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軍猛將,三次被包圍三次都逃脫,是最后一支被殲滅的王牌軍
華東野戰軍成立于1947年2月,是解放軍的一支主力部隊,后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粟裕雖然是副司令員,但他的指揮能力超群,被稱為“戰神”,幾乎沒打過敗仗。
國軍將領中,能和粟裕交手的人太少了,但也不是沒有。在華野時期,粟裕就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三次被包圍卻三次都逃了出來,可見其能力之強。
他的能力也得到了主席的高度評價,稱他是“猛如虎狡如狐”,他叫做胡璉。雖然大部分國軍將領打仗都不行,但胡璉卻是個厲害的人物,都說“十個西北王,抵不上一個金門王”,西北王是胡宗南,金門王就是胡璉。
在黃埔軍校有“武有胡宗南”的說法,胡璉能抵十個胡宗南,說明他的能力確實強。胡璉是胡宗南的學弟,畢業于黃埔四期,要知道四期的名將如云,包括林老總、張靈甫等人。
從黃埔畢業后,胡璉進入陳誠的第18軍,剛開始只是個小兵,因為作戰勇猛,立下了很多戰功,最后他成為第18軍的軍長。
老蔣有5支王牌軍,其中第18軍的成立最早,立下的戰功最多,戰斗力最強,名將也最多,包括陳誠、高魁元、胡璉等人。
全面抗戰爆發后,石牌要塞保衛戰讓胡璉打出了名氣,為了確保勝利,他率先寫下了遺書,讓戰士們士氣高漲,雖然日軍的武器先進,但胡璉率部消滅了一千多日寇,取得了勝利。
戰后,老蔣授予胡璉青天白日勛章,并擢升為第18軍副軍長。1944年晉升為軍長,抗戰結束時率18軍在長沙接受日軍投降。
1946年,18軍整編為11師,胡璉擔任師長,是國軍的“救火隊長”,哪里需要就去哪兒。在山東戰場上,華野最大的敵人就是胡璉,曾3次集中優勢兵力圍殲,卻都讓他逃跑了。
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被華野圍困,老蔣派出所有將領,一定要救出張靈甫。然而華野建立了堅固的阻擊陣線,來支援的國軍部隊都被攔住了,直到整編74師被全殲。
隨后粟裕調動大軍包圍了胡璉,他覺察到了危險,率部突破了華野的包圍。隨后的南麻戰役,粟裕出動4個縱隊,對手是老蔣的4個整編師。
本來胡璉已經被包圍,但他的實力不俗,且有黃百韜的策應,想一次殲滅這個整編軍就不可能了,胡璉就趁勢突破了包圍。
1948年11月,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華野殲滅了黃維兵團,俘虜了兵團司令黃維。要知道,當時胡璉是第12兵團副司令,黃維都被俘了,他卻突破了包圍,可見其能力。
1950年初,第12兵團改為金門防衛軍,1952年10月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銜。他能多次逃脫,避免了被殲的命運,而且是老蔣“五大主力軍”最后一支被殲滅的王牌部隊,說胡璉是國軍“難得”的猛將,一點也不為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