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援助我國的全蘇械師,只有3個參了戰,1953年后期入朝參戰16軍是唯一一個全蘇式裝備,主力師是配備蘇式炮兵團,
步兵師(大約9000-11000人)編制:
師部成立野戰醫院,建立后勤處。增加了各種車輛及手推車運輸連、擔架連。各團有擔架連。
師部(200人),特務營(718人),衛生營(180人),
工兵營(420人),通訊營(235人),
運輸大隊(860人),各種車輛615輛。
1個師3個步兵團:
1個步兵團:約1600-1800人,
1個炮營,下轄120迫擊炮連(4門120迫擊炮或4門化學迫擊炮)以馬匹馱載。
12.7高射機槍連(9挺)57無后坐力炮連(4門)
1個步兵營共約450-500人,
1個營部,3個步兵連,
1個機炮連,1個迫擊炮排,配備81毫米或82毫米迫擊炮3門,包括2個重機槍排,配備重機槍6挺,
火箭筒4具。
1個步兵連約120-150人:1個連部排,1個炊事班,
3個步兵排,1個迫擊炮排,
一個連的重活力有60毫米迫擊炮3門, 9挺輕機槍。
1個步兵排約40-50人 3個班,
1個步兵班12人,1-3支PPSh41沖鋒槍,蘇式M1891/30型“莫辛.納甘”步槍
師屬炮兵團(1100人)編制:團部(150人),汽車連(180人),勤務連(120人),炮兵營(316人)18門122mm榴彈炮,高炮營18門37mm×2高射炮。反坦克炮連12門85mm反坦克炮,
步兵武器除保留60迫擊炮和化學迫擊炮外,全部換成蘇式武器。
彈藥基數:
手槍-24發 步槍-80發 沖鋒槍-150發
輕機槍- 500發 重機槍-1000發
60迫擊炮-30發 82 、81迫擊炮-40發
90毫米火箭筒-10發
122火炮-50發 85毫米加農炮-80發
37mm×2高射炮-120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