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
小喇叭面向全區師生發布了
非遺主題征集令
金牛師生們踴躍參與
拿上相機、走進現場
以親身觀摩、探訪的形式
將自己了解的非遺項目記錄成冊
為此,我們特別推出
【共探非遺】系列推文
誠邀您跟隨金牛師生的腳步
一起走進非遺世界
共續千年文脈
壯錦是中國壯族傳統的手工織錦,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主要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其色彩艷麗、圖案精美、工藝復雜,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來到廣西南寧,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壯錦的制作中。
——人北小學華僑城 易悠洋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造紙術的出現,有利于文化的傳播。
——奧林小學 龍宥廷
火壺表演者將燒好的木炭放入兩邊的鐵網,通過上下抖動鐵網產生火花,隨后鐵網就像會變魔術一樣,噴出一團團火苗,在夜空中繪制出一道道絢爛的軌跡。星火散落在夜空中,寓意驅疾避禍和百家安寧,真是美不勝收!
——成外附小 陳溪然
泉州提線木偶戲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傳統戲劇形式,主要發祥地在泉州,其起源于漢代,盛行于唐代,古時被稱作“懸絲傀儡戲”,傳統的提線木偶戲劇目采用了木偶頭雕刻工藝,隱含了民間信仰及婚喪喜慶等習俗,是泉州人民和閩南語系地區人民生老病死禮俗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新橋小學 黃博森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成外附小 周鼎嚴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安仁古鎮,這里有一項很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做油紙傘一共有五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號竹”,即選竹;第二道工序是“做骨架”,削傘骨并進行水浸、日光晾曬等處理;第三道工序“上傘面”,糊傘是整個油紙傘制作中最重要的;第四道是“繪花”,這樣讓傘面更美觀;第五道工序是“上油”,刷上桐油,待完全干透就可以使用了!
——泉水路小學 安昱澤
?英歌舞是中國漢族傳統舞蹈形式之一,集戲劇、舞蹈、武術于一體,通常由數十名至百余名表演者組成舞隊,他們身著色彩鮮艷的服飾,手持竹棒或鼓槌,跟隨鼓點節奏起舞,現場觀看更是讓人熱血沸騰!
——奧林小學 鐘楊俊茗
自貢燈會以"天下第一燈"美譽聞名于世,其精髓在于匠人傳承千年的分色裱糊技藝與創新材質運用,巧妙融合彩扎、編結、瓷器捆扎等“自貢小三絕”工藝。
——錦西幼兒園 溫鑫婷
魚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背景,通常由竹篾扎成,糊紙繪彩,表演時舞者手持魚燈起舞,動作包括“鯉魚擺尾”“雙魚爭食”等。魚燈與“余”同音,寓意著“年年有余”,代表著人們對于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景和期盼。
——奧林小學 唐語蔚
燒箔畫,又稱貼箔畫,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這一傳統工藝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傳承和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燒箔畫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還展現了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金建小學 陳予張
您最喜歡哪個非遺項目呢
快來告訴我們吧
◎ 本次投票截止日期為2025年2月23日00:00
精彩未完待續
請您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