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征戰史上,能謀善斷,戰功卓著的優秀指揮員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被稱為“旋風司令”的開國上將韓先楚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1986年10月,韓先楚病重,彌留之際的他留下遺言:“我死后不進八寶山,那里有我不愿見的人……”
韓先楚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炮火和硝煙中,韓先楚從戰士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韓先楚在東北黑土地上,出奇制勝,屢建奇功,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銘記史冊的經典案例。
新中國成立后,當羅榮桓提出了中南軍區空軍司令等三個職務,向他征求調動工作意見時,他說:“我是打仗的人,還是到有打仗的地方去鍛煉吧”,結果,他依然選擇了到準備擔負援朝作戰任務的13兵團任副司令員。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后,韓先楚踏上了保家衛國的戰場,,先后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19兵團司令員,在彭德懷的指導下,他深入前線指揮。
韓先楚在入朝作戰的三次戰役中出奇制勝,屢建奇功,1953年初,韓先楚因病回國,他拖著傷殘萎縮的左胳膊,仍然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日夜操勞,歷任過中南軍區參,歐章,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1955年9月,在我軍第一次評授軍銜時,他被授予上將,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在擔任福州,蘭州部隊司令員期間,為制定作戰預案和戰場建設,他走遍了東南沿海大小島的前沿陣地和西北高原,山川的兵站,哨卡。
1980年起,因身體原因,韓先楚不再擔任大軍區司令職務,但他仍然關心著部隊的現代化建設,向中央軍委提出比較系統的建軍的建議,提出過軍隊建設指導方針要實行戰略性轉變的意見。
退居二線的韓先楚,雖然身居高位,卻與故鄉百姓情深意篤,他在戰爭年代和后來高居領導拍崗位后曾三次回故鄉探望鄉親,每一次他都和鄉親們親切交談,令人感動。
韓先楚最后一次回鄉是在1981年的冬天,他回老家吳家嘴子看望鄉親們,陪同人員和縣委領導考慮他的身體,勸他慎重前行,韓先楚歸家心切說:“誰說不能去,你們誰也不去,我也要去!”他披上大衣就要走。
韓先楚接見了兒時的玩伴閩永進和吳海洲,兩位鄉親年過花甲,但身體還算硬朗,但是身著單薄,身上穿著褪色舊軍大衣,見此情景,韓先楚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回到縣城后,他讓秘書火速通蘭州句怒電話,迅速傳達他的命令:“火速向紅安縣調撥五萬件舊軍大衣!”
韓先楚還指示道這筆錢從他的工資中扣,他指出紅安的紅字是無數歌民烈士鮮血染紅的,在革命年代紅安人民將最后一碗水,最后一尺布,最后一雙鞋,最小的伢子都奉獻給革命,五萬件舊軍大衣算什么,他們早就有權得到,他表示自己愧對父老鄉親。
1986年3月,韓先楚將軍病重,在武漢住院治療,病床上,他又想起了家鄉,想起了家鄉植樹造林:“現在是植樹造林的季節,你們給我弄些雪松,桂花之類的風景樹送到紅安,叫縣委同志把它種在城關的街道上,美化美化街上的環境。”
在他彌留之際,他仍對夫人劉芷說:“我的身子骨怎么樣,你是知道的,紅安怕是再也不能回去了,我已經跟縣委同志說過,家鄉要多搞植樹造林,既要在山上造用材林,也要在街上栽風景林,美化街道,我問他們許過愿,要送風景林給他們,我身體不行了,這個愿望就托付給你們……”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你送樹苗回去時,代我向縣委,縣政府問個好,向家鄉父老鄉親問個好,說我韓先楚很想念他們,我要去世,就讓我回到紅安去,我死后絕不葬在八寶山,那里有我不遠見的人?!?/strong>
不久,韓先楚的夫人劉芷和秘書將雪松,桂花等珍貴樹苗送到了紅安,并且轉達了將軍的主圖片,紅安縣委同志將這些珍貴的樹苗栽種在街道兩旁,精心管理,這些樹苗現在已經茁壯成長起來。
這年10月3日,74歲的韓先楚將軍逝世,噩耗傳來,60萬紅安人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縣城參加縣政府組織的悼念活動,他們站在城關街道兩旁將軍贈予的雪松,桂花樹下默哀,久久不肯離去。
1987年5月18日,韓先楚將軍的骨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領導和將軍夫人劉芷以及其子女護送回到紅安,葬在紅安東郊和鄂豫皖烈士陵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