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
1942年是抗戰最艱難的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對中國戰場展開了殘酷的掃蕩。11月,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專門坐飛機到煙臺,準備親自指揮一次大掃蕩。膠東半島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海路和華北地區的通道,是日軍重要的補給線。
許世友1928年參加紅軍,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擅長打硬仗,擔任膠東軍區司令后,多次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隨后岡村寧次派出2萬日軍,在大批偽軍的幫助下,把膠東地區的抗日根據地圍了起來。
為了完成這次掃蕩,岡村寧次出動了海陸空三軍,戰斗力十分強大,岡村寧次自鳴得意地說,只要被包圍了,八路軍就逃不掉了。
看過《地道戰》的都知道,鬼子掃蕩時,山東地區的抗日軍民采取“空室清野”的策略,把所有物資都藏起來,然后躲進地道里戰斗。日軍為了抓人,拉著軍犬到處聞,就是為了找到地道入口。
軍犬的嗅覺很靈敏,針對這一點,抗日軍民又想到了辦法,在洞口附近撒上辣椒、胡椒等調料,就能蓋住人的氣味,軍犬聞到后也會跑開。
日軍喜歡抓女人,女同志們就把頭發剪掉,不仔細看根本分不出男女。
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日偽軍對馬石山一帶開始收縮包圍。戰斗中,有一個團的八路軍成功突圍,不幸的是還有5百多名老弱婦孺被俘,最后被日軍殺害。許世友知道后怒不可遏,恨不得扒了日軍的皮。
不過,他不能和日軍硬碰硬,當時日軍的戰斗力還是很強,想要打贏日軍只能智取。在日軍的掃蕩中,西海區被日軍一點點蠶食。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抗日武裝經常偷襲日軍的據點,給日軍的打擊也不小。崮山村的據點修建了多座碉堡,還駐扎了一百多偽軍,經過偵察后決定從這里開始。派出了一個營在黑夜中悄悄摸進村子,等待了一天時間。
到了吃飯時間,偽軍們紛紛端起了飯碗,八路軍發動了進攻,不消5分鐘就殺進了據點。
偽軍們扔掉手中的飯碗,亂作一團,八路軍迅速解決了戰斗,占領了據點。進入12月后,日軍的動作慢了下來,許世友決定再次主動出擊,派出一個團,目標就是奪取旺遠。
旺遠在膠東軍區的補給線上,那里駐守了一個連的偽軍,一旦出現差錯,會威脅到我方的補給。許世友親自率部趁夜長途奔襲,這次的進攻十分順利,他手中的《三國》還沒翻幾頁,只聽轟隆一聲,就傳來戰報說打贏了。
主攻部隊是第16團,戰士們把自制的50斤炸藥扔進了十幾米高的碉堡里,敵人全部被炸死或砸死。日軍挖了很多深溝,灌入河水,企圖對根據地進行封鎖,然而許世友率領膠東軍民,從山上運土,把近500公里的深溝填平了,打破了日軍的封鎖。
除了挖地道,地雷戰也是膠東軍民的抗日手段之一,《地雷戰》中連環雷、子母雷、天女散花雷等,只要鬼子趕來,就要他們有來無回。
抗日軍民在日軍掃蕩的必經之路上提前埋上地雷,一步一雷,炸到鬼子害怕,拔腿就往回跑。
就這樣,膠東抗日根據地給予了日軍重創,挫敗了日軍的掃蕩計劃,為抗日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游擊戰,發展壯大人民抗日武裝,粉碎了日偽軍頻繁的“掃蕩”和蠶食,打得敵人心驚膽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