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魯迅遺孀許廣平被捕,日軍無所不用其極,迫使她透露機密信息,許廣平始終守口如瓶!日軍惱羞成怒,撕毀了她的衣物......
魯迅博物館內珍藏的眾多魯迅遺物,主要來自于其夫人許廣平的無私捐贈。
作為魯迅的學生、伴侶及戰友,許廣平曾與魯迅在顛沛流離的艱苦日子里,共同生活共同戰斗。
許廣平很早就意識到,保留魯迅文稿與遺物的重要性。
1936年魯迅先生離世后,許廣平付出了巨大努力,整理出版其著作,保存他的遺物。
為搜集散落的書信,許廣平兩次在《中流》雜志發布征集啟事。
此舉迅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眾多收信人紛紛寄回魯迅親筆信。
1937年7月,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投敵賣國,意圖變賣魯迅北平故居的藏書。
得知此事后,許廣平為保護這批珍貴文化遺產,立即設法購回了全部藏書。
上海淪陷期間,魯迅的遺物與手稿處境危險。
紙墨難以捱過戰火,許廣平認為,出版是保護手稿的最佳途徑。
一方面,她積極投身于上海地下黨組織的復社活動。
她與同志們夜以繼日,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僅用四五個月便出版了中國首套《魯迅全集》,使之成為激勵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精神力量。
許廣平自己節衣縮食,卻不惜花重金,在英資麥加利銀行租用了大型保險箱,專門存放魯迅手稿。
1941年,上海淪陷于日寇之手。
許廣平不幸被日本憲兵隊抓捕,敵人嚴刑逼供,迫使她透露機密信息。
面對嚴刑拷打,許廣平堅貞不屈,拒絕透露任何情報。
敵人對她施以種種酷刑,包括坐老虎凳、灌胡椒水、電擊等,但始終未能從她口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幾個日本兵惱羞成怒,撕毀了她的衣物,百般羞辱她。
當時正值寒冬,囚室中的許廣平衣衫單薄,卻依然挺立不屈,毫無畏懼之色。
在長達76天的囚禁與凌辱中,許廣平始終堅守信念,未曾泄露半分機密。
最終,經過多方努力,許廣平得以獲救出獄。
出獄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尋找被日本憲兵隊奪走的魯迅日記和書籍。
對于許廣平而言,魯迅先生的遺物,甚至比她自己的生命更為珍貴。
她成功找回了,被日軍抄走的兩大包魯迅日記等物品。
盡管其中缺失了一年的日記,但大部分珍貴手稿得以保存。
1948年,許廣平在黨的引領與支持下,不畏艱難險阻,帶著兒子來到了解放區。
全國解放初期,許廣平慷慨地將位于西三條21號的故居及其全部家具,無償捐贈給國家。
1960年10月,許廣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繼續傾注心血整理魯迅的著作與遺稿。
她將這些寶貴財富連同出版權,毫無保留地獻給國家,贏得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動蕩不安的1968年,魯迅先生的書信從文化部被移出,導致手稿失蹤。
許廣平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本欲致信黨中央揭露真相,卻因極度焦慮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
周總理得知此事后,親自介入,確保了手稿安全回歸中央檔案館,并于1982年3月轉交魯迅博物館。
許廣平不只是魯迅先生的夫人,也是一位堅定的革命戰士。
她為革命、為保護魯迅遺物,獻出了自己無怨無悔的一生。
參考資料
《上海紀實》: 魯迅去世以后的許廣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