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沉迷給哪吒刷票房,在DeepSeek刷訪問量(卡死黑馬)之際……
小米開啟了船新的全國巡回刷圈。
雷廠長于2月11日在微博宣布開啟的SU7 Ultra“巡回刷圈”, 目前已經完成了湖南株洲國際賽車場、成都天府國際賽道、珠海國際賽車場、上海國際賽車場。
幾個賽道的成績,黑馬淺貼一下:
株洲國際賽車場:1’41’’806
天府國際賽道:1’26’’741
珠海國際賽車場:1’37’’758
上海國際賽車場:2’09’’944
這組數據是什么水平呢?這么說吧,在株洲、天府、珠海這三個賽道上,小米SU7 Ultra都拿下了賽道“最速四門量產車”。
而在上海賽道(簡稱“上賽”),SU7 Ultra更是砍掉了“四門”的前綴,拿下了賽道“最速量產車”的名號。
但有兄弟可能要問了,這不就是刷圈嗎?還不如之前刷紐北有意思,有更刺激的嗎?
有的,兄弟,有的。
一個熱知識:上賽最速量產車的上一個記錄,是保時捷Taycan Turbo GT,在去年10月刷出來的2’11’282。
換句話說就是:
80多萬的保時米,在賽道上把200萬的保時捷Taycan Turbo GT超了……
黑馬:不是,鴿們兒……
保時捷在上海國際賽道的巨型廣告
這顯得保時捷在上賽架著的這則廣告,有那么一絲黑色幽默。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保時捷就一無是處,有博主逐幀對比了兩輛車的刷圈視頻,大致得出了幾個結論:
小米在起步和大直道上的速度明顯快于保時捷,可見其動力優勢確實明顯;但同時小米在彎道處的制動也更明顯,認為小米操縱性方面可能相對較弱。
當然也不排除天氣因素影響——畢竟小米刷圈時是個大晴天,保時捷則是在雨后的半濕路面。
不過事情發展到這里,過程已經顯得沒那么重要,關鍵是保時米打敗了保時捷的噱頭,讓吃瓜群眾吃了個爽。
結果這邊大伙還在各種段子刷屏,兩位當事人反而和和氣氣地開始“商業互吹”。
雷廠長在記錄出來之后,非??蜌獾谋硎荆?strong>保時捷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車,是我們學習的標桿。
保時捷則反手發來賀電:恭喜小米新圈速,為中國制造點贊,下一個“賽道”再見。
眾所周知,SU7和保時捷之間的“恩怨”,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從最初小米SU7發布會上的全面對標,大家開始玩“小米知時捷”的梗;到后來SU7表現超市場預期,保時捷中國總裁表示“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
再到后來,保時捷暗搓搓在上賽投放戶外廣告,小米開始滿世界埋頭刷圈。
你要我嘮他倆的恩怨情仇,能說一宿。
可玩笑歸玩笑,如果小米車主真開著幾十萬買的車出門,卻被鑒定為“買不起保時捷”,那以后誰還會買小米汽車呢?
在吃瓜群眾看來“保時米”只是個不痛不癢的玩笑,但對于一家上市企業跨界造車的首款作品而言,卻是個急于丟下的“燙手山芋”。
所以對于小米來說,想要摘掉“保時米”的標簽:要么就等風頭過后,再推新品,慢慢淡化大眾的刻板印象;
要么就迎頭直上,在保時捷最擅長的領域正面擊敗對方,做“下克上”的追趕者,逆轉輿論風向。
很顯然,小米選擇了后者,并且做的還不錯。
前幾天,2025年1月轎車銷量前十排行出爐,小米SU7以2.29萬輛的成績超越了比亞迪海鷗和一汽奧迪A6L位居第八;
而在新勢力排行里,SU7作為唯一銷量破2萬的車型高居榜首。
而在2024年12月的純電轎車銷量排行中,小米SU7同樣以2.58萬輛的成績超越了Model 3,位居新勢力第一。
根據官方數據,SU7僅用230天創下新車企10萬輛最快下線紀錄,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1月,小米SU7連續四個月交付超過2萬輛,股價更是節節攀升。
2025年2月4日,小米市值突破萬億港元
,雷廠長的霸總身價再一次成為焦點。
但小米的光鮮,卻越發襯得保時捷的落寞有些刺眼。
早在2015年,中國市場就已經是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但從2022年開始,中國市場卻成為保時捷銷量下滑的主要市場——
2024年保時捷年銷量下滑28%,在華年銷量不到小米SU7的一半。
從2018年到2023年底,保時捷只推出了Taycan這一款量產純電車型
,而在2024年Taycan年銷量跌了將近一半,成為保時捷去年市場成績表現最差的車型。
2024年9月,保時捷中國換帥,曾擔任保時捷加拿大和英國首席執行官的潘勵馳,接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試圖力挽狂瀾。
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降本”。
據內部員工透露,12月初保時捷就開始了大規模裁員,整體裁員比例接近30%
裁員之外,潘勵馳還計劃為經銷商網絡“瘦身”。
過去兩年,保時捷將經銷商數量從2022年初的136家增至如今的150多家,但車賣不出去,經銷商再多意義也不大。
所以潘勵馳計劃,到2026年底,經銷商數量將縮減至100家。
但對于一個高端品牌來說,最核心的競爭力其實是品牌號召力,和為信仰充值的用戶群體,只要用戶還愿意為品牌買單,保時捷就還有一戰之力。
但就在今年,保時捷取消了自2011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舉行的“凌駕風雪”試駕活動。
這個試駕活動實際上就是保時捷的嘉年華,保時捷會把車主帶到冰雪環境里,教你各種駕駛技巧,什么繞樁定圓,雪地漂移,
活動中還會有出現911 Dakar 、 718 GT4 RS 等平時難得一見的神車,這幾乎算是保時捷最為重視的試駕活動。
簡單來說,車主可以通過這個活動增強對保時捷品牌的認知,又能展現品牌自身的豪華屬性,此外還有逢年過節保時捷會給車主送定制禮物,其實都是豪華品牌手拿把掐的“用戶管理”。
但這些能讓用戶產生歸屬感和品牌自信的項目,今年全部被保時捷“降本”掉了。
在黑馬看來,國產車的崛起,一是吃上了新能源這波紅利,二則是中國制造帶來的供應鏈優勢。
但與此同時,以保時捷為代表的傳統豪華車的衰落,卻又并非單單是技術落后導致的。
因為當下的市場中,油車時代的傳統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用戶需求,駕駛體驗不再單單只局限于操縱感。
保時捷所擅長的機械數值、駕駛體驗、賽道DNA,在大眾消費市場已經不再吃香,逐漸被配置更高、智能化更強、價格更親民的國產高端新能源車稀釋。
而在供應鏈不具備優勢的前提下,保時捷唯一的出路在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豪華品牌高溢價優勢——
要么進一步細分市場,深耕賽道車型,放棄大眾市場;要么加快技術研發,提升產品電池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繼續在大眾市場走高端路線。
保時捷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陸續推出新款Taycan、全新純電動Macan,以及新款911、911 GT3等產品,覆蓋內燃機、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等多種動力選擇,并在智能化方面提升。
這些技術升級和推新能不能拉一把保時捷,我們暫時不知道。
但不出意料的話,曾經保時捷一車難求的盛況,大概率也是無法再重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