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期,AI領域成為國運級的轉折點,自動駕駛、智能座艙、800V高壓平臺等前沿科技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高階智駕又是我們日常出行中,最直觀且容易感知到位的科技體現。
2月10日,比亞迪在“天神之眼”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宣布開啟“全民智駕”,一口氣發了21款智駕版車型,最便宜的智駕海鷗——只要7.88萬。
全球車企競速之下,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發布會上,更是擲地有聲地主張“好技術,就應該人人可享!”
然而,在眾多友商祝福與用戶肯定中,卻有一些非常規手段的競爭開始顯現,輿論戰和信息戰成為新的戰場,水軍刷評、惡意差評、虛假爆料等惡意營銷手段逐漸浮出水面。
比亞迪這場發布會結束沒多久,就有友商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了“智能駕駛不是兒戲”、“智能駕駛不是一場秀”等等觀點。雖然一句沒提,但網友一看就知道矛頭直指比亞迪。
更有意思的是2月12日的一篇,名為《堅守智駕品質,共筑安全出行》的文章。
文中先是表明觀點,“唯有將技術沉淀與場景驗證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智能駕駛的價值閉環。”
接著,宣傳起自家,是在智能駕駛領域持續深耕,始終將用戶價值置于首位,是很務實的車企。
然后話鋒一轉,開始說市場中存在值得警惕的現象:
“部分企業為追逐短期熱度,將尚未成熟的技術倉促包裝為‘全系標配智能駕駛’,甚至模糊技術邊界進行概念營銷。這種核心技術依賴外部拼湊,重營銷輕實質的短期行為,不僅令消費者對技術邊界產生認知混亂,更可能因系統可靠性不足埋下隱患。”
最有意思的是,這篇看起來是公正客觀的行業討論稿件,在文章的最后標注了“本文為廣告信息”,并且附上了一張友商的車型配圖。
也就是說,某些友商投了一篇商業廣告,陰陽怪氣了一波“全系標配智能駕駛”的車企。一時間,同樣標題的內容,在全網擴散開來。
業內人士一看就知道,這是在暗指剛剛開啟“全民智駕”的比亞迪嘛。
其實,車企之間互相競爭,本是商業上的正常行為,但這種商業競爭,更多的應該是在技術上的比拼,而不是在陰陽怪氣的營銷。
中國人講究行勝于言,中國車企誰的智能駕駛厲害,是跑出來的,是消費者通過實踐選出來的,而不是嘴炮出來的。
比亞迪的萬億市值,也是一步步漲起來的,而不是吹牛炒概念炒出來的。
如今,全球車企競速之下,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智能化,是當下行業的主流趨勢,智駕更是有望成為中國汽車的又一張新名片。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汽車行業正站在十字路口。
表面的繁榮與暗地的較量,折射出行業轉型期的陣痛與迷茫,但無論如何,創新與誠信始終是企業立足之本。
唯有堅持正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穩致遠。展望未來,汽車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用戶體驗和品牌價值,那些能夠堅守商業道德底線,以創新驅動發展的企業,終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引領行業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希望車企們少點“嘴炮陰陽”,多點實干,才能讓“中國智駕”真正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