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的“德拉伊耶宮”,美俄雙方開始了俄烏和談的第一階段接觸
由于這類談判涉及到太多的機密、出賣和利益交換,所以透露出來的內容很少,我們只能從一些細節來判斷到底談得如何。
首先雙方談了四個多小時,算上翻譯時間的話要打對折,基本上就是談了兩個多小時
兩個多小時談不了多少內容,頂多是談一些框架性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在只是處于“餐桌的搭建階段”。
這個餐桌要先搭起來。
美俄雙方發表了四點框架性內容:
1,恢復使團往來,建立更深入磋商機制,使談判正?;?/p>
2,任命更高級別代表,不同議題與不同的高級代表談,使談判高級化。
3,開始持久的、可持續的努力,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盡快結束沖突,使談判頻繁化。
4,為沖突結束后,雙方能在地緣政治利益和經濟投資機會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礎,使談判可行化。
基本上就是這四點框架性內容,確保談判“正常化、高級化、頻繁化、可行化”,這種級別的談判也確實不可能是一個電話,一次見面就解決的。
而在細節方面,書面文字用了“沖突”這個詞,而非戰爭,美國官方文件,也對俄妥協用了“沖突”這詞。
前一天的北約會議上,也特別把“俄羅斯侵略”改成了“烏克蘭沖突”,對俄羅斯來說,是沖突還是侵略,觀感和形象上差太多,雖然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國務卿盧比奧說,俄羅斯在會上談的很認真,我看得出來俄羅斯是很想采取切實行動,結束沖突的,但就目前來說,各方都必須做出讓步,什么都還說不好。
俄方代表拉夫羅夫說的話更直白點,他說:我覺得這次對話非常有幫助,我們不止傾聽對方的內容,還聽到了“彼此的心聲”
可見談話氣氛是不錯的,但拉夫羅夫也補充說:俄國反對任何北約成員,打著任何旗號往烏克蘭派遣軍隊,無論北約部隊以什么形式進入烏克蘭,俄國都不接受。
之前說過,為了確保和平的“可落實性”,北約需要派軍進烏克蘭,不然等俄國休養生息后,又怎么確保他不再發起進攻呢?
當時英國自告奮勇,愿意承擔駐軍烏克蘭,確保?;饏f議可靠性的責任。
但今天拉夫羅夫明白且強硬的告訴美國,“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北約部隊駐軍烏克蘭”。
這其實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一份無法保證“可靠性”的和談,就是一紙空文,特朗普固然很急著結束戰爭,但俄歐那完全破裂的信任,如果沒有北約駐軍又怎么確保俄羅斯不再入侵?
當然我們也不能光說俄羅斯這邊,因為同樣無法保證的是,等特朗普下臺后,民主黨上臺不會撕毀協議,不會繼續圍剿俄羅斯。
美俄雙方,該怎么互相確保不撕毀協議,是個難題。
此外還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這場美俄談判,談的不只是俄烏戰爭,談的是一整個俄羅斯和西方恢復關系的內容。
比如解除制裁,恢復人員往來和經貿關系,這些東西可能是俄羅斯更想要的,畢竟俄羅斯的經濟這三年強撐在那,所謂的俄羅斯“越打越富”,全是謊言
拉夫羅夫就在會后直言不諱的說:俄羅斯對消除經濟合作的人為障礙,充滿濃厚興趣
什么叫“對消除經濟合作的人為障礙,充滿興趣?”
意思就是有人在故意對俄羅斯和西方的經濟合作,制造障礙,消除這種人,俄羅斯很感興趣
那么“這種人”是誰?歐盟里反俄的人,可非常多。
所以俄歐的互信是完全破裂的,即便戰爭結束,別說全面恢復經濟合作,就是部分恢復,都夠嗆
俄羅斯和歐盟的關系,永遠回不去,除非普京下臺,或者俄羅斯解體。
而這個“永遠回不去”的信任,其實也就決定了俄烏所謂的“和平”,也是暫時的,即便特朗普強行摁著烏克蘭和歐盟簽了協議,等他下臺后,災難可能變本加厲的爆發。
而目前作為菜肴的“澤連斯基”,表現的格外激烈,就在美俄會談結束的第一時間,澤連斯基就發表講話說:烏克蘭不會承認任何一個,烏克蘭不在場的協議。
其實澤連斯基何止參加不了會談,還有更羞辱的。
就是“美俄會談”這件事本身,澤連斯基都是從《路透社》的新聞里知道的。
按理說就算不讓澤連斯基去,美國也該告訴他一聲,我們要和俄羅斯和談了,可結果卻是,澤連斯基連被告知一聲的地位都沒有。
更夸張的是,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在美俄談判后,對澤連斯基提出了驚人的批評》
不讓司機去參會,也不通知他要開會了,開完會還要把司機狠狠罵一頓,不得不說特朗普對司機這套組合拳挺狠的。
在特朗普的心里,司機的地位和價值非常低。
特朗普在講話里直接點出了澤連斯基的幾個痛點:
1,特朗普說,俄烏戰爭根本不該發生,澤連斯基你本來可以達成協議,避免戰爭的。
(這里指的是2021年拜登故意誘導澤連斯基加入北約,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拋出橄欖枝,在隨后法國介入的調停里,俄方要求烏克蘭在白紙黑字的協議里寫明白,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
但澤連斯基明確表示拒絕,烏克蘭還是想要加入北約。
所以特朗普才說,澤連斯基你根本不該開始這場戰爭。
2,特朗普質疑澤連斯基的合法性,特朗普說:去年烏克蘭本該大選,可司機你卻以國家處于戰爭狀態為由停止大選,你這做法不合法,要知道你的支持度只有4%,根本不具備代表性
不過根據烏克蘭媒體的調查,澤連斯基的支持度確實大幅下降了,從原來70%多,降到如今的52%,但也沒特朗普說的4%那么夸張。
司機真要只有4%的支持度,那他這仗還怎么打下去。
但是特朗普在美俄談判后,猛烈攻擊澤連斯基的態度,讓整個歐盟不寒而栗,大家紛紛想到這張圖。
特朗普到底是美國總統,還是俄羅斯特使?怎么字字句句都在幫俄羅斯說話?
