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8歲登基,在位長達61年之久,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當然這跟康熙年僅8歲登基也有關系,正因為康熙在位時間長,所以其后宮妃嬪數量自然便多,是大清12帝中后宮妃嬪數量最多的。自康熙二年到康熙五年間包衣出身的榮妃馬佳氏、惠妃那拉氏侍奉在康熙身邊開始,一直到康熙晚年幾位民間漢女入宮,康熙有史料記載的妃嬪便有85位之多。
只是這些妃嬪,跟乾隆后宮妃嬪不一樣,大多位份都比較低,位份在嬪以下的便有56位之多。
乾隆跟皇祖一樣,后宮也有很多民間漢女出身的妃嬪,但乾隆很“大方”,給她們的位份都比較高:
雍正五年以侍妾格格(也就是使女)身份侍奉在乾隆身邊的陳氏,其夫君登基時被封為常在,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去世這年其被進封為婉嬪,在嬪位四十六年后被晉封為婉妃,新帝嘉慶帝在嘉慶六年將其晉封為婉貴妃;
雍正五年以侍妾格格身份侍奉在乾隆身邊的蘇氏,乾隆登基時便封為嬪,乾隆二年晉封為純妃,乾隆十年晉封為純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病重時晉封為皇貴妃。
乾隆初年被送入宮的陸氏,初封為常在,乾隆十六年詔封為慶嬪,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慶妃,乾隆三十六年時被晉封為慶貴妃,嘉慶帝親政后將養母陸氏追封為慶恭皇貴妃。
乾隆三十一年入宮的陳氏,剛入宮時僅為常在,入宮二十八年后被晉封為芳嬪,嘉慶三年時被晉封為皇考芳妃
在這四位乾隆高階妃嬪中,只有純惠皇貴妃生下皇子公主,另外三位都無所出。但即便是如此仍舊被晉封為妃、貴妃甚至是皇貴妃。
而康熙的后妃便不同了,尤其是康熙朝中后期入宮的妃嬪,即便是生下皇子公主,大多也沒有正式的封號,只是被稱之為“庶妃”而已。
若說民間漢女出身,最終位份最高的后妃便是順懿密妃王氏了。
王氏在蘇州出生,是以蘇州織造李煦家族的身份入宮的(李煦的生母是康熙的乳母),十分得寵,先后為康熙生三位皇子(郡王胤禑、親王胤祿、胤衸)。康熙五十七年時正式冊封為密嬪。雍正登基后將其晉封為密妃,乾隆皇帝將其尊封為皇祖順懿密太妃。
王氏之后得寵的民間漢女便是高氏,高氏在康熙四十一年之前便入宮了,入宮后先后為康熙生下兩位皇子一位公主,但即便是如此康熙病逝前仍舊是沒有封號的庶妃;雍正登基后將其晉封為貴人,乾隆登基后將其晉封為嬪。
而高氏之后,最為得寵的民間漢女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穆嬪陳氏。陳氏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她不僅是康熙最后的寵妃,而且生下一位皇子被雍正當兒子養,甚至并未冊封為貝子、貝勒這些爵位,而是直接冊封為和碩親王。
這究竟是為何呢?
難道是因為陳氏入宮跟雍正帝有關?
非也非也!
