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5年開年最卷的竟是杭州科技圈。
2月18日晚,剛剛遞表港交所,有望成為“杭州六小龍”中首個IPO的群核科技,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則題為“最高百萬年薪,群核科技招募全球頂尖校園極客”的文章,高調開啟“搶人模式”。文章顯示,這是群核科技開啟的一項名為“星核人才計劃”的高精尖校園人才招募項目。
“頂級學霸”“學術大拿”“競賽贏家”“項目高手”,群核科技一連用了四個關鍵詞來概括這項人才計劃的招募對象,具體要求則包括了“成績名列所在專業TOP5%”“在國際頂級會議或期刊上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擁有國內外頂級賽事獲獎經歷”等。
據介紹,參與該人才計劃的佼佼者將有機會參與多模態大模型與AIGC研究、Sim2Real與具身智能研究、AI驅動的圖形渲染引擎研究、三維參數化建模平臺與幾何算法研究、智能空間設計領域研究等公司核心戰略項目,年薪最高可達百萬級(含期權)。
群核科技創始人黃曉煌在朋友圈轉發了這篇文章,并表示:“杭州是一座能讓人靜下心來,踏實做研究、安心搞創業的城市。群核創立之初,杭州市政府給了我們150萬的無償資金扶持,去做嘗試。如今,我希望能拿出更具競爭力的待遇,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一起加入群核,探索前沿技術創新。”
“硬核”的宇樹,“誠意十足”的強腦,“佛系”的Deepseek
搶抓“杭州六小龍”的這波流量招賢納士,群核科技并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2月10日,“濱江發布”公眾號就發布了宇樹科技的招聘信息。有趣的是,這則招聘信息在標題與正文中都“緊跟時事”,讓在春晚舞臺上“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前來“助陣”。截至發稿時,這篇文章已獲得10萬+的閱讀量。
宇樹科技的在招崗位方向包括機械結構、軟件、硬件、算法等。其中,生成式AI算法工程師和深度強化學習算法工程師最高薪水可達7萬元/月*13薪+。從學歷、經驗、技能等角度,宇樹科技在每一個崗位下都分別羅列了6-8條不等的具體要求。
強腦科技喊出了“招募腦機接口真正的極客”口號,并表示“我們不看學歷,也不看年紀,經驗,只要你的技術絕對好,熱愛腦機接口這個事業,我們都歡迎你。每一個進入終面的人,CEO都會1對1面試。”強腦科技放出的崗位主要圍繞機器人、控制系統、算法等方向,并表示有相關經驗者優先。
春節期間“爆紅”的Deepseek(深度求索),也被發現在招聘網站上架了杭州與北京兩處辦公地點的30余個崗位。深度學習研發工程師、全棧開發工程師等崗位杭州與北京均有在招,深度學習-AGI實習生、AGI大模型-數據百曉生實習生等實習崗位則只有北京一處辦公地點可選。
與宇樹科技不同,Deepseek在招聘網站上列出的基本要求則顯得“佛系”許多。杭州多個工程師崗位共用一條簡單的要求:“具備扎實的編程能力、優秀的設計能力和代碼品味,具有強烈的責任心。”
《浙商》雜志記者檢索招聘網站信息后發現,“杭州六小龍”目前均有崗位在招。在“星核人才計劃”之外,群核科技還有技術、產品、設計、銷售、人力等多個類型的60余個崗位“虛位以待”,招聘崗位最少的則是游戲科學,杭州僅有IT運維工程師一個崗位處在招聘狀態。
群核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春節后,群核科技收到的簡歷數量接近三萬份,其中不乏具有名校背景的求職者。
搶抓“第一資源”,搶占人才高地
科技競爭的背后實際是人才競爭,行動起來的也遠遠不止“杭州六小龍”。2月19日,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還舉辦了新春引才月——杭州市博士(博士后)人才引進專場直播。攜招聘崗位參加直播的平臺與企業包括了西湖大學、良渚實驗室、天目山實驗室、國科大杭高院、杭州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北航國新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智元研究院等。據悉,本次直播總瀏覽量超30萬人次。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創新浙江,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人才匯聚于此。浙大城市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浙商智庫新銳百人會研究員王昊表示,“六小龍”的涌現折射出杭州勇立時代創新潮頭的姿態。深厚的科創根基,讓科技與人才之間的鏈條暢通無阻。
驅動知識與創新的“三駕馬車”還包括了教育。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是打通創新全鏈條的關鍵所在。“浙江大學為杭州成為科創高地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智力保障,西湖大學、各家省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正在不斷地探索與嘗試中,省內各家高校也非常重視創新創業和應用型人才培養。例如浙大城市學院就提出將城市作為最大的實驗室,聚焦‘城市’‘數字’‘應用’三個關鍵詞,重塑新一代科創人才的實戰基因。”王昊說,“從迭代和演進的頻率來看,教育在三者中相對滯后。促使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就需要科技和人才‘反哺’教育,‘反哺’課堂,讓產業前沿與教育前沿形成聯動。
“杭州六小龍”的搶人大戰,本質是一場新質生產力的“軍備競賽”
當群核科技用百萬年薪為IPO造勢,宇樹科技以春晚機器人“破圈”,DeepSeek靠開源大模型撼動國際巨頭,這座城市的野心已不言自明——不僅要孵化“小龍”,更要培育能改寫全球科技版圖的“巨龍”。而人才,正是這場變革中最硬的通貨。
(@浙商粉絲:那么問題來了,你最想加入哪條“小龍”?評論區蹲一個學霸答案,或一個大佬建議)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章一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