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萬斯在慕安會上的演講,是對歐洲各國傳統政客們赤裸裸的羞辱,同時也是對歐洲右翼力量赤裸裸的站臺。
沒錯,這次美國人就是來拆臺的,拆歐洲人的臺。
對歐洲那些傳統政客來說:萬斯來了,傳統的美國老大不見了,如喪考妣。
對歐洲那些右翼政客來說,萬斯來了,美國的青天大老爺來了,奔走相告。
01
慕尼黑安全會議,美國副總統萬斯一腳踹開“政治正確”的大門,對著歐洲的移民政策、民主價值觀和“虛偽盟友”連開數槍。
德國總理朔爾茨怒斥其“干涉內政”,法國外長巴羅反嗆“沒人能對歐洲指手畫腳”,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卻在社交媒體上高調點贊:“我們2015年就警告過移民是災難,現在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這場“火藥桶演講”看似撕裂歐美關系,實則精準戳中歐洲右翼的G點。
歐爾班組建的“歐洲愛國者”聯盟剛在馬德里完成首秀,法國勒龐、意大利馬薩爾維尼、荷蘭維爾德斯等極右翼領袖齊聚一堂,口號直指“讓歐洲再次偉大”。
愛國者聯盟聚會
沒錯,和特朗普的“MAGA”如出一轍。
萬斯的炮火,恰好為這群“反建制派”送上彈藥。
德國選擇黨連夜轉發演講視頻,配上德語字幕:“看!美國人都說我們是真理!”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堪稱歐洲政壇“九命怪貓”。
他一邊拿著歐盟補貼,一邊狂懟布魯塞爾;一邊被馮德萊恩罵作“蛀蟲”,一邊在國內推行“全民福利烏托邦”:25歲以下減稅15%、全民免費醫療、90%年輕人買得起房……
老百姓哪管什么“民主倒退”,實惠到手才是硬道理。
靠著這手“面包與馬戲”,歐爾班四度連任,硬生生把匈牙利變成歐盟的“反骨特區”。
如今,他更野心勃勃地拉攏極右翼政黨,組建“歐洲愛國者”聯盟,目標直指“奪回歐洲政府”。
這場運動的核心邏輯簡單粗暴:“特朗普的龍卷風,就是我們的東風!”
歐爾班深諳,美國右翼的“反全球化+民族主義”敘事,正是撬動歐洲傳統政治格局的最佳杠桿。
當萬斯在慕尼黑痛批“歐洲價值觀墮落”,歐爾班們早已在臺下舉杯:“看,連美國副總統都成了我們的傳聲筒!”
02
特朗普與歐爾班的“雙向奔赴”,堪稱21世紀最魔幻政治CP。
前者高呼“北約過時”,后者拒絕軍援烏克蘭;前者要“讓美國優先”,后者喊“匈牙利第一”;甚至兩人對付國內反對派的套路都如出一轍
特朗普用“MAGA”裹挾民意,歐爾班用福利政策綁架選票。
這種聯動絕非偶然。美國右翼需要歐洲“打手”瓦解歐盟團結,歐洲極右翼則需要白宮“背書”對抗布魯塞爾。
當萬斯要求歐洲“承擔更多防務成本”,歐爾班立即跟進:“歐盟憑什么拿我們的錢養烏克蘭?”這種默契,比任何外交協議都來得高效。
更絕的是,雙方都在玩“危險的平衡術”。歐爾班一邊宣稱“擺脫美國控制”,一邊審查國內親美組織;特朗普一邊夸贊萬斯演講“出色”,一邊威脅對歐盟加征關稅。
這種“既合作又撕咬”的關系,像極了兩個賭徒在牌桌上互相算計,卻又不得不聯手對付莊家。
面對萬斯-歐爾班聯盟的夾擊,歐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
德國總理朔爾茨還在強調“歐洲主權”,法國總統馬克龍仍念叨“戰略自主”。
但現實是:烏克蘭危機拖垮經濟,移民問題撕裂社會,右翼民粹已成燎原之勢。
03
歐盟的困境在于,它既無法像美國那樣“關起門來搞孤立”,又難以調和成員國之間的利益分歧。
當波蘭揚言“把匈牙利踢出歐盟”,芬蘭跟著起哄,歐爾班只需輕飄飄甩出一句:“我有否決權,你們能奈我何?”
更諷刺的是,歐盟引以為傲的“共同價值觀”,正在被右翼政黨重新定義——歐爾班口中的“傳統價值觀”,是反移民、反LGBT、反環保;勒龐眼里的“愛國”,是退出歐元區、重啟邊境管制。
歐爾班們把寶全押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但美國政治瞬息萬變。若民主黨2028年卷土重來,這些“臨時盟友”瞬間淪為棄子。
萬斯與歐爾班的“春天”,本質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失序的應激反應。
當特朗普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歐爾班呼應“讓歐洲再次偉大”,他們真正想要的,不過是在混亂中重新劃定勢力范圍。
這場游戲的結局可能比想象中更荒誕:美國未必真能“甩掉歐洲包袱”,歐洲右翼也未必能“奪回政府”,但唯一確定的是。
統政治精英的棺材板,已經被釘上了第一顆釘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