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世紀之交,闇亭寺的一位僧人與世長辭,享年90歲。這位僧人法號馨揚,看起來是一個遠離世俗的得道之人,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老人有著多么傳奇的人生經歷。
他的前半生,戎馬倥傯投身于革命,是紅軍的高級干部,胸藏百萬刀兵,當過閩贛省蘇維埃主席;他的后半生,孜孜以求奉獻于國家,紅軍高級干部為什么出家當了和尚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馨揚法師楊道明的故事。
1929年,革命的熊熊烈火席卷了江西興國的大地,楊道明在這一年也參加了革命。1930,已成為蘇區的興國遭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圍剿,楊道明一家慘遭波及。
原本好端端的家被徹底毀掉了,父親被迫投塘,母親被打傷后因無錢醫治身亡,長兄被槍殺,次兄被迫出家為僧,兩個嫂嫂和楊道明的妻子被返鄉團抓走后賣給了外鄉地主。
家破人亡的境遇讓楊道明無限悲苦,也激發了他無窮的革命斗志。
楊道明在革命隊伍中表現得非常積極,1930年7月加入共青團組織。1931年1月,楊道明擔任荷嶺鄉少共書記,2月國民黨對蘇區進行了第二次“圍剿”,楊道明帶領廣大群眾踴躍支援前線。當時,全縣平均兩個半人中就有一人參軍,婚喪嫁娶、栽種收割也全部停止,男女老少都英勇頑強地挑槍、搶糧、送傷員……一直堅持到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2年是對楊道明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由于他的積極肯干、謙虛務實,他在這一年4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當選為永豐區蘇維埃政府主席。不久后,楊道明又被委任為興國縣蘇維埃勞動部、縣模范師師部秘書等職,1933年9月,楊道明當選為縣蘇維埃第11任主席。1933年12月,楊道明當選為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內務部部長。
1934年5月,楊道明奉調中央內務部任副部長,主持中央內務部工作,多次參加由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召集的會議,一起討論研究擴紅、經濟、土地和生產、教育等問題。
1934年8月,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閩贛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斗爭,決定選派一名干部到閩贛省擔任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他們想到了楊道明。
那一年,楊道明只有25歲,他因為自己過于年輕覺得不能勝任,打起了退堂鼓,毛澤東主席親自與楊道明談話,稱贊楊道明是一個實干的同志,勉勵他大膽工作,在工作中鍛煉,在斗爭中提高。
到達閩贛省以后,楊道明發現,由于第一、二次反“圍剿”的勝利,黨內出現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革命根據地大搞肅反擴大化,使大批黨的好干部、紅軍優秀指戰員遭到迫害甚至被誤殺。楊道明立刻采取措施,到任第三天就撤掉省肅反委員會主任,并規定以后凡殺人要有確鑿證據,并需經肅反委員會全部5個領導成員審查簽字,從此閩贛省的亂象得以制止。
1934年11月,國民黨五十師9000余人對閩贛蘇區實行大“圍剿”,閩贛省蘇區只有寧化、清流、歸化三個縣,當時物資很緊缺,火柴、食鹽、煤油等都無從購買。身為省蘇維埃主席,楊道明堅持和一般干部一樣的生活待遇,吃的菜不見油水,伙食費少得可憐,但大家革命熱情高漲,團結起來爭取共渡難關。
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加之時任省軍區司令的宋清泉指揮不當,戰局對我軍非常不利。國民黨軍攻占清流后,楊道明率領省級機關及軍區傷病員撤離寧化,最終不得已打起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
1935年1月,鐘循仁任閩贛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強敵圍攻,我軍斗爭環境愈發惡劣。當年5月,省軍區司令員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參謀長徐江漢等人竟然串通一氣,叛變投敵。
宋清泉等人于深夜將部隊帶到仙游投敵,駐地只剩下省委工作團和少數武裝,被敵人的保安團重重包圍。全體同志浴血奮戰,20多人犧牲,10多人被捕,楊道明、鐘循仁、陳長青等9人因隱蔽在大森林里幸免于難。
然而,楊道明等人所藏身的紫山早已被敵人圍得水泄不通。
大家商量后,決定趁著夜色突圍。當晚,幾人摸黑來到玉湖,準備渡船過大樟溪。由于人多船小,只能分兩批渡河。可在第二批人渡河時,溪邊一座國民黨民團碉堡里的敵人發現了他們并開槍射擊。
兩名同志腿部受傷,幸得當地老百姓搭救,隱蔽在山上治療。剩下的7人沖出去,隱蔽在玉湖到東坡之間的一座大山里,幾天后又轉移到月洲山上隱蔽,然后從月洲再到小白杜。
陳長青等人決定回到贛東北,楊道明和鐘循仁兩人則認為,他們是興國縣有名的共產黨干部,不能回家。兩人與陳長青等人告別,分開活動。
