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0歲的烏茲別克斯坦歌手詩琳·阿卜杜拉耶娃,在央視春晚表演后,疑因甲流并發腦膜炎不幸離世。隨后,35歲程序員、年僅6歲的孩子……一連串的類似病例報道出來。
什么樣的流感會導致腦膜炎?幾率到底多大?什么樣的情況或狀態下會有重癥風險甚至是生命危險?為此,小編采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呼吸科的解立新主任。
得流感后,即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合并細菌感染導致腦膜炎
解主任指出,感染了流感病毒確實可能會合并腦膜炎,因為流感病毒可以破壞血腦屏障,直接進入顱內從而引發病毒性炎癥,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更多的可能性是得了流感后先合并感染了其他細菌,之后再導致腦膜炎,這種情況更為常見。流感后合并其他感染的‘隱形威脅’不可輕視,情況嚴重都有重癥風險甚至可致命。”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是老人、兒童、孕婦、有基礎疾病人群這些老生常談的‘高危人群’,得流感并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自己平日里免疫功能正常,看起來很健康,扛過去就完了。但往往有的人后期出現了合并感染的癥狀,自己卻不知情,不采取措施,也不規范就醫,導致重癥進了ICU。”
解主任強調,得流感后出現合并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感染肺炎鏈球菌,最初癥狀可能與流感癥狀重疊,不容易分辨,到病情很重了才發現,但病情已不受控制。肺炎鏈球菌即便是平日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在流感后也可能合并感染,其次是流感嗜血桿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流感后合并感染。
“流感后合并感染了這兩種細菌后,進一步感染‘侵襲性腦膜炎球菌’的風險又會大大提高,所以許多重癥患者表面上看只是流感合并腦膜炎,其實背后早已經經歷了好幾種不同細菌的合并感染,感染種類越多,治療起來越復雜。”
不及時就醫、勞累……都可能是合并感染的“導火索”
“流感本身在溫帶國家就有增加‘侵襲性腦膜炎球菌病’的風險。而我國恰好大部分領土都位于溫帶,因此只要是患者的條件符合,就有可能出現流感后合并腦膜炎的情況,這一點不可輕視。”
解主任提醒,即便是年輕人、既往沒有基礎疾病的健康人群,也可能因個體差異、不及時就醫、癥狀未得到及時排查和治療,以及近期勞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種原因,導致流感后合并其他感染,這些條件是合并感染的“導火索”。
流感高危人群需要打幾種疫苗“多管齊下”
解主任告訴我們,老人、兒童、孕婦、有基礎疾病人群等這些所謂的流感高危人群,尤其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甚至需要在流感季來臨前不僅僅是接種流感疫苗。
“這些人應該咨詢專業醫生,有的需要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和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幾種疫苗‘多管齊下’才能全面保障健康。”
留意流感并發腦膜炎典型癥狀,及時就醫是關鍵
解主任提醒,如果患者已確診流感,并出現劇烈頭痛、意識障礙、癲癇發作、運動或感覺功能障礙等癥狀,以及腦膜刺激征和持續高熱等,要警惕合并腦膜炎的可能性。
“細化講,比如患者形容劇烈頭痛,還可能伴有惡心和嘔吐;比如嗜睡、昏迷、精神狀態差等,患者可能逐漸出現意識模糊、胡言亂語,甚至進入昏迷狀態;癲癇發作的情況更多見于兒童和癲癇患者,表現為抽搐等癥狀;運動或感覺功能障礙包括肢體無力、麻木等。”
“腦膜刺激征,就是患者形容為頸部僵硬,還有‘角弓反張’,這是個專業詞,看圖示能夠理解;持續高熱,發熱如果超過3-5天以上,或是反復高熱,即便吃退燒藥后仍持續加重。這些都提示流感后合并腦膜炎或腦炎的風險,要及時就醫。”
專家介紹
解立新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部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軍委科技領軍人才;專業方向:呼吸危重癥、感染、呼吸康復;中華醫學雜志中/英文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中華內科雜志編委;國際呼吸雜志、CDTM副總編;中國呼吸醫師分會副會長,IDSC副主委。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本文完
排版:Jerry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