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流量不給搖一搖上幼兒園?為了視頻效果故意絆倒?又是一個為了流量和金錢,消費小孩的父母?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兩天,網紅瑤一瑤登上熱搜。具體內容就是“疑似瑤一瑤被擺拍”等內容陷入輿論漩渦。
主要是“瑤一瑤”最新一期視頻中,在路上蹦跶的時候被哥哥“故意”絆倒,而母親(作為視頻拍攝)沒有第一時間去扶起孩子,反而在鏡頭后面大笑。
同時,配文“上次摔倒沒有拍到,這次讓哥哥輕輕弄”等字眼。
迅速登上熱搜,不僅引發粉絲的不滿,還有不少寶媽以及路人的疑問,就連當地婦聯也開展了深入調查。
“瑤一瑤”走紅開始源于父母分享的日常生活,靠軟萌的表情和有趣的生活互動治愈了全網觀眾的心。其中,敷著小面膜抱著大桶雪碧的場景,萌化眾多網友。
現在卻因為,爭議的視頻曝光,大眾開始質疑父母的動機。認為“瑤一瑤”父母將孩子當成賺錢機器,不顧孩子的身心成長。
要說到,“瑤一瑤”這個賬號賺了多少錢?有人算出該賬號的廣告報價驚人,(1~20秒的視頻40w元,60秒以上55元),根據賬號最近三個月的廣告收入可能超過了240w元,年收入或許達到了1650w元。視頻中還經常出現品牌植入,這其中的盈利可想而知,這就引發網友對”瑤一瑤“父母的消費小孩的質疑。
除了過度消費”瑤一瑤“,網友還指出?!爆幰滑帯爆F如今,已經4歲了,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卻一直沒有去上幼兒園。
"瑤一瑤"的母親給出的解釋是:想要妹妹上最好的幼兒園,但是幼兒園需要搖號,最近已經搖到號了,就等著去上去了。
這樣的措辭,沒有讓網友買賬。反而讓人覺得,是為了解決這個疑問,而說的措辭。這背后究竟真相是怎樣?我們作為旁觀者一無所知。
回看“瑤一瑤”還沒有這么火的時候的視頻,好像沒有這么刻意擺拍。所帶來的視頻效果,治愈搞笑居多。
在流量紅利誘惑下,部分父母將孩子視為“致富工具”,甚至不惜制造沖突或危險場景博眼球。律師李肖峰指出,父母需明確監護責任,避免讓孩子成為“被動表演者”。
瑤一瑤的爭議絕非個例,而是流量時代下兒童權益保護的警示燈。當童真被明碼標價,我們是否還能為孩子留住一片純粹的天空?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發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