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推出《新年新氣象 奮斗正當時》系列,聚焦東莞干字當頭,加速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為中國科技發展跑出新春“加速度”。
就在這座全國唯一、全球第四座脈沖式散裂中子源的周圍,一所新興高校悄然登場,它就是香港城市大學(東莞)。
僅從校名就能夠得知,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是東莞市政府等內地機構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建成的辦學機構。在此之前,我國就已經擁有上海紐約大學、昆山杜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多個中外合作辦學(含內地和港澳合作辦學)項目。
這些項目當前建設情況良好,辦學前景優越,已經受到了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和熱捧。其中不少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已經能夠比肩雙一流,甚至是國內頂尖的C9高校。可見,我國當前對此類合作辦學的項目,已經擁有了全面的實踐經驗和辦學基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已經成為考生報考合辦高校的又一頂尖新選擇。
而所謂“青出于藍”,建設時間較短的港城莞,因何能夠在國內眾多已經具備廣泛、長期和深度建設優勢的合辦高校之中脫穎而出,首屆招生就迎來“開門紅”呢?
分析發現,香港城市大學(東莞)與香港城市大學深入合作,質量兼顧的多項實質舉措,直接支撐了該校在高水平考生和家長之間的美譽度和認同感。
據悉,香港城市大學(東莞)背靠享譽國際的頂尖港校——香港城市大學。港城大位列全球62位、亞洲第10,與內地高校比較來看,實力和認可度等方面完全能夠比肩內地C9。
當前,港城莞也已經將港城大的優勢學科全面引入該校,轉化形成了自身極具影響力和突出建設實力的專業體系。具體來看,能源與動力工程、智能制造、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這些全面對口國際一流、實踐所需、行業前沿的專業,加之香港城市大學相關學科的深厚辦學實力和質量,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自然如虎添翼。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港城莞雖然擁有深度融合的中國香港高校辦學背景但該校學子也需要同時著重關注在內地產業場景下的實踐能力。在這一方面,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也早已為學子們做好了打算。
地處松山湖科學城,身邊不僅有全國唯一、全球第四座脈沖式散裂中子源、廣東省材料實驗室等一批大裝置、大平臺,以華為公司為龍頭的千億級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集群更是已經與港城莞“親密接觸”。這樣獨特的區位優勢,學生的多元化實習機會勢必得到保障。
綜上以上,深厚背景和資源加持于一身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無疑能夠吸引更多優質生源,成為高水平考生的重要報考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