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除了首頁時間流和側欄的精選展位,少數派 Matrix 社區還有很多優秀內容因條件所限無法得到有效曝光。我們希望通過 Matrix 周報欄目,將更多社區內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現給大家。
一派熱議
在第 195 期一派討論《 2024 踩過的數碼產品「坑」有哪些? 》中,共有 863 名派友熱情參與,十分感謝!
任大喵:由于消費能力實在有限買數碼產品都是買二手,所以倒是真沒遇到啥坑
蟬心:感覺少數派可以每月出個二手交易帖,hhh
一般會社員:我來說一個產品思路逆天的產品 ——Lightning 接口的有線藍牙耳機。
家人還在用 L 口的 iPhone,需要一個 L 口的有線耳機,于是在京東上找了一款價格不高的。插上后發現聲音還是從手機揚聲器中發出的,心想果然便宜沒好貨,這種便宜耳機怎么可能過了 MFi 認證。
然后。我就在包裝盒你找到了一張說明,紙上赫然寫著插上后進入手機藍牙設置進行連接,我突然明白了這個耳機的工作原理:Lightning 接口只是從手機取電,聲音是通過藍牙傳輸的,這樣就避開了 MFi 認證,廠家的思路真的是清奇。
天宇妹妹:我也來分享一個磁吸充電寶的坑,黑鯊 5000 毫安磁吸充電寶。當時看到尺寸和重量實在是太心動了,8.2mm 厚、108g 重,雖然容量小點但是不重不大能磁吸,想著也是著實方便了不少。
但沒想到他最大的問題,是充!電!太!慢!(無線充)慢到什么程度呢?我邊用邊充甚至還會掉電況且還一個勁兒發熱。之前也是用過 Anker 的磁吸充電寶,人家也發熱,但起碼能充進去電。黑鯊的這款就像開盲盒,邊用邊充肯定是掉電的,只不過比不充掉得慢一點;充的時候鎖屏,也不一定能充多快,有的時候半小時只能充 10%。
l_m:我賣掉了 Kindle scribe, 索尼 nw-a35,所以這倆是坑。接下來要買 iPad mini 7,是不是坑有待觀察
Rickyke:看到評論區有幾個提到 iPhone 使用無線充電寶體驗不好的派友,我很疑惑為什么一定要執著于無線磁吸充電寶?(非挑釁,純純好奇)
我個人的情況是每一代新 iPhone 出來都會關注充電博主評測 iPhone 能否壓住無線散熱不佳帶來的降頻進一步導致充電體驗不佳,很遺憾似乎 iPhone 至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為了給自己的 13 mini 帶來優雅便攜極致輕薄的外接電源方案我用的是這種膠囊充電寶,每個電池廠基本都有不需要買 anker 的。自帶充電線(頭),價格百元上下,重量 100g 以內,25w 足夠適配絕大多數快充方案,容量足夠充一次。我很難想到比這個更便宜,更便攜,或者說更優雅的方案。即使和 13 mini 搭配也很跟手,宛如一個相機手柄。
我愛達喀爾:想買的數碼產品放購物車,一周后再看,不想買了,沒有坑。
Asturiasyuan:Find X8 Pro,完全不清楚 Pro 的意義,除了原生 6 倍焦段和體驗不好的快門,別的體驗和 Find X8 拉不開差距。周邊配置被同一家公司定位更低的產品吊打。最后換成了 Find X8,多花 1000 + 的 Pro 給家里人了。
Yosef:24 年對自己手機需求不清晰,想用小手機從 iPhone 12 Pro Max 換成了 iPhone 15;被小米 14u 拍照吸引更換,又忍受不了澎湃 OS 的 bug;更換成網上人氣很高的三星 S24 Ultra,最終忍受不了三星的國內生態,會轉到 iPhone 16 Pro Max。兜兜轉轉發現,自己最終的宿命還是蘋果
Glen:Insta360 X3,不能說是采坑。
