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培軍
當扎著丸子頭、戴著乾坤圈的哪吒現身菏澤牡丹花海,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2月19日,兩幅滿紙中國風的巨野工筆牡丹畫創作完成,菏澤牡丹“攜手”國漫哪吒,演繹中國浪漫。
“我這幅作品長68厘米、寬45厘米,畫的主體是哪吒和牡丹。”2月19日,中國美協會員、巨野縣書畫院副院長侯福常說。2月13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正式突破百億票房大關,創下了中國影史的多個紀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動畫電影之一。巨野縣書畫院隨后進行創意策劃,結合本土特色和中國審美,將巨野工筆牡丹畫與哪吒形象相結合進行創作、傳播。侯福常主導創作的《哪吒鬧花》上,哪吒扎著丸子頭、系著紅頭繩、點著紅朱砂,咧嘴微笑,呈現出一副可愛俏皮的模樣。哪吒的身前身后被枝繁葉茂的粉色和紅色牡丹環繞,整體氛圍喜慶吉祥。作品將工筆牡丹的古樸典雅與哪吒神話傳奇巧妙交融,恰似非遺藝術守正創新的鮮活例證,精準契合時代脈搏。
在巨野縣永豐街道洪廟繪畫室,著名畫師姚樹昭率領文創團隊,精心創作了《哪吒贊花》。“牡丹花開冠群芳,哪吒出海譽全球。”2月20日,姚樹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幅作品長68厘米、寬68厘米,作品中的哪吒精準呈現了《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哪吒形象,與國色天香的牡丹巧妙融合在一起。整幅作品讓東方美學在當代語境下煥發出熠熠光輝。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巨野工筆牡丹畫近年來持續深耕創新,積極探尋與年輕群體審美的契合點。此次將國色牡丹與超燃神話IP“哪吒”跨界融合,大膽創新、構思巧妙。兩幅巨野工筆牡丹畫,讓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菏澤牡丹與哪吒的風火輪,搭乘國潮IP的東風,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傳統藝術需要與時代共鳴。”巨野縣書畫院院長程軍偉表示,這次跨界藝術創作既是向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致敬,更是以丹青為媒,讓千年工筆技藝在國漫出海浪潮中綻放新光彩。當哪吒的俏皮可愛與牡丹的雍容華貴,通過畫家的藝術創作在宣紙上和諧共生,中國非遺文化正書寫著與時俱進的動人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