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場未來大師」系列
張雨彤古箏與伽倻琴“長白傳來的樂聲II”專場音樂會
時間:2025年2月22日19:00
地點: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小劇場
時長:約100分鐘(無中場休息)
媒體支持:中國音樂網
演出介紹
伽倻琴,這一流傳千年的朝鮮族傳統樂器,根植于朝鮮半島,擁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朝鮮史籍《三國史記》記載:“伽倻琴,亦法中國部箏而為之。”這一記載不僅揭示了伽倻琴與古箏的文化淵源,更承載了兩種古老樂器間跨越時空的深厚情感。今天,伽倻琴作為朝鮮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依舊承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與藝術傳承。
本場音樂會中青年古箏演奏家張雨彤將攜和風韶華箏樂團,以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帶領觀眾穿越千年時空,領略“長白傳來的樂聲”。音樂會將呈現一場豐富的文化交響,既包括源自延邊地區的傳統伽倻琴曲目,如經典的散調伽倻琴與23弦伽倻琴演奏的散調曲及朝鮮族民謠,喚起觀眾對朝鮮族傳統音樂的深切共鳴;也有張雨彤改編首演的多部創新之作,巧妙將伽倻琴的聲韻與古箏的演奏技法相融合,賦予這些古老樂曲全新的生命與表現。
在這場音符交織的旅程中,傳統與創新交相輝映,古箏與伽倻琴的深度對話成為文化交流的橋梁。每一段旋律,每一個音符的跳躍,都是跨越時空的心靈碰撞,是對歷史與文化的致敬與再生。讓我們在音樂的氛圍中,感受那份文化的厚重與優雅,與張雨彤一同走進這場跨越時空、貫穿古今的音律旅程。
曲目單
1.《海蘭江畔慶豐收》
2. 《桔梗謠變奏曲》
3. 《安基玉流散調》
4. 《永川阿里郎》
5. 《沉香舞》
6. 《落花流水》
7. 《出鋼》
8. 《錦繡江山》
*演出曲目以現場為準
*請勿遲到,若遲到需配合曲間進場
指導老師
羅晶
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浙派古箏傳承人,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貴州大學客座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羅晶古箏藝術團、和風韶華箏樂團藝術指導。師從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何寶泉、孫文妍伉儷。曾任職于上海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并任箏首席。在港工作期間仼教于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她培養的學生曾多次在重大賽事中獲獎如文華獎、白玉蘭國際大賽等。
她于1989年獲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少年專業組第一名。1993年起連續四屆參加「上海之春」展演,并獲音樂表演獎。1995年獲文化部主辦的東方杯全國古箏比賽青年組二等獎。1999年于美國卡內基音樂廳舉辦首場獨奏音樂會,之后于香港、臺灣、上海、揚州、四川、西安等地舉辦獨奏音樂會,曾先后出訪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臺灣和澳門等二十幾個國家及地區。
首演作品有《茉莉芬芳》《姊妹歌》《臨安遺恨》(1992年)《山水》(2001年),《牡丹亭》(2006年),《西施》(2010年),《靜好,靜好》(2013年)《英雄淚》(2021年),《江河風云》(2023年),《雅歌》(2024年)。2021年編輯出版《顧冠仁古箏重奏、合奏曲集》并錄制專輯,2022年編輯出版《箏技小曲》,2023年編輯出版《上海浙派箏藝》及《上海音樂學院古箏考級曲集(2022版)》。曾錄制了《羅晶古箏專輯》、《瀏陽河》、《恒春耕農歌》、《川江情》、《月兒高》、《將軍令》《高山流水》及《箏緣》等幾十張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
金星三(特邀)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伽倻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延邊大學藝術學院中國朝鮮族伽倻琴藝術研究基地主任、吉林省民族管弦協會第三屆古箏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等職。曾先后擔任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朝鮮族民族樂團團長。中國朝鮮族音樂研究會副會長、延邊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崔美鮮(特邀)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民族器樂教研室主任,伽倻琴演奏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伽倻琴藝術”吉林省代表性傳承人。6歲開始學習伽倻琴,自1990年跟隨“伽倻琴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金星三教授學習了中國朝鮮族伽倻琴藝術的精髓,赴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師從郭銀兒教授正統學習了伽倻琴正樂和伽倻琴散調等傳統音樂并取得了博士學位。曾任梨花女子大學韓國音樂科外聘教授,韓國嶺南大學國樂科外籍教授。曾舉辦7場獨奏音樂會,常年通過各種線上線下平臺教授伽倻琴,為國內外伽倻琴愛好者講授伽倻琴相關知識和技藝,有效提升了伽倻琴藝術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演員介紹
