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帥中,年少有為的人非常多,比如最年輕的元帥林帥、最年輕的大將許光達,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肖華等等。其中最傳奇的人就是肖華,他13歲的時候就加入了紅軍,而且父母都是早期的黨員,都為了革命而獻出了生命。
肖華的家鄉就是土地改革時期非常有名的興國縣,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參加了革命。其實在他11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參加了興國暴動,不過在兩年之后才正式加入紅軍。他還專門去了毛主席創辦的“土地革命干部訓練班”學習,成為了年齡最小的學員。當時毛主席就很看好肖華,說他以后一定能成為司令員。
此后肖華一直在擔任政治委員,從基層的政委一步步干到營政委、團政委,多次指揮部隊挫敗反動派的進攻。隨著蔣介石出動的兵力越來越多,我軍也開始了擴軍計劃,于是就把紅軍里15歲到18之間的青少年放在一起,組成了少共國際師。當時選定的師長是陳光,而肖華就是第二任政治委員,這個時候的肖華只有17歲。
長征開始之后,肖華先后擔任過紅一軍團組織部長和二師政治委員。當時紅一軍團在林帥的帶領下是紅軍最強的一支軍隊,一直承擔著開路先鋒的任務。而在各場關鍵戰斗中,比如強渡烏江,四渡赤水等等,都有肖華的身影。除了戰斗的任務之外,肖華還要承擔籌集物資的任務,讓紅一軍團的戰士不要因為戰斗之外的因素而犧牲。
紅軍抵達陜北之后,肖華投身到了紅軍的建設工作當中。在全面抗日開始之后,肖華擔任115師的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關戰斗。之后肖華又擔任了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成為了八路軍中最年輕的司令員。
解放戰爭爆發之后,肖華又擔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當時這個地方魚龍混雜,不僅有殘余的日偽勢力,還有不少土匪。肖華消滅了這里的日偽殘余,還干掉了兩萬個土匪,把和平還給了當地的百姓。
在接下來的東北戰場上的戰斗中,也都有肖華的身影,比如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新開嶺戰役等等。其中遼沈戰役最值得一提,他在此期間成功策反了滇軍將領曾澤生,為解放長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春解放之后,沈陽很快也被解放,東北的戰事就基本上結束了。此后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肖華擔任13兵團政委,地位同樣非常高。
考慮到肖華在革命生涯中做出的巨大貢獻,肖華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了57位上將中最年輕的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