為了安全起見,在紫山突圍之后,楊道明化名謝長生,鐘循仁化名黃家法,一路往永泰西面走去。
兩人覺得,在身無分文、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無論借宿或是要飯都會引來懷疑猜測,不妨投奔寺廟暫住再做打算。就這樣他們先到了九座寺,又由寺里的妙智法師介紹到了永泰與尤溪交界的闇亭寺。
1935年5月20日,楊道明與鐘循仁來到闇亭寺。主持品香法師感覺二人氣質不尋常,不肯收留,二人再三懇求才得以留在寺院,并于同年8月2日出家,得法號“馨揚”,過上了與青燈古佛相伴的日子。
出家后,擔心暴露自己的身份,楊道明整日沉默寡言,基本不與外人接觸。品香法師去世后,寺里的妙玄法師當了主持。1939年,妙玄法師也去世了,眾僧人見楊道明老成持重,胸有城府,就將他推上了主持的位置。
楊道明出家后,曾有一次機會重新聯系上組織。1943年8月的一天,閩中兩名地下黨來到闇亭寺。當時楊道明臥病在床,未及深談。等察覺對方身份后,兩人已經離開了。
自此之后,楊道明再難以聯系上黨組織。
1944年,活動在永泰一帶的土匪搶劫闇亭寺,不僅掠奪財物,更將楊道明綁在一棵杉樹上,并向其連開三槍后揚長而去。所幸,三槍均未打到致命處,后來楊道明掙扎著咬斷繩索逃回寺內,并于次日被往醫院治療。解放后,他才將左手被打斷的筋接上并開刀取出子彈。
1945年,永泰縣警察局捕風捉影,將全縣參加過紅軍的可疑之人抓進監獄,楊道明被指控為游擊隊教練,并被逮捕押往福清。先后經歷七次審訊,楊道明只承認當過兩年紅軍,其它指控由于他早已更名為謝長生且家破人亡毫無線索,最后警察局只好以不起訴而結案。
然而,楊道明卻因此也經歷了一年的牢獄之災。1946年6月,在永泰、福州、仙游佛教界的聯名擔保下,楊道明被釋放。
楊道明被抓后,一起出家的鐘循仁逃離了闇亭寺,在外面多個寺廟避難,逃脫了敵人的毒手,1949年7月方,他重回到永泰闇亭寺。此后,直到1981年4月去世為止,鐘循仁從未向外人透露自己的身世。
1949年,得知新中國成立消息的楊道明心潮澎湃。
他想起毛主席在1934年說過的話,“反’圍剿’斗爭是長期的,也是艱苦的,15年把紅旗插遍全國!”現在這個偉大的預言實現了。
15年前,楊道明參加革命,為的就是迎來解放的一天,他迫切地想寫封信給中央領導,想再見見當年并肩作戰的伙伴,然而,高高提起的筆又重重放下。
閩贛蘇區化為烏有,自己難辭其咎,而且身處佛門,早與黨失去了聯絡。革命成功前寸功未建,革命勝利了就去找黨組織,于情于理在楊道明心里都說不通。
于是,他決定將往事深埋,選擇另一種方式報效祖國的方式。楊道明在寺廟周圍開荒種植,每年向國家交售多余糧食1000多斤,支援祖國建設。有空時,他義務幫助寺廟所在地的鄉政府抄抄寫寫,得到了當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1978年,楊道明已經年近古稀。這時,省、地、縣專門派人來調查楊道明的歷史問題。經過調查,得出公正結論:1930年至1935年,楊道明投身革命,做出貢獻,之后離開革命隊伍,信仰佛教,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成為永泰縣宗教界較有名望的人物。隨后,楊道明開始擔任省政協委員、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顧問,永泰縣政協常委和縣佛教協會會長等職務。
楊道明沒有辜負黨和國家的信任,他大力宣傳貫徹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積極組織僧尼參加生產勞動,實現了闇亭寺糧、油、柴、香燭的自給,闇亭寺兩次被省佛教協會評為先進生產單位。
在楊道明的帶領下,教徒堅持自力更生,發動群眾共投資22萬余元,對闇亭寺、重光寺、方廣巖、仙佛寺等寺廟進行修復、擴建、重建、改建、塑像等,使這些寺廟煥然一新,成為旅游觀光勝地。
楊道明還慷慨于慈善事業,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的錢,投入到寺廟建設和公益事業中,先后修建了蓋洋鄉赤嶺至闇亭寺公路、長慶鎮能仁寺至闇亭寺道路,還為當地村莊捐資修路、建橋、建校,發動佛教界賑災救困。
1986年底,福州云集了許多曾在福建參加革命斗爭的老紅軍,他們是被邀請參加《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和《中共閩粵贛邊區黨史》征審會的,原江蘇省軍區政委、開國少將鐘國楚將軍也來了。他在會上追憶勝利的歡樂,也再品失利的苦楚,不過更令他高興的消息是:當年早已宣稱被擊斃的楊道明竟然還活著。
于是,年近八旬的老將軍不顧舟車勞頓,帶著隨身醫生和氧氣包,堅持要與楊道明見上一面。
鐘國楚與楊道明很快見面了。戰爭年代,他們雖同在閩贛省委,可殘酷的環境卻無法令當初的二人無緣相識。但兩人見面后,卻親切得猶如闊別重逢的戰友。四只手緊緊握在一起,他們從今天談到過去,從江西談到福建,從革命的高潮談到革命的低谷,從為國捐軀的烈士談到叛變革命的叛徒……
楊道明的話語中透露著后來沒有為革命盡全力的遺憾,他只希望在有限的余生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為祖國、為群眾多做貢獻。
鐘國楚安慰楊道明說,他的選擇都是當時形勢逼迫的,他希望楊道明在佛教事業上有所貢獻、有所創新,還有爭取長壽,為人民多做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