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排好隊,注意腳下安全!”近日,永康市金都小學周邊總能看到一群身穿橙色熒光馬甲的年輕身影,他們手持醒目的“助學護送隊”標牌,護送學生上學放學,用溫暖守護架起家校之間的平安橋。這支由桂語聽瀾業委會、物業以及東城街道金山社區三方協同籌建的愛心隊伍,通過創新服務模式破解家長接送難題,成為城市街頭一道亮麗風景。
桂語聽瀾小區業主大多為30-40歲的年輕群體,其中不少家庭的孩子就在附近的金都小學上學。金都小學和桂語聽瀾小區之間雖然只有幾百米的路程,但在上學放學時間段,人流量和車流量都十分密集,并且需要穿越金都路上的一處紅綠燈。這處人行綠燈僅有十幾秒鐘,成年人都需快步通過,對孩子而言通行時間更為緊張。為了解決小孩接送問題,這支由金山社區牽頭的助學護送隊應運而生。
每天早上8時和下午4時30分上下學時段,這支由小區管家、安保人員及家長志愿者組成的隊伍,采取“領隊引導+隊尾保障+機動巡查”的三維防護體系開展工作。特別是針對低年級學生,志愿者采取“一對一”牽手護送,全程開啟視頻記錄儀保障服務規范。
“我女兒就在這所學校上二年級,對于家長接送難的問題我深有體會。”桂語聽瀾業委會主任朱明說,“起初看到別的縣市有類似的做法,我就想著我們社區能不能學習起來。活動發起后,不少家長踴躍報名、積極參與,且都簽訂了免責聲明。”自2月13日啟動以來,簽約家庭從最初的7戶增至23戶,目前助學護送的學生人數仍在增加。
每天上下學時段,金都小學門口便擠滿了人,停車位也停得滿滿當當。朱明介紹說:“金都小學現在只有一、二兩個年級,等到以后年級越來越多,接送也會越來越擁擠。我們這種做法也能夠幫助減輕一定的交通壓力。”
“今天由你當小隊長好不好?”“好!我要舉著隊牌走在最前面!”提前到崗的助學護送隊員做著準備工作,通過趣味互動調動孩子們的上學情緒。桂語聽瀾綠城物業項目經理鄭達潔向記者展示的工作手冊顯示,團隊建立了“值日學生登記-行進路線規劃-突發預案處置”全流程標準,每日提前統計值日學生信息,規劃避開大車流量路段的最優路徑。
隨著4時30分放學鈴聲響起,身著統一橙色熒光馬甲的隊員迅速就位。領隊手持名單逐個核對,檢查是否有學生未按時集合。“未及時到校門口的同學應該是值日生,明早送學時需重點確認。”鄭達潔隨即在工作群更新注意事項。
桂語聽瀾東大門美學館前的解散點,家長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暖心瞬間。“以前接孩子總要請假早退,現在放心交給護送隊,到小區門口拍照打卡就能下班順路接回。”家長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23戶簽約家庭的心聲。
東城街道金山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胡小青說:“我們正在構建‘需求響應式’護學服務體系,接下來將總結服務經驗,攜手志愿者建立聯動機制。同時和其他小區分享成功模式,共同探索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護學’的經驗,為百姓民生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