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某虛假訴訟案
——利用虛假訴訟手段違規(guī)提取住房公積金
【基本案情】
2019年11月至2023年4月,段某為謀取非法利益,先后與楊某、黃某銀、劉某強、羅某波、史某建、葉某、周某、張某瓏、李某勇、陶某彬等人(均另案處理)共謀,捏造段某英與楊某、黃某銀與劉某強、羅某波與史某建、葉某與周某、葉某與張某瓏、李某勇與陶某彬之間的債權(quán)債務關(guān)系,以段某英、黃某銀、羅某波、葉某、李某勇為原告,以楊某、劉某強、史某建、周某、張某瓏、陶某彬為被告,先后向某區(qū)人民法院提起6起民事訴訟,致使該法院作出民事調(diào)解書。段某指使他人以上述民事調(diào)解書為依據(jù),通過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方式,套取楊某、劉某強、史某建、周某、張某瓏、陶某彬等6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資金共計30.53萬元,交由楊某、劉某強、史某建、周某、張某瓏、陶某彬使用,段某收取報酬37035元。案發(fā)后,段某退繳全部違法所得。
【裁判結(jié)果】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段某多次指使他人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其行為已構(gòu)成虛假訴訟罪。段某積極退贓,認罪認罰,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據(jù)此,以虛假訴訟罪判處段某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典型意義】
住房公積金是國家專門部門按照規(guī)定進行管理、具有專用性的長期住房儲金。住房公積金制度是一種社會性、互助性、政策性住房社會保障制度,職工和單位按月進行住房公積金繳納,符合規(guī)定條件方可提取公積金賬戶內(nèi)的存儲余額。行為人在不符合公積金提取條件的情況下,以捏造事實提起虛假民事訴訟的手段違規(guī)提取公積金,嚴重影響公積金正常管理秩序,且浪費司法資源,損害司法公信力。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打擊,以有效震懾違法犯罪,提升公民合法使用公積金的意識。打擊此類違法犯罪,要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把打擊重點集中在違法違規(guī)操作提取公積金的“黑中介”人員上,對其依法嚴懲。對于出于個人生活需要,委托“黑中介”違規(guī)提取自己住房公積金賬戶內(nèi)資金的其他人員,要綜合考慮其行為動機、主觀惡性、犯罪手段和后果、案發(fā)后表現(xiàn)等,合理確定刑事責任,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依法不認為是犯罪。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編輯: 王瑞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