有人調侃,給普京二十年,沒得到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可給特朗普三周,強大的俄羅斯呼之欲出
確實有這傾向,特朗普和普京看著很像穿一條褲子的,難道真如外界所說的,90年代特朗普在莫斯科HAPPY時,俄羅斯抓到了特朗普的致命把柄?
而且俄烏戰爭從開始到現在,從來沒有一個歐盟或者北約領袖,公開把戰爭責任推到烏克蘭身上的。
但特朗普卻說:司機你要對發動戰爭負責,本來你簽一個“永不加入北約”的協議就完事了,可你打死不簽,所以你要對戰爭負責。
特朗普這番言論,在網上引起很大反響。
特別是在烏克蘭人眼里,仗打了三年,真正的國破家亡,如今就要被做成“菜肴”端上桌,戰爭結束后烏克蘭什么也得不到,即便是所謂的“和平”,也是短暫和虛假的。
而特朗普上一任時的搭檔,前副總統彭斯也公開指責特朗普。
彭斯說:只有當美國拋棄烏克蘭時,烏克蘭才會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正如你常說的,美國強大,世界就和平,如果烏克蘭淪陷了,那美國派遣軍隊去保護盟友參戰,只是時間問題。
彭斯的意思是,“你今天不保護烏克蘭,明天美國就要為了保護歐洲直接參戰”(俄羅斯不會只要烏克蘭的)
不過彭斯這番話,下面的評論全是罵他的。
而現在烏克蘭人唯一能寄希望的,只有歐盟,只能祈禱歐盟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烏克蘭一旦完玩,俄歐間的緩沖區將完全不見,歐盟將直接面對俄羅斯
美俄會談期間,歐盟也召開緊急會議,還叫來了英國,馬克龍說:我們正面對百年不遇的歐洲集體安全時刻,這不僅是烏克蘭的安全,更是整個歐洲的生存問題
英國首相“斯塔默”則盼望吸取二戰時張伯倫的錯誤,他說:俄烏戰爭的結束,不能是普京再次發動戰爭前的小歇
斯塔默跟著要求,歐洲人必須投入巨大的國防開支,他說“如果我們不大幅增加國防經費,不去試圖阻止一場更大范圍的戰爭,那未來我們會被迫花比現在多十倍百倍的錢”
英國首相這話,和美國國防部長的話不謀而合,美國要求北約的軍費開支達到GDP的5%(美國除外)。
軍費達到GDP的5%,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一般軍費都在GDP的1%-2%左右,中國是1.3%,美國是3.5%,俄羅斯也才4.4%。
特朗普第一任期,要求北約各國軍費至少占GDP2%,現在提高到5%,英國則在旁邊吹邊鼓,支持大幅增加軍費。
歐盟那些富裕國家,如果軍費真提高到GDP的5%,那好日子也真到頭了,可現在以美國的態度來看,歐盟不可能不提高軍費開支。
總的來說,特朗普就是要強逼烏克蘭和歐盟,簽下這紙?;饏f議,他的目的就是全球性的戰略收縮,結束這場會耗費國力的戰爭。
至于簽署后,俄羅斯未來會不會撕毀協議,再發動戰爭?這就沒人能保證了,但可以保證的是,特朗普還在位時,俄國不會。
同時特朗普也要求北約軍費進一步提高到GDP的5%,他希望北約別靠美國,北約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這也是要進一步減輕美國的對外保護負擔。
就和特朗普在國內通過馬斯克的效率部,大幅裁員減支一樣,減負,是特朗普的主旋律。
而對于烏克蘭和歐盟來說,在這一波美俄和談里,無疑是要被犧牲的,尤其是烏克蘭。
上面提到,如果和平協議以現在這種“美俄媾和”式的節奏簽署的話,烏克蘭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完全是一敗涂地。
而把一份極具羞辱性的協議,粗暴的扔到一個國家頭上時,這舉動本身就是危險的。
一戰后,一份羞辱性的協議扔到了德國頭上,為二戰埋下伏筆。
烏克蘭人一旦被迫接受這份“羞辱性的協議”,會不會轉向極端化,轉向恐怖主義化?因為現在烏克蘭的網絡上,網民就有這種被極度羞辱后的,極端化傾向了
國破家亡,又在全世界面前被狠狠羞辱,烏克蘭人該如何自處?
今天,我可以笑看“美俄餐桌搭建,烏克蘭歐盟作為菜肴上桌”,但我老實講從歷史角度看的話,最終特朗普如果真用如此羞辱性的方式,粗暴的結束俄烏戰爭,那他可能已經在為幾年后一場更大規模,波及范圍更廣的戰爭,打開了大門。
還請點贊和關注,我會持續為您帶來不一樣的內容,和事態的最新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