先聊聊為啥買: 每次帶娃出門,要帶一大堆東西,相機都懶得帶出去。 想記錄下和娃一起玩的過程。 以往拍的視頻中主要在拍娃。 偶然一次和朋友出門,他給我一組視頻,有我和娃的互動,不需要任何刻意,統統拍下來。
雖然畫質不如 5 年前的手機拍攝,但重要的是拍下來了。
所以買了一臺玩,和朋友登山,漿板,飛拉達,相當于隨身攜帶一個低畫質攝影師,或者低畫質無人機。 它可以懸停在懸崖外給我拍照,可以飛到 3 米空中給我錄視頻。
拍到的全景照片可以上傳到 insta 的平臺然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全景視頻可以上傳到抖音,讓朋友用手機看,那感覺還是挺新奇的。
但不推薦大部分人購買。
生成的數據非常龐大,一張照片 200m+,256G 的卡能拍 2 個多小時視頻。 你需要一臺性能不錯的電腦,把全景視頻渲染成自己需要的橫版或豎版的常規視頻。 你最少需要花費 3-5 小時學習全景視頻剪輯和拍攝技巧。
防水性能和抗造能力不如 GoPro,DJI Action ,因為兩面攝像頭都是凸起,每次用的時候得小心翼翼,保護鏡會嚴重影響效果,裸奔是效果最好的。(本來畫質就夠差了,再來一個保護鏡真的夠了)
貼了保護鏡,入水再出來可能有水霧。滑雪時可能有水霧。
Levinson:用過蘋果官方的 MagSafe Battery Pack,發熱大,穩不住手機電量,充電還需要 Lighting 線,體驗很一般,用了幾次就吃灰了。其他的無線磁吸充電寶也受限于 iPhone 非常不夠用的散熱,半天也充不進去多少。
后來也就和群友們達成共識,充電寶還是有線的好。快,便宜,但是就是掛尿袋有點不爽。
所以當我看到這款愛否出品的輕如 NEXTAIR 雙模磁吸充電寶的時候,不禁又想給這種形態的玩意最后一次機會。直播間下單,送了一根 C2C 超短線,一根 C2L 短線(超短的 C2L 還在研發中,承諾出來了會送首發用戶一根)。
這款充電寶是無按鍵的,設置更改需要通過藍牙連接,在微信小程序里調整:
無線充電的開關(不關的話,其實插上線也是優先有線模式的)
三檔充電速度調節(舒適、平衡、快充)
其他小功能開關
除了在小程序里看電量,充電寶底部也有四個燈來顯示大概的電量,而且用了類似 AirPods 耳機的動作感應技術,拿起來的時候就會自動亮起。
外殼類似 iPhone 一代的拼色設計,左上角還有個小孔,據說是注塑孔,還能顯示充電寶有沒有進過水,真的不是攝像頭!外殼上還有個大大的 125Wh 的標識,應該是考慮機場安檢時方便安檢人員核實充電寶的瓦時數有沒有超標。
用下來開小功率擋時發熱確實小(是充電寶,不是手機,只有一點點溫),握持手感好,但是它依然只是解決了能充進去的問題,而沒有解決充電速度的問題。比起有線充電的快速補能,它在不咋發熱的擋位下的充電速度注定了你還是需要一直吸著一塊不算輕的電池墜褲兜。
一個月后:送的超短線很容易壞,找客服換過一次之后還是一個星期就壞了,放棄。可能超短線都有這個毛病,我另外一根海貝思的 13cm 的短線也一年左右就壞了。
最后一次機會給了,磁吸充電寶還是沒有能抓住,再見!
HarryQin:特洛克,純純網紅牌子了吧,我是為了外觀買的。 Lightning 線不到半年開始斷觸,問客服居然讓我出換貨運費。 充電頭有滋滋的電流聲, 我對他家產品質量沒任何信心了。
lh:小米 15,拍照預覽框畫質極差,底下小白條適配極差,第三方 app 動畫手勢字體 UI 比 iOS 差遠了,控制中心自定義程度很低。
不隔山:(部分)國產機械鍵盤的「二把刀 Mac 模式」—— Fn 鍵只是鍵盤自身固件的功能鍵,完全不支持 macOS 系統的 Fn 功能。 Mac 模式 F 區鎖死多媒體鍵,必須按它的 Fn 才能 F1~F12。 占用一個開關。
還好有 Hammerspoon ??
