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為了革命,大多數人都是很小就離開了家鄉。而在革命成功之后,也不得不為了國家建設而四處漂泊,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對父母有一種愧疚感,以至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在死后能回到父母的身邊,為父母盡孝。
但想實現這個愿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盡管很多開國將帥都在晚年的時候表達過類似的意愿,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都沒能實現這個愿望。尤其是在建國之后提倡火化,就讓這個愿望的實現變得更加渺茫了。
不過有一位名將卻實現了這個愿望,這個人就是許世友。
在1985年元旦的時候,許世友給中央寫了一封信,說自己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如今已經沒有牽掛,唯一的愿望就是就將身體保存完整,埋葬在母親的墳前,這樣也算是生前盡忠死后盡孝。
但此時已經實行火葬制度很多年,許世友的要求顯然違背了政策,所以中央領導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把這封信直接上報給了鄧小平。
鄧小平當時也很糾結,但在猶豫再三之后,他還是批準了許世友的請求。因為許世友土葬是毛主席批準過的。但是鄧小平同時也強調了,全國只有一個許世友,不能再有下一個許世友。
于是乎,許世友就變成了開國將帥中唯一一個實行土葬的人,真正實現了死后陪在父母身邊的愿望。
而就在許世友提出這個請求的同一年,許世友就在南京離開了人世,這一天是1985年10月22日。幾天之后,一輛簡單的靈車帶著許世友回到了他的家鄉。整場葬禮非常簡單,沒有鞭炮,沒有哀樂,也沒有留下任何照片和錄像,為整個葬禮反而添加了很多神秘感。
后來王震曾來瞻仰許世友的陵墓,他回憶許世友的一生,說許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馬生涯中,經歷了九死一生,立下了無數戰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也只有他才能享受鄧小平同志簽的特殊通行證,這是特殊中的特殊。
在離開許世友的陵墓之前,王震幽默且略帶遺憾地說道,他們這批老骨頭,誰也不可能像許世友一樣領到這種特殊的通行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