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龍燈,福運至。對永康人來說,迎龍燈是元宵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傳統(tǒng)的龍燈見多了,剪紙的蛇燈你見過嗎?這不,有位永康的剪紙手藝人制作了一條25米長的蛇燈。
近日,記者在西城街道山下村的胡長孺紀念館中見到了這條蛇燈。蛇燈長25米,一共有15節(jié),蛇頭昂首吐信,蛇身的樣式、主題也各不相同,有百家姓、金榜題名等等,還有一節(jié)更是制作成了透明的蛇身,并將一條布藝小蛇放在了里面,創(chuàng)意滿滿。蛇身上還串聯(lián)了LED燈帶,在晚上亮燈后星星點點的黃色顯得格外耀眼。
當天,市民馬利平聽說剪紙蛇燈會在山下村的長孺龍燈文化節(jié)上亮相,特意帶上女兒前來觀賞,想要一睹這傳統(tǒng)剪紙與龍燈結(jié)合的獨特風采。馬利平邊和女兒體驗迎起蛇燈蛇頭,邊忍不住和女兒說道:“看,這就是我們永康的非遺剪紙,每一剪都蘊含著大家的心血,真是太讓人震撼了!”
據(jù)草廬對剪紙工作室負責人徐洪濤介紹,在完成今年春節(jié)的《百蛇圖》剪紙創(chuàng)作后,自己突發(fā)靈感,聯(lián)想到永康春節(jié)有迎板凳龍的習俗,他決定將蛇的形象與龍燈相結(jié)合,制作一條特別的剪紙蛇燈。今年是2025年,因此將蛇燈的長度定為25米,在節(jié)段之間,使用紅色布料進行連接,既便于搬運與運輸,又確保了迎燈時能夠靈活轉(zhuǎn)彎。
在制作過程中,徐洪濤面臨了諸多挑戰(zhàn)。其中,制作蛇燈頭部是最為復(fù)雜且困難的部分。蛇頭不僅需要造型立體,還要能保持固定不變形,并且在貼上剪紙后形象要栩栩如生。經(jīng)過多次嘗試,他最終選擇了使用鋼條進行造型并焊接。蛇身的選材也尤為重要,幾次嘗試后徐洪濤選擇了重量輕又容易彎曲的鐵絲網(wǎng)。為了將剪紙更好地呈現(xiàn),他在蛇身表面覆蓋白紙,并將剪紙蛇粘貼上去。同時,徐洪濤還特意在剪紙外層覆蓋了一層薄膜,確保了蛇燈的持久耐用。
整條蛇燈共分布有大小剪紙蛇500多條。在徐洪濤及百余名剪紙愛好者們歷經(jīng)20多天的努力下,蛇燈終于在方巖巖下老街首次亮相,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據(jù)了解,徐洪濤的剪紙之路源于其母親的影響,他的母親黃淑珍是金華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永康剪紙的傳承人。受到母親的影響和鼓勵,徐洪濤立志要將剪紙傳承下去。目前,徐洪濤已將蛇燈捐贈給了山下村的胡長孺紀念館,供更多市民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