張雨彤|古箏、伽倻琴
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羅晶教授。自幼習箏,初中開始跟隨武漢音樂學院吳青教授。2018年以校考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古箏表演專業,師從張珊教授。伽耶琴求教于崔美鮮教授以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金星三教授。
曾獲2024年第二屆“國韻杯”職業青年A組“希望之星”;2023年首屆魯箏藝術博覽會暨慶”國慶“箏樂藝術界藝術展演青年專業A組金獎;2023年獲中國古箏藝術展演“金獎”;2022年獲首屆國韻杯“未來之星”;2021年獲“敦煌杯”古箏大賽“銀獎”。
本科及研究生期間多次獲得專業獎學金。2022年加入上海音樂學院和風韶華箏樂團。2023年6月參加上海音樂學院第三屆古箏藝術周并首演《廣陵春》(該作品于第三屆古箏藝術周比賽獲獎作品)。2023年7月參加貴陽交響樂團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項目“未來演奏家”與指揮家張國勇老師合作《行者》交響樂協奏版。2024年7月同年擔任項目執行人參與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同塵和光》(“音才助飛”團體項目項目執行,并首演伽倻琴、古箏與電子音樂《一朵桔?;ā?、古箏與電子音樂《流水高山Ⅱ》。2024年10月舉辦《長白傳來的樂聲》古箏與伽倻琴專場音樂會(入選上海音樂學院優秀學生、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項目、上海高水平高校建設扶持“音才助飛”計劃,項目為古箏與伽耶琴的非遺傳承)。同年11月參加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藝術實踐“民族管弦樂原創作品專場音樂會”由孫鵬老師執棒無錫民族管弦樂團首演古箏協奏曲《夢梅》。
吳天麒|特邀打擊樂演奏家
8歲開始接觸打擊樂,16歲跟隨羅天琪老師學習中國打擊樂至今。同時先后跟隨張祖金老師學習西洋打擊樂洪杰老師學習流行打擊樂,于201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安師實驗中學,在校期間跟隨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安師實驗中學管樂團多次參加演出與比賽,于2016年畢業并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中國打擊樂專業并跟隨王玉燕老師和楊茹文老師學習西洋打擊樂。入校后加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參加各類演出,同時加入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參加演出與比賽,在校期間曾多次與諸如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民族樂團,上海愛樂樂團等職業樂團合作參與各種演出。在校期間跟隨張須儒老師學習打擊樂創編并參演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自創遍演音樂會,并編寫創作打擊樂八重奏作品“武神說”。
個人獲獎:
在校期間曾多次參加各類重大比賽并榮獲各類獎項例如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器樂電視大賽非傳統組合第一名
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文華獎)重奏組金獎
2018年東京亞洲打擊樂節,榮獲專業小軍鼓成人組二等獎,專業重奏成人組三等獎等
演出團體介紹
和風韶華箏樂團
和風煦煦,韶華可期。上海音樂學院 “和風韶華箏樂團” 于2022年金秋時節由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演奏家羅晶教授創立。樂團主要成員為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本科以及研究生的在校生?!坝蒙厝A入中禁,和風次第遍神州?!?樂團以 “和風韶華” 為名,取 “和風容與,明日映天” “表聲韶和,民聽以睦” 之中正協和之意。其中 “韶” 蘊含朝氣活力,展美好芳華,“和” 則道出了中國傳統音樂審美之 “和而不同” 。
“和風韶華箏樂團” 創始之初,便秉持傳承發揚、守正創新之理念,扎根于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豐厚的土壤,致力于培養現代的演奏技巧,廣泛吸納多元民族色彩,以古箏之音奏響新時代的和合之聲。
