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比亞迪新聞打假辦宣布,對8位“黑公關”相關信息提供人給予1-10萬元不等的獎勵,同時,針對1位具有重大價值的證據提供人獎勵100萬元。這是我所聽說的企業獎勵“黑公關”檢索提供者最多的獎勵金額,顯示了比亞迪堅決打擊“黑公關”的決心。
“黑公關”指的是競爭對手通過散布謠言、虛假信息來抹黑對方,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壓力的逐步加劇,“黑公關”、“水軍”等諸如此類的惡性競爭關系開始出現在傳播和營銷環境中。比亞迪的做法是一種主動防御,同時也傳遞出對傳播營銷環境透明度和誠信的重視。
當然,除了競爭對手之外,還有專門針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有組織的“黑公關”攻擊存在。近期,中國新聞網就報道,有組織開始將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的科研和制造企業作為重點目標,進行長期的網絡攻擊,為此,必須高度警惕。
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表示:“有時候,有媒體或者自媒體基于事實報導,批評我們,都沒問題。還有些媒體不了解情況,出現一些誤解性的報道,我們也都能接受。但如果有些媒體或自媒體惡意的揣著明白裝糊涂,為了黑而黑,通過一些不實的和誤導性的報道和信息,長期針對比亞迪,詆毀比亞迪。我們不能接受也不能容忍。”
目前,包括比亞迪在內的許多車企,都已采取行動反擊“黑公關”。如蔚來APP的"用戶監察員"制度,將消費者轉化為品牌衛士,已積累30萬活躍監督者,日均處理200+條疑似負面信息。小鵬汽車將“黑公關”的舉報獎勵與用戶權益掛鉤,如提供優先試駕、定制服務等多元激勵,轉化率達18%。此外,寶馬針對經銷商網絡誹謗也建立的"黑名單共享庫",使違規代理商面臨行業聯合抵制。大眾集團已與第三方公證機構合作開發AI取證工具,推動建立電子證據存證云平臺,聯合公檢法機關制定《汽車行業網絡侵權證據認定標準》,提升司法處置效率。
據悉,在近兩年的時間里,比亞迪累計起訴20余個“黑號”,同時對30多個重點“黑號”進行密切關注,對其發布的內容及評論區持續做證據保全。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年底,比亞迪起訴自媒體博主“龍豬-集車”的名譽糾紛權案勝訴,其長期侮辱、詆毀比亞迪,構成名譽侵權,法院判決“龍豬-集車”刪除侵權言論、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201.87萬元。
這些舉措和治理模式正在引發公關傳播界的"鯰魚效應",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3年行業網絡侵權案件同比下降27%,企業輿情處置效率提升41%。未來可能催生第三方"網絡環境評級"體系,將公關合規納入企業ESG評估指標,最終推動形成"陽光競爭"的行業新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