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小女孩想看《哪吒2》卻因票價太貴而無奈放棄的新聞,觸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弦。一張電影票,竟成了孩子與精彩動畫世界之間的阻礙,這背后凸顯的電影票價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先把目光聚焦國內(nèi),這些年電影票價上漲態(tài)勢明顯。據(jù)燈塔數(shù)據(jù),2024年暑期檔電影平均票價40.9元 ,同比增長0.25%,截至當年全國平均票價為42.7元。到了2025年春節(jié)檔,平均票價更是達到50.8元。就拿《哪吒之魔童鬧海》來說,在一些地區(qū),它的票價高得離譜。有的影城一張票售價高達124.9元,而有的地方100元能買兩張票還有余額,不同地區(qū)差價巨大。
從城市維度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平均票價常常在50元以上,像北京以57.9元位居全國上半年平均票價榜首 。在這些大城市,商業(yè)中心的影院,為了分攤高昂的租金和運營成本,票價自然不低。而二三線城市相對親民些,但遇上熱門檔期和影片,價格也會大幅上漲。以鄭州為例,平常電影票價可能30 - 40元,春節(jié)檔熱門影片能漲到60 - 80元。
再放眼全球,中國電影票價處于什么水平呢?眾包數(shù)據(jù)網(wǎng)站numbeo統(tǒng)計顯示,瑞士是全球紙面電影票價最貴的國家,平均一張要花140元 ,遠高于中國的均價。日本平均票價近94元,英國約108元,美國平均票價65元左右 。在這些發(fā)達國家,高票價背后是成熟的電影產(chǎn)業(yè)體系和高消費能力支撐。不過,也有不少國家電影票價十分親民,印度觀眾只需5 - 12元人民幣就能看一場電影,土耳其、俄羅斯等地平均票價也僅十幾、二十幾元。
把票價和收入結(jié)合起來看,情況又有不同。如果一個電影狂熱者把工資全用來看電影,瑞士人每月大概能看285部,中國觀眾只能看149部,泰國人最慘,只看得起93部 。這意味著,雖然中國電影票價絕對值不算最高,但相對收入而言,觀影成本并不低。
電影票價的差異,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從制作發(fā)行角度,高成本大片為了回本盈利,會提高最低發(fā)行價。像《流浪地球2》最低發(fā)行價就在35 - 50元之間 。影院運營方面,租金、設備維護、員工工資等成本逐年增加,上座率卻整體呈下降趨勢,為維持運營,影院不得不提高票價。特別是在熱門檔期,大片扎堆,影院更是有了漲價的底氣。此外,不同觀影體驗需求也影響票價,配備激光巨幕、杜比音效、按摩沙發(fā)等高端設施的影廳,票價往往更高。
小女孩渴望看《哪吒2》的眼神,反映出電影票價對大眾觀影的影響。高票價正讓一些觀眾對影院望而卻步,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影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未來,希望電影行業(yè)能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礎上,找到讓票價更合理的辦法,讓更多人能輕松走進影院,享受電影帶來的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