BluesGhost:PS VR2 大法老韭菜了,除了機器還虧進去了個生化危機 8 和地平線山之呼喚,除了 GT7 有比較好的應用場景(但我沒有搭模擬器的硬件),其他游戲個人感覺基本是還在獵奇的階段,玩了 3 次,就骨折賣了。
小蘇:小米手機(現在的所有手機)。由于我是從蘋果換到小米 15 Pro,倒真的沒有感覺手機卡頓之類的問題。但是對比蘋果,小米的手機系統的很多細節問題確實比不上蘋果,不太影響使用,但是就是不舒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小米現在不能解 BL 鎖(解鎖要求極高,被戲稱小米考公),我就是沖著解速刷機來的,不能接鎖我為什么還要用小米?除了續航,你有什么比蘋果好?
Kevin_matr:富士 X-Pro 2:主要是沖著顏值和混合旁軸入手,拿到手發現 EVF / 屏幕 / 成片完全是三個觀感也是給我氣笑了。拍照時無法確定的成片的效果 --- 這可能就是富士對于膠片的傳承吧
盈通 RX6650XT 顯卡:有嘯叫的問題,鼠標移動和滾動滾輪會有滋滋聲。風扇比較差,高轉速時候的高頻噪音很折磨耳朵,目前只能是把風扇轉速壓到最低在用。估計年后會換一張 N 卡,有派友知道嘯叫控制比較好的卡可以推薦下
羅技 M720 鼠標:不知道羅技的低端鼠標是不是涂層都比較差,用了一年之后就開始出現比較嚴重的打油,每天去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擦鼠標
噼哩啪啦砰:今年必須吐槽追覓,自己買了 H12 重度使用,剛一過保就壞了。 H12 用了大半年覺得拖地體驗還是完爆傳統拖布的,就給爸媽買了 H12 Pro,保修是今年 1 月 10 號過的,機器是今年 1 月 15 號壞的。
目前我自己換了添可,準備給爸媽也換一臺,雖然不一定能比肩現服役 9 年的戴森 V8,但希望至少能用個 5 年吧。
李璇瑋:安克磁吸充電寶 A1642。買了半年沒怎么用過,去年 7 月去一趟西藏,上了海拔 4000 它直接高反了。回來后就給全額退了。
Monolith:剛才思考了半天,突然想到了一個,把我糟心壞了的東西。
給我家貓買的自動喂水機,寵有引力。小米上一代就不說了吧,更是天崩廢物,之前 23 年十一還是什么時候出門,恰好壞了不出水,App 上也沒有任何提示就是不上水,回家看到小貓憔悴樣給我心疼壞了。
寵有的飲水機也有幾個致命的缺點:
各部分零件設計的沒有合理的接合固定邏輯,實際很松散,已經被我家貓拆開幾十次了,拆開肯定就無了,最重的凈水箱都給你弄下來,實際因為設計的過于 " 散 ",直接扒倒了。
頂部按鍵區沒有設計任何的遮蓋或防誤觸,多次小貓自己折騰出換水以及換水配置。
污水箱設計的太小了,且仍然沒有結實的結構,結構導致污水箱會被我家貓拆開喝臟水!設計的太小及現有設計導致經常滴滴的報警污水箱滿了。
我個人觀察續航也不穩定,有一次充滿一周多一點,沒電了。
我因此增加了許多垃圾配件維持其使用:彈力綁帶 / 扎帶,固定水盆、污水箱、凈水箱;抽水泵,酒桶,用來抽臟水讓我不用一兩天一倒臟水(可能因為貓自己會觸發換水,但這頻率我買它意義何在呢,且臟水滿了就無法換水了);加熱墊,讓在這寒冷無暖氣的南方小貓能更愛喝水一些。
我屬實放棄了,已經租好市中心的房子,搬家和貓住一起(因剛找到工作分居 ing),來手動添水吧。
kkkkkkkk:最虧的事是我轉轉 2900 買了個 12+256 的一加 12,這價格當時都能收個成色好的 16+512,問題是我根本沒想著去收
Vincent_Asobi:XBOX Series S 最虧的機器
Sutie:圖便宜買了一個二手藍牙耳放,東西挺好,但是到了幾天面板就壞了,還好商家人好,給修了,但是一來一回發現和買全新也沒差多少。
Wynne_:其實也不算坑。2024 年買過的最佳數碼產品應該算是 OPPO Find X7 了。作為備用機,使用頻率完全超過自己之前的設定,它跟我手里的 iPhone 現在已經分不清主次關系了。但讓我最難受的一點,必須要說一下,就是「曲面屏」。
