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利華發布的2024年財報,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冰淇淋業務將通過分拆的方式進行分離,并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業務的估值此前已達到15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400億元),若成功上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IPO。
01
全球最大的冰淇淋IPO
作為冰淇淋行業的頭部玩家,聯合利華擁有和路雪、可愛多、夢龍等知名品牌,在全球冰淇淋市場占比20%,囊括了半數全球銷量前十品牌,冰淇淋業務的年營業額更是逼近8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30億元)。
根據2024年財報披露的最新進展顯示,冰淇淋業務分拆有望在2025年底完成,公司在關鍵工作流程方面取得了進展,包括設立法人實體、實施獨立運營模式和準備分拆財務。
這一業務將通過分拆的方式剝離,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和紐約的交易所IPO,這三家交易所也是聯合利華股份目前交易的交易所。與此同時,該業務將在荷蘭注冊成立,總部繼續設在阿姆斯特丹。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利華還宣布了,分拆后冰淇淋業務的候任主席——Jean-Francois van Boxmeer。
據悉,Jean Francois在消費品行業擁有豐富的經驗,曾擔任喜力的首席執行官15年。目前,他同時擔任沃達豐(Vodafone Group Plc)的董事長和喜力(Heineken Holding N.V.)的非執行董事。
02
聯合利華對冰淇淋業務考量的轉變
事實上,最初聯合利華對于冰淇淋業務的規劃,是出售而非拆分上市。
去年2月的業績報告會上,聯合利華CEO司馬翰就透露聯合利華對冰淇淋業務進行了“重大調整”,其中包括大規模的管理層調整、成本精簡與產品組合的變動,并預期2024年冰淇淋的營收、利潤都將會有所改善。
隨后,聯合利華于3月19日正式宣布將剝離冰淇淋業務,并稱分拆將立即開始,預計到2025年底完成。
對于剝離冰淇淋的具體原因,聯合利華方面稱,該項業務跟聯合利華目前旗下業務的運營模式不同,其中包括供應鏈、渠道等,同時冰淇淋也更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聯合利華的其他業務,無論是在發達市場還是在新興市場中,市場路線、研發及制造與分銷方面則皆互補。
當前,聯合利華的業務版圖主要由美容與健康、個人護理、家庭護理、食品、冰淇淋五大板塊構成。其中冰淇淋屬于占比最小的一項業務,去年銷售額約為83億歐元(約合630億人民幣),占該公司整體收入的約14%。
回顧過去,聯合利華冰淇淋業務的財報表現,才是其決定剝離的主要原因。
2023年,冰淇淋業務是聯合利華所有業務中增速最低的一項,全年營收7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03億元),基本銷售額增長2.3%。而這一增長主要是因為漲價。財報顯示,聯合利華的冰淇淋業務定價增長8.8%,銷量卻下降了6%。
彼時,聯合利華也在財報中坦言,“冰淇淋全年的表現令人失望,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不斷下降。”
2024年7月,據知情人士透露,聯合利華已開始與Advent International、黑石、CVC Capital等私募股權公司就出售其冰淇淋業務的可能性進行初步討論,該業務估值可能高達150億英鎊。
然而,2024年底,聯合利華重新評估后放棄出售冰淇淋業務,選擇拆分并獨立運營或單獨上市。
03
為什么選擇獨立上市?
究竟是何種因素促使聯合利華轉變了對冰淇淋業務的戰略考量?或許,主要原因在于市場上缺乏合適的買家以及售價不及預期。
據媒體報道,在2024年底,聯合利華選擇拆分并獨立運營或單獨上市時,華爾街日報就指出,冷凍食品業務可能很難出售,因為其昂貴的冷鏈網絡會限制能參與投標方的數量,伯恩斯坦分析師預計聯合利華無法以其可接受的價格找到買家。
另一邊,BBC引述英國投資經紀公司負責人也曾表示,現在的情況是聽起來并沒有買家在排隊,聯合利華的投資者可以決定是否要保留新的冰淇淋業務股份或將其出售給市場。
在缺乏理想買家的情況下,獨立上市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在業績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分拆冰淇淋業務是聯合利華精簡運營下的較佳選擇。冰淇淋業務剝離之后單獨上市,符合聯合利華的長期戰略,符合其股東利益最大化,也符合該品類規模效應的重要背景。從產品盈利到資本市場盈利雙軌制的角度來看,其冰淇淋業務單獨上市是一大利好。”
從資本運作角度來看,拆分上市不僅能夠規避冰淇淋季節性導致的低利潤率拖累,還能借助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加速產品創新和區域擴張。
此前,股價的漲幅也能說明資本市場對分拆上市的決定普遍持歡迎態度。
據報道,聯合利華宣布分拆冰淇淋業務后,其股價盤中一度上漲6%,收盤時漲3%,成為富時100指數中漲幅最大的股票。
從品牌運營角度來看,冰淇淋業務具有顯著的季節性波動,且需要大量冷鏈設備投入,供應鏈和渠道管理與聯合利華的其他業務,如美容與健康、個人護理、家庭護理等差異較大。
獨立運營后,冰淇淋業務可以更靈活地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特點制定戰略、調整運營模式,進而提高運營效率和市場適應性。
從時間成本角度考量,出售業務涉及復雜的談判、交易結構設計和監管審批等流程,可能面臨較高的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時也存在交易失敗的風險。相比之下,分拆上市的操作相對更具可控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