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柒柒 編輯|馬桶
前幾天,一條抖音視頻火了,視頻中,后排乘客幾拳砸在網約車司機“梅溪湖飛行員”的頭上,口里叫囂著:“你想挨打是吧?!”接著又是兩拳,“動你何解!”
幾分鐘前,這名乘客點著煙上車,司機提醒:“把煙丟咖,車上不能抽煙。”
“才點的呢。”乘客沒有掐滅煙的意思。
“車上不能抽煙,后背都貼了,等下別的乘客會投訴。”司機堅持。
“你是何解啰,抽根煙箇多空話。”
“你要抽煙就下去抽。”
雙方還沒多言語幾句,乘客的爆脾氣一下就上來了,出現了開頭打人的畫面。當然留言中有不少人認為司機的調子也高了點,要乘客莫抽煙,卻連“請”或“麻煩你”這樣的詞都沒有。
司機報警后,第二天,乘客來道歉,并賠了一萬二千塊錢。司機在第二條視頻中說:“我絕對不會停下整治這種冇素質乘客的腳步。”
這是長沙這座城市在禁煙文明進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在長沙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叼著香煙的行人,餐館、網吧、KTV等場所煙霧繚繞的場景更是屢見不鮮。以前我們習以為常,受不了也只是避開,而現在民眾的認知,觀念的水位在變化,以前不是問題的問題,開始變成問題——吸煙有害健康是共識,不想在公共場所吸入二手煙,是一個人基本的健康權益。
#當控煙令照進現實
不久前,演員徐嬌在長沙某餐廳勸阻吸煙沒用,對方還把煙頭摁在她的飯碗里,視頻沖上熱搜,引發網友辣評“長沙,一座無論在哪都會受到二手煙攻擊的城市”,許多長沙本地人也看不下去,開始發聲。
△無視禁煙標識,隨意抽煙的食客;長沙青少年宮樓道抽煙的家長 圖源:網絡
2019年5月1日,《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禁止在交通工具和禁止吸煙的室內公共場所吸煙,違反者將被處以50-200元的罰款。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對吸煙行為未予以勸阻的,將被處以2000元罰款。此后,長沙逐步推進禁煙工作,2021年啟動無煙單位創建工作。
當控煙令照進現實,這是一場文明與陋習的拉鋸戰,健康與自由的博弈,也是一場關乎城市文明進程的考驗。
湘菜館里,一扇推拉門將大包間一分為二,一側,八九個中年男人左手煙右手酒,稱兄道弟,推杯換盞,吞云吐霧地正熱鬧,突然中間的推拉門被拉開,旁邊一桌的妹子過來好聲好氣地說:“我們這邊有細伢子,可以麻煩不抽煙不。”
靠門的男人滿不在意地說:“箇有么子啰。我們細時候不下(ha5,都的意思)是箇樣范長大的。”
“回長沙一下高鐵,就覺得整個城市彌漫著煙味,”90后長沙妹陀莉莉在廣州工作了五六年后,對比感受明顯,在長沙去醫院都能聞到煙味,“我有肺結節,搞不好就是肺癌早期,是不能聞二手煙的,現在我基本不考慮回長沙發展了。”
圖片來源:網絡
過年回長沙,在電梯里遇到抽煙的,她也不太會出聲阻止,怕一個妹子會吃虧,在她看來,會在公共場所抽煙,不顧及別人的人,素質應該不高,說了也不一定會聽。
△電梯里基本會張貼禁煙標識,但總有素質低的人
“平時會注意在室內和有小孩的地方主動不抽煙,至少會問一句可不可以抽煙。”有著十幾年煙齡的宇伢子說,長沙很多餐廳標配煙灰缸,禁煙氛圍并不算濃。
外出飲食店的吸煙區設置在餐廳門口區域,老板痞子介紹,“我們店內是不讓抽煙的,大家基本都能接受,沒有那種霸蠻要抽的。”最初合伙人內部對店內是否禁煙有過分歧,但分析過數據后發現,他們店的客群主要是年輕人,女性占了差不多60%,便決定了做無煙餐廳。
△左圖:店內張貼的禁煙標識;右圖:社區在群里對餐廳老板做禁煙宣介
在走訪中,某家市中心的足浴店,當詢問是否可以抽煙,服務員回復可以。
北邊的一家日料店,店內張貼了禁煙標識,店員答復只有你們這桌客人時可以抽,店內有其他客人是不能抽煙的。
某電競館老板直言:"不讓抽煙?那不如直接關門!"