之前早就聽說很多博主講過,曲面屏用起來很容易誤觸。我這第一次用曲面屏,確實感受到了。不光容易誤觸,想貼鋼化膜沒法貼,總之曲面屏用著體驗不佳。
少數派 22309963:Sony WH1000-XM5,強迫癥慎入,頭梁與耳罩之間有額外的轉軸會導致總是戴歪,音質降噪還可以通透一坨,最后還是入了 AirPods Max
Plankton:仔細回想了一下整個 2024 年其實沒踩什么大坑,要說比較后悔的可能是索尼 Inzone M9II 顯示器。
當初是沖著高刷 4K HDR 顯示器去的,那時候市面上 27 寸 4K,色彩和 HDR 還看的過去的,挑挑揀揀選了個索尼,也比較相信它家的色彩調教,實體使用下來也的確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非常不錯。
問題不是出在這個顯示器本身,而是..... 雙十一買的它,這才沒過幾個月,ROG 出了一款 27 寸 OLED 4K 顯示器,它就是我當初最理想的 4K 顯示器,可惜去年雙十一的時候還沒有這種配置的,妥協之后買了 M9II,沒想到才過了三個月,理想顯示器就已經出現了。
譜雪:機械革命游戲本,吵得我耳鳴
Ertosyn:華為智能眼鏡 2,非華為手機使用下來非常容易斷聯,由于是藍牙連接模式所以經常會發生一整天一個電話都沒接到的情況,更害怕社死了
Jechen:W&P 的磁吸充電頭,標價快一百了,做工很一般。想著出門少帶一根線,但是實際體驗不理想,一是充電功率低了,二是磁吸吸不住,三是雙口的做工很一般線插進去不是很貼合。還是老實用原裝罷了。
數碼產品最吸引眼球的往往是功能,但是容易忽略質量,網購不如線下實際體驗,所以需要謹慎再謹慎。
2025 年暫時沒有種草什么,希望 Apple Intelligence 快點落地,不然去年最坑的可能要換成 iPhone 16 系列了。
作者的新玩意
為了讓作者的投稿盡快與廣大讀者見面,我們調整了《新玩意》欄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現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續會遷移至本欄目。投稿渠道與獎勵方式仍與以往完全一致,詳情參見文末。我們相信新鮮火熱出爐的分享更能贏得大家的喜愛,也歡迎廣大讀者朋友們踴躍投稿。
▍陳慎Charo:歐樂B薄荷牙線
購入渠道:淘寶
參考價格:20 元 / 個(打折滿減購入價格更低)
前段時間因為牙周炎,又開始關注牙齒健康問題。于是把很久以前買的歐樂 B 微蠟牙線用完了,恰逢雙十一,就想著換一種新的牙線試試,給每天的清潔任務賦予一點新鮮感。
很小巧一只
以前用的歐樂 B 微蠟牙線是各種便利店的經典款了,也是我的入門牙線,小巧便攜,非常好取用,能輕松伸進牙縫帶出殘渣。所以以前牙周炎嚴重時,我一下子買了好多個,當時似乎還沒有其他款式的牙線。而這款新的薄荷牙線確實做了不少優化。外觀上牙線盒做成了方形,比微蠟牙線的圓形更加小巧不占空間,比一盒牙線棒更是小了不少,旅行出差毫無壓力。薄荷綠色的外殼也給人一種清新的感受。牙線長度只有 40m,老款的微蠟牙線則是 50m,少了 10m。不過一盒牙線可以用好幾個月,少了 10m 在更換頻率上也沒太大影響。
比牙線棒盒子小多了
牙線盒的蓋子變大了不少,但主要是考慮到內部做了可視化透明設計,這樣打開蓋子可以看到牙線還剩余多少,避免了以前不透明包裝導致用到最后只能拉出一小段的尷尬場面。拉出的牙線如果太短,清潔幾個牙縫就要再拉一段,所以每次都要拉出 30cm 左右才夠用。這也是我不太用牙線棒的原因。雖然牙線棒自帶手柄,使用時容易掌握力度和角度,但牙線棒僅有非常短的一段清潔線,反復清潔之后就容易將一個牙縫的殘渣污漬帶進其他牙縫。相比之下,牙線則可以每次都使用干凈的另一段去清潔下一個牙縫。而且牙線棒相對更硬,對于脆弱容易出血的牙齦來說,牙線是更加柔和的選擇。
透明可視化設計和很寬的清潔面
