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成功解放后,毛主席對傅作義有這樣一段評價:“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勞很大,人民永遠不會忘掉你。
然而想要實現和平解放并不容易,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我黨的努力,同時他的女兒傅冬菊也做出了卓越貢獻,在大家的努力下,傅作義大致上放棄了和人民為敵,決定和平起義。
可就算如此,傅作義內心還是有些顧慮,之所以會顧慮,主要就是北平城內的一部分兵力由老蔣掌控,所以如果一旦沒掌控好,有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后果。
除了這個原因外,就是除了女兒傅冬菊外,傅作義的妻兒都居住在重慶,如若宣布起義,老蔣絕對會對傅作義的妻兒下手,所以傅作義曾經叮囑自家人小心行事,希望能以此確保平安。
然而老蔣在得知傅作義決定和平解放北平后,無情扣押他的妻兒確實在讓傅作義防不勝防,一下子慌了神。
總理在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救回傅作義妻兒。
那么在北平和平解放前期,傅作義內心究竟怎么樣,最后他是如何處理一系列問題,他的妻兒又是如何被救下來,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老蔣這家伙,在用人原則上有自己的一套,那就是用黃埔出身和浙江人,這樣他才可以安寧,老蔣之所以會這樣選擇,主要是他內心的不安,讓他覺得只有自己的學生和浙江人才能進入自己的核心幕僚,其他人都是浮云。
傅作義山西人,15歲的時候就讀太原陸軍小學,16歲參加辛亥革命、20歲進入保定軍校,隨后進入閻錫山的晉軍,從一名排長晉升到上將,期間他參加過直奉戰爭、中原大戰期間他都有出色的發揮,由于在這些關鍵戰役中的發揮,讓他成為了當時的名將。
抗日戰爭期間,傅作義和我黨建立了十分不錯的關系,拜訪過總理主席,并建立了極為不錯的友誼,除此之外,傅作義還吸收了我軍治軍和作戰方針,同時也接受我方提出的建議,隨后又有大量愛情青年加入傅作義部,并且成為傅作義部骨干。
在先進的理念加持下,傅作義在和日寇作戰的時候接連打出勝仗,取得了極為不錯的成績。
面對傅作義部的動作,老蔣、何應欽等國軍高層將他稱之為“七路半”從這三個字可以看出,他們對傅作義部隊情況不滿,兩者之間產生了嫌隙。
隨后為了下降我軍在傅作義部的影響,老蔣派了特務滲透,希望能以此降低傅作義部中的我軍影響力。
傅作義部在國軍當中算是戰斗力比較強大的一部分,所以在抗日戰爭結束后,老蔣將他任命為12戰區司令長官,不久后他瘋狂擴張搶地盤,實力也得到了瘋狂增加,所部以35軍為基干擴編成三個軍,同時成立獨立師、騎兵部隊和地方保安旅、團、隊等,以加強軍事實力,期間傅作義以強勢的方式占取張家口,此舉讓他獲得老蔣的贊賞。
雖然如此,老蔣對他還是很不信任。
1947年底,,國民黨政府明令撤銷北平行轅,及張垣、保定兩個綏靖公署,成立華北“剿匪”總司令部,任傅作義為總司令。
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后,采用分區防御方針,集中主要兵力維護各戰略要點,以確保平津保三角地區,為此他擴大了兵力,最后他旗下的四個兵團,12個軍約55萬人,收縮在以平津為中心,東起北寧線的唐山,西至平綏線的張家口長達千里的鐵路線上,成一字長蛇陣,并把北平、張家口、津沽劃為三個防區,構筑碉堡群和城防工事。
在這之后,他多次站在我黨的對立面,還以強硬的方式混淆視聽發表了一封《致毛澤東的公開電》,站在人民的對立面,毛主席讀完這封信后,只說了8個字:“不報此仇,誓不為人。”朱德將此信發華北解放軍人手一份,令全體將士牢記大同、集寧之恥。
然而這封公開信的作者閻又文,是一名黨員,在發布該文章的時候,曾經詢問過總理,總理的意思是:罵的狠一些。
隨著戰局的變動,國軍的失敗已經沒辦法避免,這時候他只剩下三條路,固守北平頑抗到底、南逃和老蔣會和,西逃聯合馬家軍,投誠我軍。