位于北辰的中信銀行大廈在一樓大廳設置了醒目的“無煙大廈”宣傳,泊富大廈寫字樓的進門口,早幾年也就已經立起了“無煙大廈”的提示牌。
曾有員工在中信銀行大廈里偷偷抽煙,結果很快被發現,并罰款一萬元。
△中信銀行大樓里“無煙大廈”的宣傳牌
#公共場所禁煙面臨諸多問題:文明與陋習
“檳榔配煙,法力無邊”的街頭俚語,解放西酒吧街的"煙酒社交法則"——遞煙是破冰,敬酒是誠意,拒絕就是不給面子,不合群,這都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長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要是給一個三四十歲的長沙男人開煙,他擺手說不抽煙,對方會很意外。”從北京回長沙已五年的長沙伢子王利覺得這本不應該是件意外的事,抽煙就是不文明的表現,危害個人健康也影響他人。在北京,他認識的不少人出于健康考慮都開始戒煙,但在長沙,煙民的數量還是很大。
以前在北京時,抽煙的同事們通常上一個小時班后,跑到樓梯間抽煙,其實也是種休息,王利覺得這樣挺好的。在香港甚至更嚴格,要到大樓下的指定吸煙區抽煙,電影《春嬌與志明》的男女主角就是這樣認識相戀的。
△在香港街頭,必須找到圖片上這種頂部帶煙灰缸的橙色垃圾桶,才可以在旁邊抽煙,否則被環境保護署的人抓到,將罰款3000HKD,亂扔煙頭,罰款1500HKD。圖源:網絡
“在長沙,要是領導抽煙,那基本大家會直接在辦公室里抽煙。”
圖片來源:網絡
禁煙餐廳“進強天婦羅”日料店的老板強哥說,店內曾發生過個別客人在榻榻米房間用餐時,偷偷抽煙還邊嚼檳榔,服務員在上菜時,提醒制止無用,被對方全程污言穢語攻擊,服務員被罵哭,還發現他們把沒有全滅的煙灰彈到榻榻米上燒出洞,把嚼檳榔的渣渣和痰隨地吐。
“那我們直接‘請離’,并且將這類型的客人直接拉入我們店的‘黑名單’,除了有安全隱患,更多是不尊重人。”
當普通市民遇到這類素質低,胡攪蠻纏的吸煙者在公共場所違規吸煙時,首先可以向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或管理人員反映情況,讓他們出面處理,進行勸阻,對方不配合時,可以撥打12345市民熱線,同時用手機記錄違規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市民熱線不同于110、120,屬于非緊急處理事務的熱線,往往沒辦法即時處理該類問題,同時,針對禁煙的地方性法規在實際執行時可能存在模糊地帶和執法難度。
例如徐嬌在遭遇對方搶手機并將煙頭扔進其飯碗,報警后,警方到達現場后表示,長沙室內吸煙并不違法,餐廳內并未張貼禁煙標識,無法對男子進行罰款。
#無煙環境需要社會共治
公共場所室內不能抽煙,保護的是不吸煙的人免受二手煙危害的權利。二手煙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害元素,對非吸煙者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特別是兒童、孕婦和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即使二手煙的危害早已被廣泛證明,公共場所禁煙已有相關規定,但礙于社會文化觀念和執行難的現狀,地方性控煙禁煙法規在落實時仍有困難。
當前我國尚無全國性的專門控煙法律法規,根據中國控煙與健康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5月,我國24個省份出臺省級控煙相關法規,254個城市出臺市級控煙相關法規。據統計,中國目前已有24個城市通過全面無煙立法,長沙不在其列。
△上海是全面無煙立法的城市之一,此圖為上海市控煙熱力地圖截圖,市民都可參與和監督,進行標記
