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受戰(zhàn)爭影響,顛沛流離到湘黔交界的晃縣。
一個雨夜,林徽因發(fā)著高燒,幾近昏迷,梁思成手足無措。碰巧,此時的雨中傳來了小提琴的聲音,梁思成便順著琴聲來到了一家客棧。
拉琴的是八個年輕人(一說二十幾人),他們都是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的學員,得知梁思成的來意后,他們趕緊為林徽因騰出了一個房間,使得林徽因得以康復。
一邊是國家的空軍棟梁,一邊是兩位頂級的民國大師,這段插曲,讓梁思成夫婦與這些年輕的空軍學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梁思成手稿
巧的是,林徽因的親弟弟林恒,也是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的學員。于是,梁思成夫婦將這八個年輕人也視為親弟弟看待,成為了他們的“名譽家長”。
但這并不是一個其樂融融的故事。
▲林恒
在戰(zhàn)爭年代,飛行員就意味著犧牲,為國捐軀。
1939年,八位年輕人中的葉鵬飛,飛行時遇到故障,危難時不放棄飛機,壯烈犧牲。軍方把葉鵬飛的遺物寄給了他的“家長”梁思成夫婦。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人,在收到包裹時,泣不成聲。
▲梁思成
但這僅僅是開始:陳桂民,在四川鳳凰山試飛時,發(fā)動機故障,壯烈犧牲;黃棟權,在重慶璧山空戰(zhàn)中被敵軍擊中,戰(zhàn)死長空;林耀,在湖南益陽與日軍激戰(zhàn),撞山而亡,遺骸散落仙女鄉(xiāng)……
梁思成夫婦,收到了一個又一個包裹,其中有一個包裹是林徽因弟弟林恒的。
▲林徽因的詩歌《你來了》手稿
林恒最初報考的是清華大學,當他在清華大學機械系讀大一時,“一二九”運動爆發(fā),他毅然放棄了清華的學業(yè),報考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成為第十期學員。
林恒和自己的姐姐、姐夫一樣,都頂級學霸,在結業(yè)時,在全級一百二十五名學生中名列第二。
▲林徽因寫給梁思成的信
在1941年,林恒奉命參與了成都空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林恒頭部中彈,墜機身亡,年僅25歲。
這些年輕人,只是杭州筧橋中央航校學員的一個縮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里培養(yǎng)出大量優(yōu)秀的飛行員,其中有數(shù)千人,為最終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校訓石
在電影《無問西東》中,沈光耀駕機毅然撞向敵方軍艦,看得無數(shù)觀眾熱淚盈眶。這一角色的原型就是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的學員沈崇誨。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同歸于盡!”這是杭州筧橋的校訓,這樣的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是真的勇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