開始的時候,傅作義沒有想過投誠我軍,而是前面三條路,好在閻又文的勸導,讓他的內心發生了變化,那就是和我黨聯系,爭取自己國家和民族利益最大化。
除了閻又文外,還有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協調和溝通,讓傅作義最終放下了所有考慮,選擇正確的道路。
傅冬菊在求學的時候,就已經加入我黨,在傅作義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后,傅冬菊奉命做父親傅作義的工作,傅冬菊和父親進行了暢談,闡述了我黨的政策,希望父親能做出正確選擇,和平解放北平。
然而,他認為女兒稍顯稚嫩,在一些事情上并沒有看透,同時又擔心她接觸是老蔣方面的特工,所以他沒有和女兒繼續深入聊這個話題。
隨后,我黨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于是派出了李炳泉前往與傅作義交談。
比起傅冬菊李炳泉比較有經驗,很好的闡述我黨的建議,這讓傅作義最終下定了決心,和我黨和談,希望能爭取利益最大化。
不久后,雙方進行了談判,然而由于各自訴求的原因,讓兩方沒有取得共識。
由于談判已經進入僵持,這讓老蔣看到機會,并派出蔣緯國來到北平,希望能穩住傅作義,同時也希望傅作義能率部南下,然而都被傅作義拒絕。
期間,國民黨方面在北平城活動猖獗,這讓傅作義在一些事情上不能馬上做出決策,這時候我軍在外圍對傅作義步步緊逼,這讓傅作義覺得不得做出決策,最后開啟了第二輪談判。
隨后,雙方在一些條件取得了一致建議,然而這時候傅作義又一次猶豫,他希望能不能在為自己爭取一些利益。
然而,這時候我軍對天津城發動進攻,并在一天內結束戰爭,這讓傅作義感到了危機,隨后雙方又坐在談判桌前,進行了最后的談判,隨后雙方達成共識,簽署了和平協議。
隨后傅作義召集華北“剿總”高級將領會議,宣布了和平起義,緊接著傅作義部按照協議行動,我軍順利進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在傅作義在和我黨接觸的時候,老蔣雖然做出幾次努力,然而傅作義并沒有聽信老蔣,而是堅決站在歷史正確一方,拒絕老蔣各種拉攏,堅決促成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義在和我黨談判期間,他的的妻子劉蕓生為了保證傅作義的安全,帶著兒女來到重慶,本來他希望能以此表達傅作義部會背叛,然而老蔣始終不信任傅作義,而是派出了特務進行監視,出境十分艱難。
傅作義在宣布和平解放北平后,傅作義妻兒全部被老蔣扣押為人質。
很快,傅作義得知了妻兒的情況,很是焦慮,總理得知情況后,立即下令營救,必須將劉蕓生營救回來。
重慶地下黨很快收到了指令,很快進行了部署,地下黨王福瑞進行一番尋找后,找到了劉蕓生的下落,原來劉蕓生被關押在一處廢棄的軍營,然而這里的戒備十分森嚴,不太好營救,很快將這則消息告訴總理。
總理得知消息后,立即表示:“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搞一次假越獄就行了。
不久后,香港各大媒體大規模對外發生,傅作義將軍妻子劉蕓生抵達香港,然而這是一則假消息,之所以會有這則假消息,主要就是想要以此吸引老蔣注意力。
隨后,老蔣開始對這件事情問責,不久后我地下黨員發現了這出廢棄軍營就是關押劉蕓生地方,接著第一時間制定了方案。
而后在劉蕓生被轉移的路上成功救下劉蕓生,接著將她轉移到香港,并受到地下組織的全力保護。
1950年,劉蕓生回到了北京,傅作義看到許久未見的夫人很是感動,并對總理和地下工作者進行了感謝。
北平成功解放后,傅作義見到了毛主席,并對毛主席表達了自己歉意,然而毛主席一笑而過,上前和傅作義握手,同時對于他和平解放北平一事進行了贊賞,并表示此舉可以抵消過去的錯誤。
之后,傅作義在解放綏遠上又做出了貢獻,而后他離開了部隊,擔任新中國第一任水利部長,為新中國的水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1974年4月19日,傅作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