我們可以在數據上看到2019年《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后的一些變化:控煙令前的2018年,長沙部分公共場所如網吧、酒吧、夜總會和餐館的二手煙暴露率較高,其中網吧為89.3%,酒吧和夜總會為87.5%,餐館為73.3%。湖南省室內工作場所非吸煙者二手煙暴露率為6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18年湖南省成人煙草流行調查結果顯示,長沙15歲及以上成人吸煙率為26.7%,2022年長沙市15歲以上居民吸煙率為19.70%,提前達到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20%以下的控煙目標。公眾對公共場所禁煙的支持率也顯著提高。
煙民宇伢子提出希望在禁煙的同時能尊重煙民吸煙的權利,可以合理設置吸煙區引導煙民到吸煙區吸煙,并做好物理隔離措施,“可以像設置衛生間一樣設置吸煙點,不是不讓吸,而是讓憋到‘廁所’吸。”
在日本的許多城市基本不設垃圾桶,我們可以在街道上看到專門設立的吸煙區,自2020年4月起,日本根據《健康促進法》實施了更嚴格的禁煙規定,幾乎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均禁止抽煙,戶外公共場所也實施了禁煙措施。
“不限定抽呢,里面下是煙,吸兩口就要得噠,”去日本旅游的羅爹爹憋了一路煙癮,從吸煙室出來笑著說:“煙灰都冇地方彈,莫談到別個的腦殼上面噠。”
△日本馬路邊設立的吸煙區;排隊等待抽煙 圖源:網絡
△日本餐廳內設置的吸煙區 圖源:網絡
今年1月20日起,《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的公共場所不再包括“飯館,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這5類場所,是否意味著這些地方不再禁煙?禁煙的公共場所到底包含哪些地方?
上海控煙協會副會長陳德在一檔播客中分享道,《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中設定公共場所范圍的主要目的是對這些地方的衛生條件、疾病預防和人體健康進行有效監管,但這并不直接影響這些場所是否應被視為禁煙的室內公共場所。
通俗來講,只要是公用的,共享使用的地方都屬于禁煙范圍內的公共場所,包含了飯店、咖啡館、酒吧等,還有醫院、公共交通、公交車站等等室內和開放室外場所,營運的網約車也在禁煙范疇之內。
這讓苦二手煙久矣的市民能更清晰地知曉禁煙的公共場所范圍,保護自己的權益。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達到80%及以上。在公共場合更嚴格地限制吸煙是大勢所趨。
同時吸煙文化也在逐漸轉變。年輕時,受部分影視作品影響,有些妹子會覺得吸煙的伢子很MAN,或者在街頭用瀟灑的姿勢點燃一根香煙,代表很酷和自由。但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妹子在挑選對象時,會傾向于不抽煙的伢子。
控煙是一個天然的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行動,通過吸煙者的社會公德自覺性、非吸煙者的不容忍和維權、有關場所的管理、執法部門的處罰,層層遞進。
作為長沙人,我們如此熱愛這座城市,所以可以坦然地去討論這座城市還可以如何變得更好更文明。
我想這座城市需要的并不只是疾風驟雨式的整治,而是一場深入毛細血管的文明覺醒。當每個長沙人都意識到"勸阻吸煙不是多管閑事,而是守衛呼吸權",當拒絕遞煙不再被視為"不合群",當無煙環境成為商業競爭力的新籌碼——那時我們或許能在岳麓山頂俯瞰全城,真正看見"萬家煙火",而不是"萬家煙霧繚繞"。
作者——柒柒
一個喜歡寫故事的湘妹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