2022年箏團受邀舉辦 “聽箏品韻” 首場音樂會。2023年,在上音歌劇院舉辦 “春和景明” 專場音樂會。同年4月受東華大學之邀,舉辦 “新綠生輝” 專場音樂會。6月在第三屆上海音樂學院古箏藝術周中,出演 “百花爭艷” 首屆箏團聯盟專場音樂會。在這幾場音樂會中先后委約了極具江南風情的新作品《姑蘇隨想?橋》及洋溢春天色彩的新作品《和春三章》。同年10月箏團受邀參加第十二屆中國—東盟藝術周舉辦專場音樂會,并首演作品《蓮想》和具有侗族風格的少數民族人聲、箏重奏與打擊樂作品《江火流螢》,該曲后在 “上音非遺傳承專場音樂會” 中再次演出。2024年初,箏團受邀赴韓國參與中韓民族音樂交流盛典,并舉行古箏與伽倻琴的專場音樂會。
箏團成立至今,已獲得海內外多項比賽大獎,并受到業內一致好評,獲得獎項如下:
2024年:《蓮想》獲上海市小?。ü潱┠空寡輧炐闾崦髌?/p>
2024年:“敦煌之星” 青少年古箏藝術展演全國總決賽專業重奏組 金獎
2024年:第二屆 “國韻杯” 民族器樂藝術展演全國總決賽古箏職業重奏組 未來之星
2023年:首屆魯箏藝術節博覽會暨慶 “國慶” 箏樂藝術節 金獎
2023年:第二屆何占豪古箏國際展演專業重奏、合奏、齊奏組 金獎
2022年:樂通天下· 2022中國古箏藝術展演決賽 重奏合奏組 金獎
2022年:第四屆 “敦煌杯” 中國古箏藝術菁英展演 敦煌古箏重奏新人獎
2022年:南洋國際音樂大賽 (重奏專業組)銀獎
高雨欣|古箏
(和風韶華箏樂團特邀演奏家)
5歲習箏。2014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潘文副教授。2020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羅晶教授。202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進行輔修。曾獲第二屆盛世華箏音樂節、2022樂通天下等多項個人獎項,第二屆何占豪國際古箏大賽團體金獎、2024敦煌之星金獎第一名等多項團體獎項。參與錄制多首獨奏與重奏新作品,與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多次參演校內外的各類演出活動。
張詩悅|古箏
(和風韶華箏樂團特邀演奏家)
6歲習箏,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本科一年級學生,自2019年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羅晶教授至今。啟蒙于金志紅老師,先后受到過潘文副教授、陳慧副教授、王晶老師、王蔚教授的悉心指導。
曾榮獲2022“白玉蘭”國際音樂節國樂競演大賽專業少年組一等獎;2022中國音樂小金鐘全國古箏展演上海地區選拔活動專業組三等獎;首屆“國韻杯”民族器樂展演活動職業少年A組“希望之星”。
許凌菲|古箏
(和風韶華箏樂團特邀演奏家)
6歲開始習箏,師從吳蓉老師。202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羅晶教授至今。曾獲第二屆國韻杯職業少年B組希望之星、2024“敦煌之星”青少年古箏藝術展演專業少年組銅獎、華發音樂2023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展演專業少年A組古箏獨奏金獎。曾在2022年中國音樂小金鐘古箏上海地區選拔活動、2019首屆何占豪古箏作品國際大賽(澳門) 獲相應組別金獎。
付思雅|古箏
(和風韶華箏樂團特邀演奏家)
6歲習箏,現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初二學生,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羅晶教授。曾獲2024年獲河南省“藝路生花”聲樂器樂展演一等獎,2023年獲中國古箏藝術展演初評職業少年組特等獎,2022年白玉蘭國際音樂節國樂竟演大賽專業少年組三等獎,2021年獲得廣播之聲少年組金獎,2020年獲得華樂杯中國區金獎 ,2020年獲華樂杯亞洲區專業組銀獎。
金倚米|古箏
(和風韶華箏樂團特邀演奏家)
6歲習箏?,F就讀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初一年級,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羅晶教授。曾獲得2023首屆魯箏藝術節專業少年組金獎;2022白玉蘭國際音樂節國樂競演大賽專業少年組二等獎,第二屆國韻杯民族器樂展演活動職業少年B組“希望之星”。樂通天下 ·2022 中國古箏藝術展演職業少年組銅獎。2024年4月以專業和文化優異的成績免試直升上音附中。在校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及參加校內外各項演出活動。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介紹-
特邀作曲
全先教
全先教是一位活躍于中韓兩地的作曲家,本科畢業于韓國水原大學音樂學院,后在上海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他曾在京畿愛樂樂團的新銳作曲家項目中獲一等獎,作品《七宗罪》首演,并在上海交響音樂廳演奏了《古園景色》。作為上海韓國文化院音樂總監,他發表了多種作品,嘗試融合韓國傳統音樂與西方音樂,包括制作盤索里、伽倻琴與東西方樂器合奏等。他的音樂作品還在中國、韓國及歐美多地上演,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
作品《落花流水》以韓國古典詩中花落水流的意境為靈感創作。樂曲從花瓣盛開的景象開始,每段表現作曲者視角的轉換:花開、花落、花瓣飄入水中、漂浮流水,最后以欣賞此景的感悟結束。原為韓國25弦改良伽倻琴作曲,此次改編為23弦伽倻琴演奏。
(來源:中國音樂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