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最刺激的是什么?
毫無疑問是科技。
從Deepseek大火,到科技股的狂飆。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科技賺錢的時代,真的到來了。
經歷過上輪互聯網潮的朋友們,應該會有同感:
現在的氛圍,跟那個時候越來越像了。
尤其是前幾天會議之后,意思很清楚了,就是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創新。
接下來閉眼也知道,那就是資金踴躍入場,民營企業家再次活躍。
這跟互聯網開始落地的時候是非常像,當時新的技術剛剛出現,大家只看到了可能性,還在不知道真正落地會對我們生活有多大影響。
如果回到07年,你跟大家說,未來我們要在網絡上買衣服,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想象。
但是很快,互聯網就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了各行各業,電商,外賣,滴滴相繼出現。
這個過程掀起了全民創業、全民風投的風潮,很多人都在這輪機遇中分到了錢,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當時有一句話很出名,那就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
而現在呢?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互聯網落地前的狀態。
AI讓大家看到,它是真的可以落地到各行各業提高生產效率的。
民營的熱情也在回歸,這個趨勢和當初真的是挺像的。
所以我說,2025年開啟的是科技賺錢的時代。
相信2025年的開年,我們已經意識到這種趨勢了,只是很多普通人還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在這次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史明鑒,我們會發現每次來臨的時候,基本都有2大特點:
1.風口會帶來機會,也會帶來分化。
每輪風口,背后都是數以億計的資金在涌動,只要跟上趨勢,哪怕你是普通人,也能分杯羹。
但如果沒有跟上趨勢,你可能根本感受到時代的溫度。
10年的時候,如果你跟上趨勢率先去注冊淘寶店,你現在不說是財富自由,也是不太為金錢擔憂了。
但是如果你沒有跟上這波潮流,你只是普通的消費者,你的收入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14年,如果你拿著錢去買了套房,無論你買的是老家的,還是一二線城市的,你都能賺到錢。
但是如果你沒有跟上這波潮流,你的工資也很難跑過房價增幅。
這就是風口的魔力,風口會吸引大量資金,然后再重新分配,分到紅利和分到紅利的人自然會有差別。
2、風口,也會帶來一次就業的分化。
新的技術,會帶來就業需求的變化,舊的崗位承壓的時候,新的崗位也會大面積的出現。
就像蒸汽時代,手工從業者受到沖擊,但是可以轉型成為機器工人;互聯網時代,實體受到沖擊,但是大家可以選擇轉型做線上。
只要跟著趨勢走,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技能和定位,一樣是能拿到結果的。
AI不會淘汰人,只會淘汰不懂AI的人。
只是我們要知道,跟上新的趨勢,我們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
比如,互聯網之后,你還能只是簡簡單單開家實體店嗎?哪怕是小吃店,你也得懂流量懂線上運營。
過去土老板,隨便投項目可能都能賺,但是現在不符合趨勢的項目也是純純的資源浪費。
2025年一定是科技爆發的元年,會有部分城市率先拿到科技爆發的結果,這些城市的房價很可能也會率先回暖。
我也根據城市的科技實力、資金實力、人才實力等綜合實力,做出了一份全新的資料包。
2025年,哪些城市會率先回暖,其實就藏在各大城市高科技布局資料包中,因為科技吸引的人才,人才影響的是城市分化。
普通人想要在科技潮里分水,無非就是兩種方法。
一種是主動去分水,一種是被動去分水。
主動分水就是通過工作,讓自己迅速換賽道到更加近科技的行業里,未來一定是選擇大于努力的時代。
只是,大多數人的困境是AI行業太新興了,學歷門檻和能力要求都很高,大多數人沒有這個機會。
對于更多普通人來說,未來分水的渠道可能還是要靠投z去被動分錢。
這就是涉及大家拿到米了,會如何去花米?跟著米流動的方向,我們自然能分到一杯羹。
過去40年,我們的米大多數是流向房地產的。
今年確實有些變化了,能看出了G也在往上走,所以說未來米可能就流動到這兩個方向。
很多人沉浸在現在的悲觀中,認為拉G就是踩樓市,這種理解其實是不對的。
就像美國,G市是主要的蓄水池,但是美國樓市也長虹了近百年。
美國能走出這樣長虹的價格趨勢,核心就是因為他的國運。
記住,積累財富的資產,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只要你的國運在這里,你這里都會漲的。
大家可以想下,一個國家只要國運昌盛,經濟向好,房價怎么會持續下跌呢?
現在這波科技潮,其實不僅僅是科技潮,而是我們二次國運的所在。
越過這波封鎖,我們必然會迎來進一步的飛速發展,從目前我們的方方面面的技術突破來看,我們的勝率都是極大的。
所以說,現在真的不要對國內資產悲觀了,2025年開年就能有如此多好消息傳來,就是已經告訴我們樓市不會再差了。
這波國運之下,我們的資產價格很難再繼續跌下去了,相反,很可能隨著這波止跌回穩的勢頭,局部開始領漲。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現在確實可以開始考慮核心城市的資產了。
只是很多人還是沉溺在過去4年的低迷之中,這很正常,因為這就是人性,人性決定了大多數人的宿命就是追漲殺跌。
往往是搶房時候有你的身影,但即將反彈的轉折點里,永遠看不見你的身影。
包括G也是,為什么我不建議大家去G市里。
G市涉及到的人性博弈是樓市的百倍。
買房子,沒人會看隔天的漲跌,但是G市呢,有些散戶可能每天都要操作2-3次。
過程很可能是跟上面一樣,高點的時候追上去,低點的時候恐慌逃跑。
所以說,樓市始終是適合普通家庭的池子,只要國運向上,核心城市的資產價格就還有向上的空間。
因為大多數人拿到錢,還是會先想著去改善生活。大多數人拿到錢還是要想要把大頭放在房產,才會想著去其他資產的配置。
未來大概率是:科技創富,金R分錢,房子存錢。
所以說,如果你想要接住這波科技賺錢的紅利,做不到科技企業的員工,可以做科技企業的房東。
有戰略性意識的把房子,買在大概率有高科技破局能力的城市,買房子買在高科技企業周邊去,你也可以被動分到米。
尤其是3月已經要到來,更多刺激可能也要出來,那么這些能拿到米的城市,是不是馬上就要回暖?
最新統計局的數據已經出來,一線城市已經初步止跌回穩,成都、南京等二線城市也開始回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