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上周的推文和大家分享了“打坐”,今天是上一期的續集,來講講我練習“觀照”的體悟。和上周的宗旨一樣,如果看不懂或者發現和自己練習的不一樣,也不用糾結,我只是分享一些很私人的感受,不提供任何指導與建議~就當為這方面感興趣的同學拓展一下視野啦。
先來講個前情提要。在此之前,有個疑問已經困擾我大半年了。我之前一直認為,修行=打坐+誦讀+完成各種日課,積累到一定量之后,“啪”一下到了某個級別;再繼續做這個級別的功課,攢夠了再到下個級別……就像小學升學考試完讀初中,中考完讀高中,高考完讀大學一樣。24年10月去五臺山的時候,丁老師明確地告訴我“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我肯定就會問:“既然這個不對,什么才是對的呢?”老師說,“真正的修行在柴米油鹽,在你每天怎樣對待眼前的每一個人。”
這句話聽起來平平無奇,理解起來實在抽象。根據過去受教育的經歷+人生經驗積累,我自然會理解為,多經歷事就是刷經驗值嘛,見過的世面越多、經歷的事情越多,那么下次遇到類似情形的時候,就不會大驚小怪了,做類似的事更加得心應手,看啥現象都覺得正常。
但是問題又來了——可修行的目標并不是成為一個“有經驗的人”啊。于是我思來想去,又過了幾個月,第二個階段,我把老師這句話解讀為“修行就是在生活中覺察每一個起心動念”。怎么覺察?覺察什么?什么樣的起心動念?其實當時還是沒有想清楚。
我在最近的兩個月終于理悟了這個答案,并且找老師確認,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哎媽呀,激動到熱淚盈眶了。走到這個階段,學習太不容易啦,錯了老師會告訴你錯了,但對的是啥?要自己悟。我悟到的答案是什么,我們放到這篇文章的最后再講,因為我認為這個“悟”的過程比那兩句話更重要。沒有自己體悟的過程,就像我聽到“修行就在柴米油鹽”一樣,仿佛字面意思看懂了,其實只停留在表面。
這個“悟”的過程看起來是“迫不得已”,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了。
最近兩個月多,我幾乎是7*24h不間斷地在面對各種疼痛,即使去了醫院,醫生也只是很慈祥地告訴我,忍忍吧,大家這個階段都是這樣忍過來的。
一般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靠自己”的時期,都會“被迫”激發出無限潛力。我去年就剛剛經歷過,當時遇到一個有些棘手的情況,原本有兩位這方面的老師可以幫助我,以前我只要一遇到那種情形,我就會找她們二人之一。但非常不湊巧的是,那段時間她倆都有別的安排,我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上。靠著自己摸索,慢雖慢了些,最終也給解決了。這件事給了我極大的自信與鼓舞,我發現其實自己的力量遠比想象中要強。
“本自具足”,我們生來就什么都有,可是心理上卻時常感覺到匱乏、想要依靠別人。這件事讓我對“我們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有了一些更加具象的理解。
回到兩個月前,我忍了一個星期之后,發現我真的沒辦法再忍受這種寢食難安的疼痛一丁點了,仿佛一眼望不到邊。生存質量也太差了,我得做些什么。
我想起夢老有一句話叫“有覺覺痛,無痛痛覺”。我個人理解,這種練習要達到的境界是:身體和意識分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你疼你的,反正我感覺不到。”我曾經在打坐的時候偶然進入過這樣的境界,不過次數比較少,就是一連坐上幾個小時也感覺不到腿的酸麻、感覺不到饑餓。但只要心一散亂,從那個境界里面拽出來了,馬上覺得肚子都要餓扁了、腿也要斷了。
我曾經試著練習過“有覺覺痛,無痛痛覺”,從沒成功過。為啥呢?因為有退路啊。比如以前姨媽痛,我想練習,但是有條退路叫“吃粒布洛芬過倆小時就不痛了”,每次都好疼啊放棄吧。感冒發燒了難受,想要嘗試練習,有一條退路叫“吃粒退燒藥很快就不難受了”,又放棄。上一期推文也說了,我現在無法長時間坐立,很難像之前一樣通過打坐給自己“充電”或者屏蔽不舒服的感受。
不能用藥,無法緩解,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把我逼迫到了一種境地:要么練習,要么忍著。
老師建議我讀《修行》這本書,其中有一些內容是講“觀照”的,于是我開始嘗試按照這些方法來練習。
這種“觀照”的方式與我之前學“打坐”的要領,有兩個很大的區別:其一是,打坐是靜態的,人要靜坐在一個地方,而觀照可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進行。其二是,打坐的要訣主要在關注呼吸,意識散亂就拉回到呼吸上,而觀照可以“念念去觀照”,就是生起啥念頭/感受,就跟著去觀這個念,到哪里就觀到哪里。
舉例,我感覺到脊柱的疼痛,從尾椎骨到頸椎每一節都像被掰開一樣。就把念住在其中的一個點上,觀察那個痛是什么樣的。是放射狀的?是針刺一樣的?還是鈍器敲擊的那種痛感?再往深走,觀這個痛的形狀、范圍,還有周邊肌肉的反應。就好像有一雙眼睛能夠穿透皮肉,直接看到疼痛的那個組織、看到你關于疼痛所有的起心動念一樣。念一旦安住不動搖,過一會兒,疼痛就會自己消失了。是不是很神奇?
