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電影2小時沒講完的彩蛋故事
臺灣對美軍購又出新情況,2月17日,英國《路透社》首先報道稱,臺灣當局正在準備向美方提出軍購要約,總價值可能高達百億美元,用于贏得特朗普政府的支持。
具體的采購目錄,可能包括HIMARS遠程火箭炮系統、岸艦導彈系統等。此外還有消息稱,臺灣當局提出的采購目錄甚至包括了60架F-35A型戰斗機、10艘美國海軍退役封存的水面艦艇、4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和超過400枚“愛國者”導彈系統……以上武器系統的軍購總價值高達150億美元。
150億軍購是真是假
如何評價臺灣當局的這些軍購意向,所謂的60架F-35A型戰斗機,10艘美國海軍封存的水面艦艇,4架E-2D型預警機和400枚“愛國者”導彈系統到底真的假的?大伊萬覺得吧,別的不談,就說這一大筆軍購合同,總價值就絕對不止150億美元。
很簡單,按照美國空軍自己的價格,F-35A型戰斗機目前的飛離價格大概8000萬美元,但是全壽命價格已經到了2億美元以上了。
咱們都知道,軍購買的不僅僅是你這個武器系統的直接價值,當然包括了全壽命期的費用。畢竟,武器系統買過來,對大多數沒有完整的、裝備維護保障體系的國家來說,這維護保養還要出售方來負責,這些都是要真金白銀堆出一套維護和保障體系來的。
再說,國際軍火市場可是有名的暴利行業,利潤不高地敲詐你個100%,都算是良心企業了。以美國軍火商來說,國際軍貿市場上把裝備賣個天價,不要太輕輕松松。
畢竟,就算是F-35戰斗機的一級合作方,比如荷蘭——買37架戰斗機都花了45億歐元,后續還要每年撥款2.7億歐元、全壽命期撥款80億歐元以上用于保養這些飛機,平均一架戰斗機的價格在4億歐元左右。
連北約好兄弟都能榨你五倍的價格,臺灣這樣的地區,怎么可能60架F-35A戰斗機按照8000萬美元一架搞定?不榨你個一架飛機3、4億美元,美國那么多史密斯專員,怎么撈錢啊。
所以,光是傳言中提到的這60架F-35A型戰斗機,估計臺灣當局就要花上200億美元往上。至于10艘美國海軍退役的提康級巡洋艦、瀕海戰斗艦,還有4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等等,那就更沒有根了……
退役軍艦的軍售是最沒有準的,因為沒有國際機構來給這些軍艦進行估值,一般軍售方說多少就是多少。而且,這些軍艦都已經處于封存狀態,要重新啟封+進行技術改造+技術升級以適應當前作戰環境的要求。
這些技術升級需要用到的零配件,相當一部分都是非標件,可能現在連生產廠家都找不著了。也就是說,你要把這些軍艦恢復到能用的狀態,需要付的遠不止改裝費,可能連帶著人家一整套產業鏈你都給恢復了。
打個比方,你看俄羅斯賣給印度的那艘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最后改裝花了多少銀子?多少俄羅斯的相關產業借機復活了?
以美國現在去工業化的程度,以提康級巡洋艦最后一艘艦齡都20多年的情況。可以想見,臺灣地區想要把美國海軍退役封存的提康級巡洋艦給復活了,而且還要買到手,中間美國能收多少改裝費?說不定,比直接采購伯克III型驅逐艦都貴,還150億美元買軍艦加買飛機,這么多錢買幾艘提康就不錯了。
因此,所謂的臺軍要花150億美元給特朗普政府套近乎、拉關系,又是買F-35A戰斗機,又是買提康級巡洋艦……咱覺得,這事兒島內傳的沸沸揚揚,現在又傳過來了,但要么是金額不對,要么是東西不對。倒是路透社表示說,臺灣當局提出來的100億美元的軍購草案,主要用來買岸艦導彈和海馬斯遠程火箭炮,這倒是還有點可能。
如何看待臺灣軍購
比如臺軍之前用來采購海馬斯火箭炮的轟雷專案,2024年最終專案落定時總的采購價格達到了325億元新臺幣(折合約72億人民幣),也就是花12億美元買了29臺海馬斯發射車,加上800多枚GMLRS制導火箭彈。
這些裝備只夠臺軍一個炮指部裝備一個連,如果要確保一個炮指部再裝備一個連,加上金防部、花防部等單位各裝備一個連的話,那么高低得掏個小20億美元再買點兒。如果考慮到GMLRS火箭彈的儲備,加上美軍后續很快要鋪開裝備PrSM,則購買彈藥的錢會更多,怎么說也得花個30億美元在海馬斯火箭炮上。
又比如岸艦導彈,臺軍的岸導司令部這個局已經攢出來了,但是大量裝備處于缺編狀態,數百枚岸艦導彈加上發射車、射控系統、雷達、培訓、維護保養、土建,高低再敲詐你個幾十億美元。而后續,估計美軍還會繼續對臺灣出售諸如NASAM、毒刺、標槍之類的玩意兒,用于服務于臺軍的城市作戰。這些林林總總加在一起,高低也得敲詐臺灣當局個小幾十億美元。
何況,從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到拜登政府對臺政策安排來看,對臺軍的要求越來越低。本來還要求臺軍正面能劃拉幾下,可以實施攻勢防御,現在連攻勢防御都不怎么強調了,全軍都指著搞戰力保存,然后躲在居民區里邊準備搞區域防御。
所以現在似乎在美國人看來,臺軍需要的根本就不是各種“大而無當”的作戰系統——先進戰斗機、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啥的都不需要,臺軍要的就是各種單兵的筒子、反坦克導彈,甚至巡飛彈等等。拜登政府最后階段給臺當局賣了一堆諸如布雷系統,甚至還有巡飛彈等等東西,就是這一思想的明證。因此這樣看的話,按照這種思路,反而還是出口海馬斯火箭炮或者岸艦導彈系統,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當然了,以特朗普政府的德行,各種大型戰斗裝備也不是不可能賣給臺灣。畢竟,在特朗普政府的第一個任期,特朗普在對臺軍售上就表現的異常激進,M1A2T、海馬斯火箭炮、F-16V Block70戰斗機都是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賣出去的。
尤其是F-16V Block70戰斗機,這飛機可不比奧巴馬政府時期,扭扭捏捏給臺軍F-16搞的升級,是正兒八經的F-16最新批次,連以色列空軍用的F-16I和阿聯酋空軍的F-16E都不一定趕得上……就這,特朗普政府說賣就賣了。
加上現在特朗普政府又在改對臺政策表述,國務院網站上公然表示,要協助對岸增強其所謂的防御能力。而目前臺軍在航空武器方面技術代差已經越來越大,咱們這邊新一代作戰平臺已經滿天飛了,對岸還在批產基于IDF“經國號”平臺的“勇鷹”教練機。前不久還剛剛又摔了一架,居然還能說出什么供應鏈問題,導致批產滯后這種話,聽著都匪夷所思。
因此,盡管現在臺軍所謂的要采購F-35A型戰斗機的話,大概又是廢話。但是特朗普的這個任期才剛剛開始,后續什么都不清楚,沒準兒到了后半程,特朗普又把臺灣這個棋子拾起來了,那一切都有可能發生,F-35A戰斗機可能就真的賣給臺灣了。
當然了,其實對于我們現在來講,就四個字——主不在乎。賣不賣F-35A戰斗機真的有那么重要嗎?好像也沒有那么重要吧,我們都已經有跨代優勢了怕什么?所以,咱們等閑視之就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