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少將軍長,因病未參加南昌起義,曾被老蔣通緝,后退出軍界
南昌起義的對我軍的意義重大,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起義的領導人是周恩來、朱老總、賀龍、劉伯承等人,都是元帥級別的人物。
南昌起義中,朱老總是第9軍副軍長,因為軍長生病了,錯過了起義,第9軍就由朱老總指揮,才有了南昌起義。
那第9軍的軍長是誰呢?他叫做韋杵,是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本來是沒機會上學的,幸好他的外公出錢,他才讀了書。參加革命時也得到了他外公的大力支持。
韋杵在學校讀書期間,接觸到了新思想,他就決定棄文從武,考入了云南講武堂,因此認識了朱老總。二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韋杵參加過蔡鍔領導的重九起義,推翻了清王朝對云南的統治,參加革命比較早,隨后他在滇軍中當兵,最開始是小兵,靠著戰功最后晉升為營長。
1915年12月,袁世凱復辟,全國各地發起了護國戰爭,韋杵率部北上,和北洋軍在四川打了一仗,戰功自然是少不了。由于作戰勇猛,經常受傷,以至于最后無法參加南昌起義。
北伐開始前,韋杵去了廣州,投靠了孫中山,被任命為第3軍的一名團長。1927年,老蔣發動反革命政變,看到了老蔣的獨裁,韋杵是十分反感的。
當時,韋杵官居第9軍軍長,原本計劃率領第9軍參加南昌起義,誰知道行動前突然就生病了,只能在后方休養,將第9軍的指揮權交于朱老總。
起義打響后,國民黨進行了瘋狂的鎮壓,起義失敗了。韋杵雖然沒有參加南昌起義,但第9軍畢竟是他的部隊,所以失去了老蔣的信任,被派往蘇區圍剿。
韋杵不想和紅軍作戰,經常是出工不出力,做做樣子。沒多久,老蔣就將撤了他的軍職,給了他一個沒有實權的虛職。
后來因支持“福建人民政府”而被老蔣通緝,為躲避追殺,化名趙善成從上海回到貴州望謨。1936年,龍云任命韋杵為云南“剿匪”軍第2路總指揮部軍訓處少將處長。
抗戰時,韋杵是國民黨軍新編第12師副師長兼第2旅旅長,參加過鄂南戰役,不久后返回昆明負責軍事訓練工作,培養軍事人才。
1946年退出軍界,1950年擔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年后去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