薄荷牙線的線體本身比微蠟牙線更寬,這是我覺得這款最大的優點,因為這樣能更容易伸入牙縫,對牙齦就更友好,并且較寬的面可以更好帶出殘渣,更適合因為牙周炎導致牙齦萎縮牙縫略大的情況。不過因為更寬了,有一次手快沒切好導致了牙線劈叉,切斷時要略微注意下。
至于薄荷味,我倒覺得是可有可無的優化,畢竟用起來就幾分鐘,并起不到清新口腔的作用。不過這種薄荷味的刺激性并不像牙膏或者漱口水那么強,它的薄荷味道相當柔和,甚至帶一點甜味。
祝大家都能保持口腔健康。
▍東眠的熊:小米 BE7000路由器
入手渠道:拼多多百億補貼
入手價格:652 元
自從生了娃,家里各種小型智能設備就在不斷增加,譬如加濕器、小夜燈、溫濕度傳感器、無線開關等等,我習慣通過米家自動化讓這些設備聯動起來,解決抱娃時騰不出手的問題。
不過隨著智能設備的增加,家里那臺服役五年多的小米 AX1800 路由器明顯有些不堪重負,網絡中斷的情況時有發生,即使設置了凌晨自動重啟,一周也會有兩三次突然斷網,需要手動重啟之后才能恢復。
為此,我決定趁著快遞停發前升級一下路由器,避免過年時手忙腳亂地處理網絡問題。
考慮到米家生態和預算,進入備選名單的是小米 BE6500 Pro 和小米 BE7000 這兩款路由器。從性價比上來說,便宜 100 元的 BE6500 Pro 更勝一籌,在同樣滿足家庭需求的情況下,還多了一個內置的中樞網關,可惜我之前已經購入了中樞網關和多模網關,這一優勢對我來說反而成了雞肋。
而小米 BE7000 在參數上更能打,2.2Ghz 四個滿血 2.5G 網口、1G 的內存、三頻合一等功能可以滿足日后我對家里 NAS 設備等升級的需要,還有一個 USB3.0 接口可以充當輕 NAS,對我來說算是一步到位的選擇。
順帶一提,拼多多這次百億補貼買的路由器竟然是用京東物流從官方倉發貨的
開箱之后,BE7000 的尺寸對我來說確實有點出乎意料,七根天線分布在 40cm 長的機身上,從視覺上給了我一種信號拉滿的安全感。
包裝里除了機身外只有電源適配器和一根網線,機器的接口和天線都有塑封。
路由器的安裝設置都很簡單,配合小米 WIFI app 和米家不到兩分鐘就可以搞定。設置完成后先用手機嘗試了一下 NFC 聯網,隨后簡單測了個速:
從 WiFi6 到 WiFi7 的升級體驗確實明顯,無論是剛開始的測速還是后續的下載,實際速度都比原先提升了 30%-50%,帶寬終于能接近跑滿了。
對米家智能生態用戶而言,換小米路由器時,最優雅方便的還是智能家居的無感接入。不用挨個重新設置,在新路由器上線的五分鐘內,家里絕大部分智能家居都順利上線,這一點著實便利。
但例外出現在家里的兩臺小愛音箱上,無論是低配的小愛音箱萬能遙控版,還是早期旗艦款的小愛音箱 Pro,都不支持自動連接,按鍵重置了一遍才重新聯網。
目前使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家里智能設備掉線、斷網的情況基本沒有再發生,手機倒是在一次卡頓后從 WiFi7 的信號顯示變成了 WiFi6,不過使用體驗上沒有太大差異,網速依然比使用上一臺路由器時要快速且穩定。家里長輩也反饋智能電視的觀看體驗好了不少,快進視頻幾乎不需要再等待了。至于這臺路由器的更多功能和玩法,要留待后續慢慢探索了。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獲取 Matrix 社區寫作權限并簽署 Matrix 共創計劃 ;
在少數派獨家發布一篇文章,在標題中標注「新玩意」前綴;
用至少 800 字介紹產品,并配上 2-3 張產品的實拍圖片;
在網站個人信息中補充支付寶賬號。
成功入選本欄目還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紅包」。如果你有興趣參與,就趕緊來稿吧!
作者:Matrix機器人
責編:路中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