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小雨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1月15日,駐馬店市中級法院的一紙判決,把網絡掀翻了天。
陳某,這個強暴、殺害19歲女孩小雨的兇手,只判了兩年的死緩,外加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緩二年”這幾個字,讓小雨母親當場崩潰。
她淚流滿面,大聲拍桌子抗訴:“我女兒死了,他憑什么活著?”
網友也炸了,怒罵聲瞬間鋪天蓋地:“這種人還不槍斃?”、“他憑什么還能逍遙快活?”......
事情要從24年7月說起。
那天晚上,小雨出門散步,卻撞上了醉醺醺的陳某。從搭訕到誘騙,再到強暴未遂和被殺,一切都發生得太快。
小雨,19歲,平輿縣的一名普通女孩,臉上還帶著些許青澀。
她家境不好,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把辛苦掙來的錢全部寄回家,才勉強讓她讀了個大專。
小雨懂事,面對母親經常熬得紅腫的眼睛,常說:“媽,我要考教師資格證。以后咱們在城里買房,一家人再也不分開。”
于是,整個暑假她都沒閑著,天天啃書復習,為考證做準備。媽媽為了陪她,也辭掉了深圳的工。這份努力,使她們全家的希望。
相比之下,陳某家境殷實多了。他仗著家里有兩個錢,常常在村里橫行霸道,鄉親們私下都說他不好惹。
2024年7月25日,他跟幾個朋友喝得醉醺醺、滿身酒氣騎著三輪車回家。路上,他看見一個女孩獨自夜行。
那天完善10點,小雨復習了一天,感到腦袋發脹,就決定出門散散步。鄉村的夜晚很靜,她穿著拖鞋,一邊散步一邊刷手機。
小雨和陳某之間并不認識,但看到深夜獨行的少女,滿身酒氣的陳某還是停下來故意搭訕。
酒意上頭的陳某,看著眼前青春逼人的少女,再看看周圍萬籟俱寂的田野,內心突然涌起一個邪惡的念頭。
于是,他把三輪車停在小雨面前,咧開嘴滿口酒味地問道:“妹子,大晚上干啥呢?”小雨抬頭,隨口答道:“散步。”
陳某眼珠子一轉,笑瞇瞇地說:“這么晚,別亂走。我捎你回去!”
小雨看了看四周,黑乎乎的田野的確讓她有點害怕。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上了車。
這一上,就再也沒回來。
到這里,很多網友質疑:“都19歲了,一點防備意識都沒有?”
要知道,小雨從小跟著沒文化的爺爺奶奶長大,家里只教她做人要老實,卻從未沒講過人心險惡。她單純得像一張白紙,又在自己村子里,哪里想得到會有危險?
車子開了一段,小雨就發現不對勁:陳某沒往她家走,而是拐進了一個偏僻的小樹林。
她慌了,立刻質問陳某。陳某陰森答道:“帶你兜兜風。”
沒過多久,車到了“理想地點”,陳某下車,開始大力拽小雨下去。小雨嚇得尖叫連連,可一個少女哪里斗得過壯漢?
陳某動手,想來強的。可村子太近,他害怕有人經過,就沒成功。于是他把小雨塞回車,開向水塘邊的小路。
車不斷顛簸著,小雨從嚇傻的狀態中逐漸清醒過來。車一停,她就立刻跳了下去,沿著水塘拼了命地跑。
陳某急了,立刻下車追了上去。沒想到,小雨跑得太急,腳下一滑,掉進了水里。她不會游泳,手腳慌亂撲騰,滿臉絕望。
陳某愣了一下,下意識折了根樹枝想拉她。但試了幾次,小雨都抓不住。這時他突然改變了主意:救上來,自己不就完了?
