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古驛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這條蜿蜒于贛粵交界處的千年古道,不僅見證了南北商貿的繁榮,更承載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客家人南遷。
在客家人南遷的眾多路線中,梅關古驛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這條古道連接著江西大余和廣東南雄,是溝通中原與嶺南的咽喉要道。
對于南遷的客家人來說,梅關古驛道是他們逃離戰亂、尋找新家園的“生命通道”。
踏上梅關古驛道,仿佛還能聽到當年客家人南遷的腳步聲。他們扶老攜幼,肩挑背扛,翻山越嶺,歷經千辛萬苦。古道上留下的一個個腳印、一塊塊石碑,都見證了客家人南遷的艱辛與堅韌。
梅關古驛道始通于秦漢,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張九齡又奉詔另鑿新道。
梅關古驛道從梅關向南北兩邊伸延,北接江西章水,南連廣東湞水,像一條紐帶,把長江和珠江連接起來,是古代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
梅關古驛道以"梅"著稱,梅樹遍布嶺南嶺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
其嬌艷獨特的梅花景致更是吸引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前來觀景賞梅,吟詩作賦,揮筆摩刻,為梅關古驛道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傳世佳作,成為了梅關古驛道上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庚嶺寒梅"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勝地之一,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的獨特自然景觀,又有"梅國"的美稱。
如今,漫步在梅關古驛道上,依然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古道兩旁,分布著許多與客家人南遷相關的歷史遺跡,如梅關關樓、云封寺、梅國驛站、接嶺橋、憩云亭等。這些遺跡,無聲地訴說著客家人南遷的故事,也見證著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梅關關樓地處梅嶺山巔,地勢險要,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
梅關關樓是梅嶺古驛道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宋嘉佑年間,明萬歷年間南雄知府蔣杰重修。關樓坐南朝北,為磚石結構,古樸雄偉。
北面屬江西大余地界,門額刻"南粵雄關"。跨過關樓就是廣東南雄,南面門額刻"嶺南第一關"。
云封寺又名掛角寺,位于梅關古驛道關樓南坡旁,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
相傳張九齡在開鑿大庾嶺路時,得到神靈相助,于是創建此寺。
寺內曾供奉六祖惠能銅像,寺門有楹聯:"掛角何時,偶為嶺上主人,猶想象千秋風度;舉頭欲問,可許山中置我,試管領萬樹梅花。"
梅國驛站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驛站為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驛站、伙房、馬廄組成。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接嶺橋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接嶺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8.4米,寬3.65米,拱高3.5米,橫跨于驛道之上。接嶺橋是古驛道的重要附屬建筑,是古代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
憩云亭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
憩云亭為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亭、廊組成。憩云亭是古代供過往行人休息、避雨的場所。
楓香樹王樹齡約1400年,樹高約32米,胸徑約5.15米,冠幅約31米。楓香樹王是梅關古驛道上的重要景觀,是古驛道歷史的見證。
厘稅站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厘稅站為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站房、伙房、馬廄組成。厘稅站是古代征收商稅的場所。
重來梅國碑為青石質,碑高2.3米,寬1.2米,厚0.2米。碑文記載了宋代大文豪蘇軾重游梅關古驛道的情景。
庾將軍祠為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祠、廊組成,是古代祭祀庾將軍的場所。
梅關古驛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吸引了眾多名人到訪。
相傳,宋代大文豪蘇軾被貶惠州時,途經梅關古驛道。
當時正值寒冬,梅花盛開,蘇軾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駐足觀賞。他一邊賞梅,一邊吟詩作賦,留下了"庾嶺寒梅"的詩句。
蘇軾在梅關古驛道停留了數日,與當地百姓交談,了解民情。他還親自為百姓題寫匾額,留下了許多墨寶。
蘇軾的到訪,為梅關古驛道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也使梅關古驛道名揚天下。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歷梅關古驛道,并留下了游記。清代大詩人袁枚也曾游歷梅關古驛道,并留下了詩篇。
梅關古驛道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一條文化長廊。它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承載了文化的傳承。
梅關古驛道,這條千年古道,不僅是一條商貿通道,更是一條文化通道、一條精神通道。它見證了客家人南遷的艱辛歷程,也見證了客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如今,梅關古驛道已成為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跡,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
旅游攻略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城南10公里處梅嶺山麓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25元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云計劃月度優質賬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游博主、優質旅游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