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當我導航前往黃善璋墓時,晨霧籠罩著村莊,一人一車行駛在寧靜的村道上,猶如仙境般,這里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明江古鎮,“邊疆進貢千年要塞,宋元明清思明府郡”,我要去的黃善璋墓長什么樣,網上沒有圖片,我充滿了好奇。
寧明歷史看明江,明江是寧明縣下轄的一個鎮,但不要說明江,可能寧明很多人也沒聽過,寧明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212千米,是個妥妥的邊疆縣。
黃善璋墓在哪,到路邊小賣部一問,沒想到還問對人了,店主就是黃善璋的后代,古墓就在對面山上。
那時的黃善璋墓還未被保護,歲月的痕跡將這座古墓包漿,神道和轅門有些殘破,但是歷史最真實的樣子。
荒草間矗立著文官武將,朝陽灑在石像的臉上,你也許不會知道,這些石像已經在這里矗立了900多年。
墓主黃善璋是山東人,宋仁宗時期(1023——1063年),隨名將狄青征繳廣西儂智高造反,功成名就后,黃善璋留下來鎮守邊陲,成為了當地世襲土司的開山始祖。
造反的儂智高也不是普通人,他的祖父儂民富是酋長,曾被宋朝封授相當于正二品的官員,他的父親儂全福是知州,造反從儂全福開始,沒多久就被交趾政權滅了。
儂智高后來鬧大了,占領了邕州(南寧),建立“大南國”,還差點攻陷了廣州。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十一月,名將狄青領騎兵三萬出征,黃善璋就是先鋒大將。
狄青是什么人,一生驍勇善戰,長于用兵,治軍嚴整,在西北戰場履立戰功,西夏軍被他打得望風披靡,無人敢擋,更何況這邊疆匪寇,邕州一戰,儂智高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往云南大理,第二年五月,被狄青主力全殲于大理。
作為先鋒大將,黃善璋被賜黃袍馬褂,受封為都元帥,世襲思明提舉,一眾南征勇將留下了鎮守邊疆,從此開創了思明黃氏世襲的輝煌時代。
從北宋開始,思明黃氏一直世襲,明朝年間,出現國兩次后代爭奪世襲權的兵變,但都被朝廷調解平息,直至清乾隆皇帝廢除黃氏在思明府的世襲權,整個過程延續了700多年。
千百年過去,黃善璋墓代表著廣西戍邊文化和土司制度的縮影。和忻城縣的莫氏土司祠并稱為“北祠南墓”。
黃善璋墓現在已成為廣西文物保護單位,有人說是壯族的“兵馬俑”,規模小了一點,但這荒草中的將軍我特別喜歡,大概這就是訪古的野趣。
小賣店的老板正是黃善璋的后人,他將始祖黃善璋隨狄青征剿儂智高的內容給我看,自豪地講解著先祖的輝煌歷史。
回縣城時經過一處獨木成林的大榕樹景觀,朝陽之下,格外靜謐,祖國邊陲處處好風光。
2023年底黃善璋墓已被重新修繕,如今再去,已經拍不到這樣的場景了,荒草覆蓋的野趣不復存在了,對歷史文物來說也許是好事,但對真正的訪古愛好者來說,肯定還是更喜歡這種滿滿歷史痕跡的“野古跡”,所以很多地方都要趁早去,錯過了也許就是永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