最終,惡念占據了上風。于是他掄起樹枝,開始瘋狂砸小雨的頭,不讓小雨靠近岸邊。一下接一下,小雨逐漸失去了動靜,水面也平靜下來。
陳某喘著氣,把尸體拖到岸邊,營造小雨失足溺水的假象,然后頭也不回地騎車走了。
小雨媽媽第二天一醒來,就發現閨女不見了。她扯著嗓子,滿村大喊女兒的名字,卻杳無音信。最終,她報了警。
五天后的7月30日,一個村民在池塘邊干活,看見水邊有東西。走近一看,發現了小雨的尸體,立刻嚇得腿軟,趕忙回去報信。
這時的小雨在水里已經泡了五天,早已面目全非。母親盯著那件熟悉的衣服,哭喊道:“是我閨女!”警察聞訊趕來,啟動DNA鑒定,很快也確認了身份。
可笑的是,陳某還以為自己偽裝得天衣無縫,這幾天照常干活喝酒,營造“事不關己”的假象。
可警方絲毫沒被影響——現場的三輪車痕跡明顯,跡象直指陳某。沒幾天,他就在酒桌上吹牛時被抓。
法庭上,他的律師堅稱:強暴自始至終都沒成功,屬于未遂;而殺人是間接故意,加上陳某態度陳懇配合自首,要求法院輕判。
最終,在今年的1月15日,駐馬店中院判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理由是陳某有從輕情節。
可這結果,誰服氣?
小雨媽媽當場癱倒,哭著要求繼續上訴。
網友也瞬間炸鍋:“強暴未遂是沒干成,不是不想干!拿樹枝砸死人還叫間接故意?這樣的惡棍都不槍斃!”也有人懷疑:“難道是鈔能力的作用?”
是的,小雨死了,陳某還能活兩年。這判決的確讓人憋屈。
強暴未遂、間接故意,這些專業詞語聽起來雖然有道理,可畢竟一條命沒了,家屬的悲痛和訴求就可以淡化?
法律講證據,講條例,但也得講人心。
陳某的罪惡清清楚楚,判個死緩,的確說不太通。量刑不能只看罪犯說了啥做了啥,也得看看受害者失去了啥。
說白了,司法,也應該站在受害者的叫角度,重塑量刑依據。
里有有三:
一、彌補情感和正義的缺失、避免家屬過激
小雨沒了,她一家子的未來也沒了。陳某的死緩,仿佛在說她的命不值得一換一。情感正義從來都不是小事,它是人心最基本的期盼。
受害者的傷深一點,量刑就得考慮重一點。不能讓家屬覺得,親人白死,惡人憑什么還能喘氣。
遇到悲傷過度的家屬,因為不滿,也去報復社會,最終形成惡性擴張,那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只有多考慮受害者,才能嚴防此類現象。
二、維持法律權威
網友這次的怒火不是瞎鬧,是失望。
陳某這種惡棍不立刻處理,誰還信法律能保護大家?公眾信任是司法的根基。死緩一判,根基也就晃了。
得讓大家看到,法律是有力量的,是能站出來給大家撐腰的。嚴判陳某,才能讓老百姓安心,才能維持法律權威。
這信任,太重要。
三、遏制犯罪蔓延
陳某的誘騙殺人,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放他一馬,不就等于等于告訴其他壞人: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完事還能繼續享受一段“美好年華”,絕對不虧!
這絕對說不通,無論何種犯罪,都得付出代價,而且代價得重。
這樣才能警告所有人:犯罪,你沒退路。
這兩天還有件窩火的事——
一個93歲老漢,性侵未成年幼女,判了15年。可看守所說他生活不能自理,以收不了為由,讓法院直批“監外執行”。
也就是說,只要不跑出縣城,每天打個卡,他就照常過自己的滋潤日子。
這老家伙臉皮厚,不在乎。可受害女孩呢?她家人呢?
這么判,別的糟老頭會不會覺得犯罪也沒啥后果,蠢蠢欲動?
他有勁干壞事,卻沒勁坐牢,這理由太過離譜。
要我說,司法就得硬起來。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條文,它得有溫度,有力量,得讓好人安心、壞人膽裂。
93歲老漢性侵幼女卻逍遙法外,小雨案再輕判下去,還怎么服眾?
是時候改變了,讓量刑多點人味兒,多點硬氣!
公平正義,不能只掛在嘴上,更得落在刀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