陳氏出身蘇州,其父陳岐山雖出身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陳岐山從未入仕為官,或許是江南的富商,又或許是生活在蘇州的普通人家,只是一個樣貌出眾的女兒而已。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清朝的后宮妃嬪要么通過內務府主持的選秀入宮,要么通過外八旗選秀的方式入宮。并沒有直接挑選民間漢女的方式,便只有一種可能:
江南一帶的地方官員,向朝廷進獻的江南美女入宮。不過這些被進獻的江南美女并不一定會得到一國之君的寵愛,成為后妃。
乾隆在乾隆五十七年時蘇州制造的上諭中曾提到:
“從前康熙、雍正年間,內庭備有女樂。自朕臨御以來,并無其事。即乾隆三十年以前,內庭嬪御尚有由南方選進一、二人者,此二十余年來久無此事。……”
在康熙、雍正年間的時候,內廷都會有來自南方的女樂。而這些女樂,若是得到皇帝寵幸的話,便會成為嬪御(一般為低級妃嬪)。
也就是說陳氏,很可能便是江南官員進獻到后宮的女樂,因長相出眾而得到了康熙的寵幸。
按照陳氏生子以及得寵的時間來算的話,陳氏應當是在康熙五十年之后入宮的,最晚在康熙五十四年得寵。因為陳氏在康熙五十五年,生下了皇二十四子胤秘。
康熙五十五年時,康熙已經63歲,陳氏還能為其生下皇子,可想而知有多幸運,最起碼后半生有皇子可以傍身。
其實在胤秘之后,康熙還有一位皇子出身,只是這位皇子出身后不久便夭折了。
胤秘便成為康熙實際上最為年幼的皇子,對于老來得子的康熙而言,自然是對胤秘寵愛有加。
而陳氏雖然沒有“母憑子貴”得到正式的冊封,但有康熙格外的寵愛在,有胤秘在,想必其在后宮的日子應當是比較舒心的。
根據康熙晚年宮廷畫師馬國賢的回憶錄:
在康熙六十年時,康熙前往熱河行宮,在避暑山莊避暑。馬國賢無意間見到了一位妃嬪,這位妃嬪身披紅色的斗篷,頭上戴著的珠寶十分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女神。而在這位妃嬪的身邊,跪著一個5歲的男孩,正在跟她說話。在馬國賢的印象當中:這位妃嬪十分年輕、貌美。
康熙六十年時,五歲的皇子便只有胤秘。
而馬國賢看到的這位年輕貌美的妃嬪,便是陳氏。
而陳氏正因為這幾日身體有些不舒服,坐在湖邊呼吸新鮮的空氣,恰好被馬國賢看到了。
陳氏是康熙最年輕的后妃之一,也是康熙晚年最為寵愛的漢女妃嬪。
而且根據《清圣祖實錄》的記載,康熙六十年,康熙前往避暑山莊的時候一共帶了11位皇子,其中比較年幼的皇子:皇二十一年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都差不多在10歲左右,只有胤秘尚且只有5歲,如此年幼自然需要生母的照料。
馬國賢在回憶錄中還曾提到:若是后宮妃嬪身體不適的話,子女便會得到恩準陪伴生母左右或者能夠經常前去探望生母。胤秘之所以陪伴陳氏身邊,便是因為陳氏恰好身體不適的緣故。
雖然陳氏得寵,但是并沒有母憑子貴,被正式冊封位份,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逝陳氏仍舊是沒有封號的庶妃而已。
其實并非陳氏如此,比陳氏入宮還要早的高氏(高廷秀的女兒)、陳氏(陳玉卿的女兒)都為康熙生下皇子或者公主,都沒有被正式冊封。
康熙皇帝病逝后,雍正帝登基,雍正帝登基后便尊封各位皇考后妃:
生母德妃理所應當被尊為圣母皇太后
佟佳貴妃(孝懿仁皇后的妹妹,康熙朝后期實際上的后宮之主)晉封為佟佳皇貴妃;
和妃瓜爾佳氏(康熙中后期寵妃)晉封為貴妃;
定嬪萬琉哈氏晉封為定妃
密嬪王氏晉封為密妃
庶妃烏拉納喇氏晉封為通嬪
至于其他在康熙朝生育皇子但是沒有封號的庶妃,都晉封為貴人,而其中便包括陳氏,陳氏被晉封為了皇考白貴人。
“現在有曾生兄弟之母未經受封者,俱應封為貴人”
如此一來,陳氏便可以以貴人的身份在后宮頤養天年。
然而陳氏的身體素來不好,在雍正年間便病逝了。
關于陳氏病逝的時間有兩種說法:
《永憲錄》中記載,胤秘的生母貴人是在雍正五年十一月去世的。
而另一種說法是,陳氏是在雍正四年三月之前便病逝了。
根據史料的記載,在雍正四年三月時,便已經有總管太監在為陳氏傳送金棺而支取銀兩的記載。這說明陳氏在雍正四年三月之前便已經病逝了。只是在雍正五年九月末,榮妃馬佳氏與白貴人陳氏的寶頂才開始動土,雍正五年十二月初四,陳氏同榮妃一起下葬景陵妃園寢中。
也就是說,在陳氏被下葬時,其位份為白貴人,但為何我們將陳氏稱之為穆嬪呢?
