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新能源SUV零售銷量排名分析:自主品牌崛起,市場格局生變
2025年1月,國內新能源SUV市場呈現出復雜而又充滿活力的競爭態勢。從全國乘聯分會公布的數據來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74.4萬輛,同比增長10.5%,環比下降42.9%,零售滲透率達41.5%。在這一市場環境下,新能源SUV的銷量排名也反映出了市場的新趨勢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
銷量排名頭部競爭激烈,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仍居榜首
1月新能源SUV零售銷量排行榜上,特斯拉Model Y以25,694輛的成績位居榜首,盡管同比下降14.1%,環比更是大幅下降58.5%,但依舊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Model Y憑借品牌影響力、先進的電池技術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其在中型SUV市場的地位難以撼動,持續引領高端新能源SUV市場。
緊隨其后的是銀河星艦7 EM-i,作為吉利銀河品牌的明星車型,上市后迅速獲得市場認可,1月銷量達到20,328輛。這款車依托吉利的GEA新能源專屬架構,在安全、節能、空間、駕控、智能等方面樹立了新標桿,特別是其搭載的新一代雷神EM-i超級電混,熱效率高達46.5%,百公里虧電油耗僅3.75升(CLTC工況),加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僅9.98-13.28萬元,成功吸引了大量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成為緊湊型SUV市場的一匹黑馬。
比亞迪宋pro DM-i以15,698輛位列第三,雖然同比下降21.3%,環比下降38.2%,但依然是比亞迪新能源SUV陣營的重要支柱。第二代宋pro DM-i搭載了第五代DM技術,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6.06%,EHS電混系統綜合工況效率達到92%,滿油滿電綜合續航超1400公里,百公里虧電油耗低至3.79升,再加上11.28-14.28萬元的親民價格,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
各級別市場自主品牌表現亮眼,逐步搶占市場份額
在緊湊型SUV市場,自主品牌占據了主導地位。除了上述提到的銀河星艦7 EM-i和比亞迪宋pro DM-i外,比亞迪宋PLUS DM-i、銀河E5等車型也表現出色,1月份分別以13257輛和12880輛的銷量位列第六和第七位。比亞迪元PLUS銷量則為8902輛,排名第十一位;銀河L7、比亞迪宋PLUS EV、長安UNI-Z PHEV、iCAR V23、領克Z20等新能源緊湊型SUV銷量也都超過6千輛,進入銷量榜的前二十名。
中大型SUV市場競爭同樣激烈,問界M7、理想L6、智界R7等車型銷量可觀。問界M7憑借華為的智能座艙和增程式技術,1月銷量達到14,001輛,排名第四位;理想L6則憑借大空間、舒適的駕乘體驗以及理想汽車對家庭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銷量為13,990輛,排名第五位;智界R7銷量也達到11622輛,排名第八位。自主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逐漸打破了以往被豪華品牌壟斷的局面,以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力贏得消費者認可。
大型SUV市場中,問界M9以9,976輛的銷量問鼎大型SUV銷冠。問界M9集成了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多領域的先進技術,再加上豪華的配置和大氣的外觀設計,成為消費者在大型新能源SUV領域的熱門選擇。
海外品牌與自主品牌競爭格局:自主品牌優勢顯著
從品牌角度來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SUV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1月銷量前20的車型中,自主品牌占據了19款車型。比亞迪憑借豐富的車型矩陣和成熟的新能源技術,在多個細分市場都有出色表現;吉利銀河品牌異軍突起,多款車型銷量可觀;理想、問界、智界等新勢力品牌也在各自定位的市場站穩腳跟。
相比之下,海外品牌中僅有特斯拉Model Y銷量突出,其他海外品牌新能源SUV在銷量上遠不及自主品牌。寶馬iX3銷量僅1,383輛,同比下降63.3%,環比下降52.2%。海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相對滯后,在產品性價比、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與自主品牌存在差距,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2025年1月新能源SUV市場中,自主品牌憑借技術創新、高性價比產品以及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在銷量排名和市場份額上都取得了顯著優勢。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成熟,新能源SUV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自主品牌有望繼續擴大優勢,引領市場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