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3歲的中國留學生莊某涵(音譯)在學校外的公寓里不幸遇害。
據網絡知情人透露,這個出生于浙江溫州的女孩,當年以托福滿分考入世界頂尖藝術學院,每年光學費就至少42萬。
本以為她即將學成歸來,卻在畢業前慘死在校外公寓。
周圍的人原本懷疑,兇手是她的白人男友,可從監控里得知,嫌疑人是一位亞裔男子,事發前一晚和莊某涵一起回公寓,案發當天下午跳窗離開。
案件細節警方正在調查,我們靜等后續。
但隨著莊某涵社交媒體公開,更多細節浮出水面,在網絡上引發巨大爭議。
我更想借這個事件,聊一聊留學生群體背后,那些不容小覷的問題。
在沒出國之前,莊某涵是一個“乖乖女”。父母雖然早早離婚,但家庭條件優渥,是個富養長大的女孩。
她的成績也很優秀,當年是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加州藝術學院。這個學校,動畫專業排名全美前三,她的留學并非為了“混學歷”,而是有著明確的目標,也有優秀的起點。
在同學們眼中,莊某涵是一個陽光、外向、可愛的女孩。她熱愛文藝,穿著白襯衫在陽光下畫畫,身著漢服彈奏古箏,臨摹敦煌壁畫,甚至不敢打耳洞,不敢穿短裙。
但就是這樣一位文藝女孩,出了國后卻完全變了一個人。
根據她的社交媒體和同學們的敘述,促使她發生巨大轉變的,是一位中年白人男友。這個白男比她大了20歲,是一家藝術公司的CEO,但這位男朋友,之前就因暴力行為被捕。
2023年6月,莊某涵到他的畫廊實習,8月開始夜不歸宿,10月就退掉宿舍搬到了公寓。
從那時候開始,她整個人氣質都變了。翻看她的社交媒體,你會發現大量
比較輕浮和輕佻的照片,無論是穿衣風格還是眼神動作,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有同學透露,她還曾在課堂上暈倒,被校醫發現手臂上有捆綁痕跡。
她曾發文控訴男友,對她進行精神控制、暴力虐待和強制性侵。可她很難離開他。
生前她也向閨蜜袒露:“他又打我,還逼我拍裸照。可他說這是愛的證明……”
她的畫作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前,她的畫風正常、清新,但與男友在一起后,作品變得顏色艷麗、筆觸凌亂,充滿了血腥暴力,令人感到莫名的壓抑。
其中一幅畫中,金發白男手持長槍,腳踩地上的龍,寓意似乎有所指。有微博網友扒出,她的賬號收藏夾里有許多關于如何獲取綠卡的視頻,她曾寫道:“他說我的綠卡要靠他搞定”、“上周把我鎖在畫室三天”、“我在地獄等你”……
莊某涵的悲劇確實令人痛心,但她的巨大轉變,更讓我們陷入深思。
雖然可能是那個亞裔男人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但從她留學的這幾年來看,她好像是一步步在走向深淵。
她的轉變,或許和文化沖擊,以及國外的環境有關。一個年輕的女孩,三觀并未健全,學的還是藝術。突然來到異國他鄉,接觸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在陌生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繼而被誤導走入歧途。
尤其是一直以來,西方影視劇中常常見到,那種大膽扭曲的愛情觀,讓她在缺乏足夠辨別能力的情況下,輕易地被所謂的男友操控,最終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今天為什么要寫莊某涵這個事件呢?因為這樣的悲痛遭遇,不僅僅是她一個人,很多留學生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
如今我們很多家長,尤其是條件不錯的家長,對國外精英教育帶有天然的濾鏡,他們舉全家之力把孩子送到國外,以為能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殊不知這可能是從一個土坑,跳入了另外一個火坑。
我身邊很多條件很好的家庭,都會想著送孩子出國留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一出國就失控了。原本在國內聽話懂事的“乖乖仔”“乖乖女”,到了國外后性情大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許多留學生一出國,進入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圈子,就很容易陷入認知陷阱。覺得裸露、嗑藥、自由性關系,才是西方先進的思想,才能展示所謂的自由、獨立,而那個時候父母卻悔之晚矣。
首先,是國外開放性文化的沖擊。
一位廣東的女留學生敘述:她是從國內某頂尖學校出國讀研的,出國前從沒談過男朋友,性觀念也極度保守,但到了國外發現,大家頻繁談論性話題,穿著暴露,保守的她反而成為那個異類。
