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也過完了,今年你是自駕回家的嗎?
當春運變成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除了史詩級的大堵車和各種交通事故,駕校校友們也迎來了終極考驗:
德國校友們在不限速高速上飆到200時,咱這校友還在高速路上重考科目三,開80嫌快,但城市里開80鉆縫還嫌慢;
多數人的車輪都向前滾動時,有的校友在岔路口表演倒車入庫,聽教練的話,講究一個看好點位不管別人;
都說駕校是新手村,真實道路才是開放世界生存游戲,可每年春運都會有人在高速上演一出倫理劇,押上自己的族譜作為賭注,用自己并不熟練的駕駛技能去和別人較量,但實際表現甚至不如布魯斯。
而引發這一切的源頭,說白了,就是駕考規則和實際道路駕駛能力之間的矛盾,本期二樓話題,我們就來追根溯源,吐槽一下這件事。
那些被大家吐槽的駕駛技能,到底有多離譜呢?
根據平安產險《2023年春節特別風險分析報告》顯示,春節7天車險報案總量大概占全年的15%以上,高速公路開碰碰車,一擼一大串,主打一個公路達爾文主義,適者生存。
有的精通分心術、生理構造異于常人,左眼盯導航,右眼刷直播間,第三只眼找充電線,或者方向盤當案板,換擋桿當筷子,駕駛座化身深夜食堂,或者靈魂出竅,握著方向盤思考今晚吃啥,或者自己握著方向盤才敢睡一會的;
有的和時速表過不去,快慢都由心,快的深信自己是拓海轉世,比起車技,更想挑戰護欄抗撞擊系數!慢的在高速上致敬科目二,用生命演繹“慢慢來比較快”;
有的生活在自己的平行宇宙,對周圍毫不在意,志玲姐姐“前方500米下高速”嗓子都喊劈了,愣是在最后5米才聽懂,橫跨四車道乾坤大挪移;
把安全帶當緊箍咒,把紅繩當護身符,上高速之前還喝點酒壯膽,順手再召喚個太陽。
輔助駕駛車型多了之后就更離譜了,智駕一開,小被一蓋,全家整整齊齊不系安全帶,車上躺著睡覺,多半車里還有個熱衷拍視頻的將這一切記錄下來發到網上,配文“xx車真是買對了”。
這些人平時還好,偶爾碰上一兩個,罵兩句就算了,但春運期間上高速能直接點亮所有圖鑒。
那平時在城市里呢?對不起,牛鬼蛇神也沒放過你,轉向燈是投降信號,黃燈是油門加速器,后視鏡是裝飾藝術,真正的優秀校友都靠第六感盲切,還有B站著名寄生蟲那樣主動制造事故換流量的垃圾。
要是新手司機,那更糟糕了,《2022年中國車險風險圖譜》披露,駕齡1年內司機事故率是3年以上司機的2.8倍,而這些馬路殺手都來自于一個地方:駕校,讓人不禁疑惑,到底是駕校篩選出了馬路殺手,還是馬路殺手反哺了駕校呢?
問題出在哪?駕校?駕考?
駕校,本質上是一個人類在機器上馴化四肢的速成班,比起教你開車,更像是教你通過考試,快速拿本,從科目一到科目四,每個科目都有自己的說法。
科目一、科目四考理論,并且都是選擇題,打滿90分就能過,以前駕校會有上機練題,現在有各種充滿垃圾廣告的app練題……
甚至直播間甚至有教練帶著你學,不瞞大家說,我也愛看……算是四個科目中相對簡單的,除了有些老同志因為某些原因剛考或者重考駕照,再或者一些不善考試的朋友外,很少聽說有人掛在這兩科。
那些在網上發自己科一、科四考了十幾遍的,相信我,他們真的不適合開車,會用手機就是最大的幸運了。
還有人在聲討這兩科的題庫,說都是一些湊數的題,早該刪了,我對此持保留意見。
科目二、科目三考實操,各路人馬都開始表演了。
科目二是場地考試,倒車入庫、側方停車、坡道停車和起步、直角轉彎、S彎五項必考,有些地區會附加練習高速領卡,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練習才能掌握,就是所謂的練車。
事情到這就開始魔幻了起來,給方向盤喂奶的,左右互搏的,刺殺教練的,駕校裝修的,還有找準民用車離合器臨界點的……
逼得駕校教練們比新勢力們更早寫出輔助駕駛的代碼:打滿、回正、倒,用老百姓的智慧,對抗工業結晶的精細度。
古語有云,草木皆兵,指駕校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教練的兵。
停側方位,看到一棵草打半圈,看到某塊磚頭回一圈,然后就能停進去了,走S彎直角彎,看見車身那條劃痕跟道牙子齊平就拐,有人來查也不怕,駕校不是新的,教練車也不是新的,有點磕磕碰碰小傷口還不正常?
你有意見?有意見你給我掏錢修車唄。
以上這些操作,術語叫做“找點位”,旱地學游泳,泳池里學沖浪。
給教練上點供,還能帶你去真實考場里找點位,至于上供的金額是多少,一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