下滑?扣獎金!家長投訴?扣獎金!帶不出競賽獎?直接走人!”一位跳槽到民辦學校的老師吐槽:“在這兒,老師就是‘教育打工人’,KPI壓力比互聯網大廠還狠?!狈从^公辦老師,雖然工資低點,但工作穩定,職稱晉升空間大,還能躺平享受“鐵飯碗”。難怪有人總結:“要錢去民辦,要穩選公辦,甘蔗沒有兩頭甜?!?/p>
教育行業正在“重新定價”?
余姚高風中學的這則招聘,看似是民辦學校的“土豪行為”,實則暴露了一個趨勢:教育行業正在悄悄“重新定價”。
以前,教師工資總被詬病“撐不死、餓不著”,導致頂尖人才流向金融、IT行業。但現在,隨著民辦教育擴張、“雙減”后素質教育崛起,市場對優秀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像“搶稀缺資源”。北京一所國際學校校長甚至放話:“未來十年,頂尖教師的薪資可能比肩投行精英。”
不過,高薪能否真正提升教育質量,還得打個問號。有家長擔心:“學校把成本轉嫁給學費,最后是不是家長買單?”也有人質疑:“老師工資懸殊這么大,會不會讓教育資源更不均衡?”這些問題,或許才是“80萬年薪”背后更值得深思的真相。
教師年薪80萬,乍聽像是天方夜譚,但仔細一想,這何嘗不是社會對教育價值的重新認可?當名校碩博爭相涌入中小學,當特級教師成了“教育界頂流”,或許我們該慶幸:這個時代,終于有人愿意為“好老師”買單了。至于這錢花得值不值——明年看看這所學校的升學率,答案自然揭曉。
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