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行業“去植脂末化”趨勢下,重押咖啡,對佳禾而言是個重大挑戰。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胡楠楠
編輯|米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脂末大王,重金加碼咖啡業務。
2月11日,佳禾食品公告稱,公司擬募資不超過7.25億元,其中5.5億元將被用于咖啡擴產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6000噸焙烤咖啡豆、3000噸研磨咖啡粉、8000噸冷熱萃咖啡液、10000噸RTD即飲咖啡和610噸凍干及混合風味咖啡的生產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佳禾食品是國內植脂末行業的頭部企業,主要從事粉末油脂(即“植脂末”)、咖啡、植物基及其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長期以來,植脂末都是佳禾的核心產品。據了解,統一、香飄飄、娃哈哈等食品工業企業,以及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新茶飲企業,都是佳禾食品的主要頭部客戶。
但近年,受下游客戶自建產能,以及新茶飲行業健康風潮,“去植脂末化”(植脂末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趨勢等影響,佳禾食品的主業受到不小沖擊,植脂末業務在佳禾食品的營收占比也逐年下降。據佳禾食品財報,2021年至2023年,佳禾食品營收分別為23.99億元、24.28億元、28.41億元,粉末油脂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77.4%、72.1%、67.8%。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粉末油脂業務營收同比下滑42.17%,營收占比降到了49.7%。
主業承壓之下,咖啡業務被寄予厚望。對于本次募資,有接近佳禾食品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新建產線主要用于生產咖啡粉、咖啡液等。
此前,佳禾食品披露數據,隨著下游需求擴張,2023年1~9月,該公司的咖啡業務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63%,急需擴產。
早在2015年,佳禾食品便布局了咖啡業務,并于2018年成立了單獨做咖啡業務的子公司——金貓咖啡。這幾年,隨著國內咖啡市場的高速增長,咖啡業務已成為佳禾的第二大主要業務。不過目前,佳禾咖啡業務的規模仍偏小。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咖啡的收入,也僅占報告期內13%的比重。
在佳禾食品創始人柳新榮看來,“咖啡是一個非常朝陽的行業”。他希望,未來金貓咖啡會成為中國領先、著眼全球的咖啡公司。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為6235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告訴《中國企業家》,整個國內咖啡市場正進入高速擴容期,咖啡消費人群基數也比5年前增加了10倍。“佳禾此時增資擴建咖啡生產線,應該可以抓住這波風口的紅利。”朱丹蓬說。
但咖啡生產線從擴建到投產,通常需要1~3年的時間。對佳禾而言,主業承壓之下,想靠咖啡“翻身”,仍需要時間。
靠植脂末起家
柳新榮出生于1973年,18歲畢業后便進入食品行業。最初,他曾做過糧管所的營業員,做過食品公司的品管員、研發員,之后還曾南下廣東汕頭,當過一段時間食品企業的廠長。
在食品行業積累了多年經驗后,2001年,28歲的柳新榮回到老家江蘇吳江,創立了佳禾食品,主要生產植脂末。佳禾的成立,一舉填補了國內植脂末行業的空白。
彼時,國內還鮮有生產植脂末的企業。柳新榮后來回憶,上世紀90年代,國內的植脂末90%以上依賴進口,生產技術也一直被國外巨頭壟斷,且產品售價奇高。他稱,當時進口奶粉每噸的價格不到1700美元,但進口植脂末每噸價格卻接近2000美元。
資料顯示,植脂末是以葡萄糖漿、食用植物油、乳粉為主要原料,通過微膠囊化、噴霧干燥等技術工藝制成的粉末型食品配料。由于其能改善食品內部結構、增香提味,提升食品口感,植脂末不僅被用作奶茶、咖啡制品和速溶麥片等飲料的配料,還常用于蛋糕、餅干等烘焙食品。
佳禾成立當年,便建成了第一條噴霧干燥線,并順利實現投產。而當時國外相關企業從建產線到投產,普遍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柳新榮回憶,由于佳禾生產的植脂末成本低,產品質量好,且根據國內消費者的口味進行了改良,佳禾生產的首款植脂末產品,一經上市即實現滿產。
此后,隨著奶茶行業的發展,佳禾創立的第五年,便實現了5億元的銷售額。2010年,銷售額更突破10億元大關。
近幾年,隨著新茶飲行業的快速發展,佳禾也迎來了高速增長。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佳禾食品前五大客戶中,只有1家連鎖茶飲企業,4家是食品工業企業,但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佳禾前五大客戶中連鎖茶飲企業便有了4家,銷售收入占比達到23.6%。