這其實跟她所生的唯一的皇子也有關系:
胤秘是康熙所有長大成人的皇子中最為年幼的一個,比乾隆皇帝弘歷也要小五歲。也就是說雍正帝登基時胤秘尚且只有6歲而已,自然不會參與奪嫡之爭。而雍正對這個最年幼的弟弟也是十分寵愛,不僅為其安排師傅教其讀書,而且還讓康熙帝的宣妃(孝莊文皇后幼弟滿珠習禮的孫女)來撫養胤秘長大成人。
雍正四年陳氏病逝時,胤秘尚且只有11歲,好在由庶母宣妃照顧,還有皇兄雍正帝格外的寵愛,胤秘并沒有因失去生母而日子難過。
雍正九年時,胤秘已經16歲,雍正帝便給了幼弟一位差事,前往太廟行禮。
雍正十年時,雍正帝親自為幼弟挑選了一位出身貴族的女子為嫡福晉——內大臣見尚書烏雅海望的女兒烏雅氏。海望是副都御史兼內務府總管多畢的兒子、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族侄兒,若是按照輩分的話,胤秘的嫡福晉烏雅氏便是孝恭仁皇后的族孫女。
值得一提的是,烏雅氏十分得夫君寵愛,先后為胤秘生七個子女,其所生的唯一的嫡子弘暢降襲多羅諴郡王爵位。
雍正帝不僅為胤秘挑選一位出身很不錯的女子為嫡福晉,而且還下旨親自為其挑選婚期,可想而知雍正帝對幼弟的事情是處處上心。
此時的胤秘還是一個光頭阿哥,但是雍正帝下旨按照郡王的規格給烏雅氏的娘家準備恩賞。
可見此時的雍正帝已經有了將胤秘冊封為郡王的打算,像胤秘生母的出身,胤秘一開始被封為輔國公、鎮國公、貝子都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胤秘并沒有在朝中成為雍正帝的左膀右臂。
若是胤秘能被直接冊封為郡王的話,便是雍正帝對幼弟極大地恩寵。
然而胤秘成婚的次年,雍正帝下旨將胤秘直接冊封為親王——和碩碩諴親王。理由是:胤秘數年來在宮中讀書,頗有進步,讓雍正帝很是滿意,著將其晉封為親王。
“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賦性和平,素為皇考之所鐘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喜悅,著封親王”
在大清,由光頭阿哥直接晉封為親王的少之又少,更何況還是由皇兄直接晉封,而非父皇。
咸豐帝登基后,將六弟奕?直接冊封為和碩恭親王。咸豐帝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道光帝留下的遺詔,道光帝留下兩份遺詔,一份遺詔中皇四子奕詝為嗣皇帝,另一位遺詔中便將將六子封為和碩親王。而康熙從未在遺詔中提到將幼子胤祕直接冊封為親王,只是提到了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弘皙。雍正能夠心甘情愿地將幼弟直接冊封為親王,可想而知對幼弟有多偏愛。
要知道比胤秘年長幾歲的幾位兄長,爵位都不高:
雍正二十三弟胤祁,雍正八年被封為鎮國公;
雍正二十二弟胤祜,雍正八年被封為固山貝子;
雍正二十一弟胤禧,雍正八年被封為固山貝子;
雍正二十弟胤祎,雍正八年被晉封為貝勒
而雍正十一年,胤秘被晉封為和碩諴親王。而且還是同雍正兩位已經成年的皇子一起晉封,這兩位皇子分別是:皇四子弘歷封為和碩寶親王,皇五子弘晝封為和碩和親王。
能夠跟這兩位皇子一起晉封,可見雍正當真是將胤秘當成兒子一樣,將其撫養長大。
看著胤秘能夠長大成人,而且書讀得好,雍正便十分高興。
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三日,此時在位的皇帝已經是乾隆皇帝,按照輩分的話乾隆要稱呼胤祕為叔叔。乾隆下旨為和親王與諴親王行正式冊封禮,并且分封府邸。雖然胤秘是乾隆的叔叔,但畢竟小乾隆5歲,乾隆對這位比自己小的叔叔還是十分重視,這年十月便派了兩位翰林前往諴親王府邸做胤秘的老師。這年十一月,乾隆下旨將胤秘的生母陳氏追封為穆嬪。
在康熙的后妃中,很少有去世多年后再被晉封位份的。
像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是由敏妃直接追封為皇貴妃,章佳氏能得如此是因為雍正帝其中其子胤祥的緣故。而乾隆追封陳氏為穆嬪,其實也是看在胤祕的面子上,畢竟胤秘已經是和碩親王,其生母仍舊是一個小小的貴人,著實“委屈了”。
胤秘在侄兒乾隆皇帝的厚待下,得以安穩度過余生,活到了乾隆三十八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