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主聯軍在林彪、羅榮桓的領導下,于1947年5月對駐扎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開展了強烈的夏季打擊。
在我軍猛烈的打擊之下,國民黨部隊節節敗退,不久,我軍以勇猛,快速之勢包圍了南滿重鎮梅河口。
梅河口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國民黨為了能夠阻擋我軍開辟東北戰場,杜聿明不但在梅河口設重兵把守,而且下了死命令,要死守梅河口,要與梅河口共存亡。派來守護梅河口的是滇軍60軍第184師。
共產黨的軍隊歷來對俘虜是寬大處理,但這次重困梅河口后,林彪確下了一道超乎尋常的命令,要求戰斗打響以后,要全殲國民黨184師,不許他們投降。
林彪這一命令既不符合我軍對待俘虜的政策,又有悖于人類的良知。待我們了解了184師的歷史,你也就理解林彪的良苦用心。
184師是一個地方軍隊,它隸屬于60軍,雖然在臺兒莊戰役中取得了驚人的戰果,但并不受蔣介石的待見。蔣介石不但不獎勵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勇士,反而想設計借日本人之手除掉這支部隊。導致在戰場中184師損失慘重。
抗戰剛結束不久,蔣介石便暗中授意杜聿明設計將184師頭領龍云治罪后軟禁在重慶。然后將184師整編后調往東北戰場當炮飛。之后,蔣介石又派親信到184師內部兼管重要職位,時刻掌控184師。
1946年5月,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解放軍在東北開展了對敵作戰的強大攻勢。前敵指揮將軍韓先楚很清楚滇軍184師與蔣介石的矛盾,想借此機會采取攻心策略,收編184師。
在林彪的指揮下,韓先楚帶重兵殺向了184師,經過強大的火力打擊,加之政治攻心,5月30日,敵方將領潘朔瑞帶師部及一個團總計2700人放下武器,棄暗投明,歸降我軍。
對于這些歸降人員,林彪對其非常看重,為了表示對這些深明大義,臨陣歸降人員的尊重,我軍將其原編制保留,取名“民主同盟軍”。
在生活上對184師的照顧也高于我軍,大米、蔬菜優先供應,日常生活用品更是特殊照顧。
然而,我軍的各種特殊照顧并沒有喚醒184師中每個人的善良之心,他們不但不感謝人民軍隊的給予的特殊照顧之恩,反而成天大吵大鬧,甚至賭博,抽毒、嫖妓女。
1946年10月30日,由于國民黨進攻的勢力過猛,我軍決定放棄通化,轉移臨江。在轉移途中184師發生了叛變,有一半以上人員逃離了部隊。這次184師的叛變對我軍造成很大的傷害,對政治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
184師叛變逃離后,大部分都被國民黨軍重新收編,重建后仍以184師作為新編建制。
聰明的杜聿明非常清楚184師投降又反叛是軍中大忌,在作戰中他們對這樣的部隊絕不會再講仁慈,所以他把死守梅河口的任務交給了184師。
杜聿明的預判一點沒錯,卻如他想,林彪戰前就下了死命令,為了預防184師戰中故伎重演,一旦開戰堅決徹底消滅,就是投降也不再接受。
184師的官兵也深知,他們只有死守才能保住性命,否則無路可走。
1947年5月26日,韓先楚帶領主力團,在炮火的掩護下與國民黨整編的184師展開了激烈的交戰。184師官兵自知沒有退路,只能死命的反抗。這場戰斗進行的異常慘烈,整個戰斗過程可以說是大炮加刺刀,槍戰加肉搏。
戰斗時間持續到28日下午,由于184師的拼死頑抗,我軍傷亡很大。但我軍官兵不怕犧牲,依然勇猛殺敵。最后,終將184師全部殲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