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從1月2日銀川發生4.8級、4.6級地震之后,整整49天銀川再次發生了4級以上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20日20時04分在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北緯38.44度,東經106.24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不過寧夏地震局官網上顯示,這一次的地震發生在(北緯38.45度,東經106.25度),震源深度為19千米。
原本大家已對地震的畏懼變淡之時,又來一次4級以上的地震,這的確挺讓人心生惱意。
猛將兄之前的文章提到過,以余震來看的話,4~5級地震一般余震會持續多長時間呢?
寧夏地震局的工程師曾憲偉等曾在論文《銀川地區ML4級地震活動特征研究》中,研究了1970年至2012年銀川發生的9次4級以上地震,發現最大余震與主震的時間間隔最短的為1天,最長的為55天。
離我們較近的兩次地震,2010年6月22日和2012年11月20日,兩次永寧4.5級地震,其最大余震均為3級以上,與主震時間間隔分別為51天和14天。
但如果以震群地震來看,可能持續的時間會更長更難以確認。因為,“震群型地震”的特點是地震頻度高,能量的釋放有明顯的起伏,衰減速度慢,活動的持續時間長。
1988年的靈武地震就是典型的震群式地震。
1988年的1月4日,靈武先是在凌晨5時32分,發生了5.5級地震;1月10日的兩次4.4級和5.0級的地震。這次震群式地震,最后一次的3.0級地震發生在當年的5月25日,相隔達到了141天。
而合肥肥東縣從去年9月14日至10月1日,也多次出現地震情況。9月14日發生3.9級地震,9月18日4.7級地震,9月19日2.6 級地震,9月25日3.8級地震,9月26日2.3級地震,10月1日又發生3.3級地震。
甚至到今年1月16日,合肥肥東縣還發生了3.7級地震,和去年9月18日的4.7級地震時間間隔達到了三個月。
寧夏地震臺臺長曾憲偉在今年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
近期的銀川地震屬于震群型地震,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來釋放能量。
所以,類似的有感地震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長期伴隨你我,如何調整好心態才是關鍵。
猛將兄有幾個建議——
第一,相信自己的房屋質量,做好必要的防震應急包。 第二,別過多的看那些風水大師的掐訣念咒,什么幾級風什么電云圖。 第三,不要過度傳播恐慌情緒,自己嚇自己。 第四,年已過完,大家也少放點炮吧。
希望這一次的震群型地震,早日離我們而去,生活還要繼續,每個月的信用卡房貸還得還,你我都是土撥鼠,還得為那一口稀飯而努力,誰又能說走就走一去不復還呢?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