念頭散亂了,不用拉回來,念飄到哪里,就跟著去觀到哪里。念在哪里,心就安住在哪里。
不過它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不觀了,疼痛馬上就又回來了。而且也不是一看就不疼,是要觀到很深,一層層下去,到一個點上的時候才會不疼。(要是一觀就不疼,當年我也不至于經常放棄吃布洛芬)
我就這樣,為了緩解疼痛,以一種近乎于閉關的性質,每天被“按頭”做大量的這種練習。
目前我集中練習兩個月的成果是,意識和身體可以分離20%了。這個怎么理解,我來舉個例子。比如以前,我身體一不舒服,馬上狀態就掉下來,會心情煩躁、甚至沖身邊人發脾氣,好一點的情況是啥都不想干,對所有人愛答不理。也沒辦法做出正常的決策。也就是說,我的“原始配置”中,身體的感受和意識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身體的狀態決定整個人的狀態。
現在大部分時間是“蔫雖蔫矣,能量還是穩定的”,目前這個級別的疼痛已經不太能左右我的情緒和思想了。說20%而不是更高是因為,我對于現在每天習以為常的慢痛,已經逐漸可以通過觀照來緩解甚至局部屏蔽,但如果有突如其來尖銳的疼痛,還是會炸裂一下。而且我還遠沒有到“識外無境”的程度。
我發覺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相當于完全停下了過去31年的生活節奏,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去適應,對人的心性是非常大的提升。從一開始不接受,覺得“為什么別人不會這樣,就我這樣”;到有些許焦慮,覺得自己最近無法工作沒有創造價值,盡管親朋們都在安慰我“你正在做一件非常偉大且了不起的事啦”,我也完全聽不進去;到找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法子,比如看書、聽聽講座;再到接納這個狀態,并且把它當成一個新的修行道場。
前幾天看到宗薩的一段話,對我很有啟發:如果你沒有真正體會到痛苦,這種人實際上是被寵壞的人。沒有這種痛苦的感覺,你就不可能對輪回有不舒適的感覺,因為你沒有相當的參考點來對照這種輪回里的不舒適。
我感覺這種苦很難被別人感同身受。大家會出于好心,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各種建議,其實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還要分出一些心力去回應這些“好心”。還有一些人,有經歷過相同的時期,但不會有同樣的感受,于是會否定掉這些有感受的群體,認為這些感受是“矯情”,甚至認為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事實上,任何人的苦,其他人都很難感同身受。所以我沒有任何的埋怨,只是覺得,自己只是暫時虛弱,等到這個時期過去,我一定要給予別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人文關懷。可能在別人眼里無足輕重的一件事,在當事人眼里卻是過不去的坎兒。
因為我體驗過苦,所以能夠看見他人的苦,也想幫助別人離開這些苦。
這段經歷讓我比以往有了多一點點的慈悲心。
還有,看到了更多的“無常”。從本質上來說,疼痛只是一種覺知錯誤。是因為我把覺受看得太真實了,意識總是和覺受粘合在一起,才會覺得疼痛難以放手。假如疼痛是真實的,那么疼痛就會獨立存在、恒常不變,做任何措施都無法緩解。我現在還是凡夫,在顛倒夢想,所以會把它當真。
對世界的真相從“理悟”到“體悟”,又往前邁出了一小步。
回到文章開頭留下的那個問題:“真正的修行在柴米油鹽”,怎么修?我悟到的(并且經過老師確認的)是,其一,經典不是拿來過口刷誦讀次數的,經典是指導原則,誦讀經典是為了提醒自己行為規范。每時每刻對照經典,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符合經典里所教授的原則。其二,觀照每一個當下。誦讀的時候心不散亂,走路的時候觀照走路,吃飯的時候觀照吃飯,開會的時候觀照說話和思考,開心的時候觀照因和開心,難過的時候觀照難過的感受、難過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念念觀照,時時刻刻都在修行。
我們下周四14:00見~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