2021年,趁著新茶飲的熱潮,佳禾食品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被稱為“植脂末第一股”。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年全國植脂末市場規模為86.47億元,佳禾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2.27%。
植脂末主要供應給B端客戶,業務會隨著下游客戶的需求而變化。隨著近兩年茶飲行業的健康化趨勢,植脂末也被部分茶飲企業拋棄。
由于植脂末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該成分被認為對心血管健康有害。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越來越多的中高端茶飲品牌開始放棄使用植脂末,轉而采用更健康的原料,如真牛乳、乳基底等。
許多知名茶飲品牌近年紛紛推出“0植脂末”產品。喜茶于2023年推出了“3.8源牧甄奶”,強調“0植脂末、0添加”;霸王茶姬宣布在門店使用新基底產品“冰勃朗非氫化基底乳”,并表示該基底實現了“0奶精、0植脂末、0氫化植物油”。此后多家新茶飲品牌紛紛跟進。
但佳禾的主要客戶都是茶飲品牌,佳禾的業務因此受到很大影響。2024年前三季度,佳禾食品營收同比下降19.46%,歸母凈利潤大跌59.88%。其中,植脂末業務收入大降42.17%。
近幾年,佳禾也研發出了0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今年1月,茶飲行業“冰勃朗”風波時,佳禾食品再次回應消費者對于植脂末的健康疑慮。佳禾方面表示,公司自2021年啟動了《0反式脂肪酸行動計劃》,2022年底含人工反式脂肪產品全面清零,因此目前市面上買到的所有佳禾產品都是不含反式脂肪的。
但佳禾的植脂末業務,在行業大趨勢下,仍舊受到不小的沖擊。再加之這幾年植脂末原材料的波動,佳禾的利潤端也顯著承壓。佳禾財報顯示,植脂末原材料(食用植物油、乳粉、玉米淀粉等)成本占比超80%,原材料的價格波動也對盈利水平影響很大。
佳禾不得不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半路出家,重押咖啡
相比植脂末而言,咖啡則是一個更有前景的市場。
而十年前的布局,也為當下佳禾的業務結構轉型打下了基礎。早在2015年,佳禾便布局了咖啡業務。彼時,國內的咖啡行業剛剛起步。憑借在食品行業打拼多年的商業嗅覺,柳新榮看到了咖啡在國內的巨大增長空間,決定入局咖啡市場。
咖啡,也被柳新榮視為他的二次創業。他當時在辦公室的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句話,“等到國人人均一天喝1杯咖啡的時候,中國咖啡市場將會空前巨大。”
而那時,國內的咖啡行業,人才、市場、技術都非常欠缺。為了解決人才瓶頸,柳新榮將公司從生產組長到研發、銷售,全部派到德國培訓。與此同時,佳禾還引進了德國的先進設備,建立了年產千噸的咖啡生產線。
柳新榮后來回憶,“當時投咖啡的工廠,我們怎么算都是虧的。”
剛做咖啡業務時,佳禾選擇的是速溶咖啡,柳新榮給佳禾咖啡業務的定位是咖啡伴侶供應商。不過隨著咖啡行業的發展,佳禾食品也正向精品咖啡轉型。這也符合全球咖啡產業的發展路徑——從速溶咖啡,到品牌連鎖,到精品咖啡。
2018年,佳禾將旗下的咖啡業務分拆出來,成立了單獨子公司——蘇州金貓咖啡有限公司,旗下咖啡產品覆蓋了咖啡全產業鏈,包括咖啡粉、咖啡液、咖啡豆等。截至目前,咖啡已成為佳禾食品的第二大業務板塊。
但佳禾的咖啡業務規模和營收占比仍較小,還未成為佳禾的新增長引擎。且由于下游客戶采購規模較大,議價能力較強,同時終端市場競爭激烈,供應鏈內卷嚴重,佳禾的咖啡業務毛利率整體處在較低水平。財報顯示,2023年咖啡業務毛利率僅為12.94%,凈利潤僅為103.01萬元。
近幾年,佳禾的業務也在向C端發力。
從2021年開始,佳禾開始嘗試C端業務。2023年,單獨成立了C端業務條線。不光是咖啡,旗下燕麥奶產品等也都向C端發力。此前,佳禾主要是以B端為主,九成以上業務來自B端。
上述接近佳禾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佳禾的咖啡業務,B端和C端都做,C端是發力重點。
此前,1月17日,佳禾食品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50萬元到11950萬元,同比下降53.64%到67.22%。佳禾食品在公告中便提到,業績下降,一是由于公司拓展C端銷售渠道,導致營銷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另外也受宏觀市場環境影響,導致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
截至目前,金貓咖啡在C端的品牌勢能仍較弱。且當下,國內咖啡市場競爭格外激烈。線下有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店品牌,在線上也有雀巢、三頓半等品牌,早已搶占了部分市場份額,留給金貓咖啡的空間還有多少?
2023年接受采訪時,柳新榮曾表示,“在整個(咖啡)行業中,我是半路出家的。”但他也表示,“金貓咖啡精通技術,精通對大數據的分析,而且我個人對咖啡科學領域方面有點興趣,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金貓咖啡實現更好的發展。”
重押咖啡,對佳禾而言,是最好的出路嗎,仍有待時間的考驗。
參考資料:
《吳江時代工匠風采|柳新榮: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理念深耕食品創新發展》,吳江工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