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深夜,駐扎在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令其守備隊炸毀沈陽郊外柳條湖的南滿鐵路,反誤此事系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蔣介石下令不予抵抗,下令中國東北軍撤退到山海關以南。
日本軍隊只用一天時間占領沈陽,很快占領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
拉開了日本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序幕!
圖中,日本兵有5個日本官騎著馬,前后分別是步兵,耀武揚威地走在路上。如入無人之境。
沈陽城外,日本侵略者未遇到抵抗。
看看厚厚的城墻,難以阻止侵略者的入侵步伐。
沈陽城頭,幾個日本兵降下中國旗,升起日本旗。
從1931年日本入侵強占東北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14年,東北三省,處于日本的蹂躪之下,人民生活民不聊生。
1931年到1945年,超過3500萬同胞傷亡,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沈陽城里,一片狼藉,日本侵略者橫行無忌。街道上除了日本兵,不見一個中國軍民的影子。
大好河山,落入敵手。
9月20日,中國共產黨迅速作出反應,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響亮地喊出: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
圖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之一部。
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毅然擔負起東北抗戰的領導重任,迅速組織抗日游擊隊,整合各路義勇軍,進而發展成為“東北抗日聯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愛國救亡運動迅速席卷全國。
其中,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他們為了民族的獨立、英雄頑強地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斗爭。灑盡最后一滴血。
楊靖宇:楊靖宇與敵人頑強戰斗,最后只剩下一人,仍寧死不屈。
兇殘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剖開他的胃,想看看他是吃什么東西,支撐他頑強戰斗的。結果,讓敵人震驚的是,他的胃里只有草根、樹皮和棉絮,沒有一顆糧食。
趙尚志:“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
他的名字讓敵人膽寒。1942年2月12日遭特務偷襲,他在重傷被俘。英勇犧牲
趙一曼:東北抗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
1936年8月不幸被俘,受盡敵人的折磨和各種酷刑,但她大義凜然,英勇就義,年僅31歲。
另外,還有著名的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跡。
1938年10月,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指導員冷云率領下,與日偽軍展開激戰。
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他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最后被困在烏斯渾河河邊。戰到彈盡,面對日偽軍的逼降,誓死不屈,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集體沉江,壯烈殉國。
她們分別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背后,都挺拔著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14年不屈不撓的英勇抗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但日本帝國主義,至今仍歪曲歷史,把一個個惡魔奉為神明。
每一個中國人都要牢記“九一八”這個特殊的日子,“勿忘國恥!”并把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的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
只有不忘歷史,勿忘國恥,才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才能有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