為了融入環境,她開始接受這種開放的文化,最終也被圈子同化了。其實留學生活很枯燥,異國他鄉,沒有親人的噓寒問暖,沒有熟悉朋友的陪伴傾訴,性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社交工具,沒有這個工具,就融入不了這個圈子。
我曾遇過一個留學朋友,他說他們留學生圈子都是默認:國內有女友,但出國就單身。甚至還有留學生,以性伴侶多少為炫耀,異國他鄉,沒人認識自己,人性就很容易把道德感放的很低。
一些留學生圈子,還流行找異性“搭鋪”。什么叫搭鋪?就是假借戀愛名義合租一張床,既能省錢,又能解決性需求,排解寂寞,大家也都默認回國就分手。
在中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突然去到西方的教育環境下,很容易對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沖擊。
西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早已歷經性開放等文化的沖擊,他們早早形成自己應對方式。但中國孩子沒有經歷過這些,他們大多在保守的環境中長大。家庭和學校對性教育遮遮掩掩,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如此開放的性觀念。
所以一旦置身國外,面對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在孤獨的驅使下,很容易失去自我。
其次,很多留學生沒有自律的能力。
搜索一下真實的留學生生活,你會發現很多留學生的生活,根本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家長花著巨款送他們去讀書,可一些留學生根本不去上學,每天喝酒、打牌,關在家里打游戲,玩到凌晨三四點,睡到下午兩三點,再賴床到晚上。出個國也不融入當地環境,也不和當地人交流,最后水個學歷就回來了。
真實的留學圈子很亂,有懷孕的、有打胎的、有得病的,甚至還有生了孩子的,可怕的是家長完全不知道。
在國內,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被“包辦”:父母監督生活起居,老師負責學習規劃,孩子只需要聽大人安排好好學習。所以在大人眼中,他們就是自律的乖孩子。
但這不是真正的自律,是他律。國外的教育體系截然不同,更多的是放任,這就對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在這里,沒有父母時刻在身邊的嘮叨與督促,也沒有了老師每日緊盯著學習進度,還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誘惑。人性中固有的懶惰和放縱因子,在缺乏管束的環境下迅速膨脹。對于那些本就沒有自律能力的孩子而言,一旦脫離了原有的束縛,只會變本加厲地放縱自己。
最后,就是最深層次的心理反抗。
在所有人心里,莊某涵都是乖乖女。但或許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她從小缺乏愛與安全感,骨子里的叛逆,或許是她不曾展示的一面。
為什么很多孩子,一出國留學就完全失控了?其實他們不是變壞了,而是不裝了,把另一面的自己展示出來了。
有些孩子從小就是生活在壓力環境下,要考上重點初高中,要去讀名牌大學,不能談戀愛,不能愛漂亮打扮,甚至和異性多說幾句話,都會被老師家長批評責罵。
很多孩子都會活的很壓抑。有壓力,就自然有反抗。而當他去到一個更寬松,更開放的環境,甚至父母管控不到的時候,就會化為更兇猛的反抗。
他們會覺得:反正沒人認識自己,反正沒人管控自己,于是逐漸走向自己的一個相反面。
當然,我今天也并不是說,出國留學就完全不好,它當然也有好處也有壞處,能學到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增長我們的見識和認知,也是出國留學的很多好處。
不是一桿子打死所有留學生,而是說家長一定要根據個人情況,為孩子選取最合適的路。出國留學,并不適合每一個中國孩子,只有形成了成熟的三觀和強大的自律能力,才能去嘗試。
這樣他們,就能在不同的文化和環境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真正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生活在各種圍城中,圍城里的人想出來,圍城外的人想進去。
其實,留學也是如此。許多家庭現在,正不惜一切把孩子送去國外留學,希望他們能接受更優質的教育,然而許多留學歸國的孩子卻發現,海外學歷的光環正在逐漸褪去。
許多公司不認可那些很水的海外學歷,除非是頂尖大學的文憑,否則即使歸國,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所以,是時候對這些國外留學祛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