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氣喘吁吁地見到毛澤東,掏出一封密電,毛主席一看,驚出一身冷汗。
毛主席當機立斷,快走!又一次挽救了黨中央,挽救了中國革命!
事情發生在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
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中央決定北上,而張國燾持意“南下”
1935年6月中旬,在四川西北部的懋功地區,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毛主席面對著蔣介石的圍追堵截,以及北上抗日的考慮,提出會師后,部隊北上,到川陜甘邊創建根據地。
6月16日,朱德、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聯名發給紅四方面軍領導人電報。張國燾、陳昌浩收到電報后,于6月17日電復中央:同意向川陜甘發展,組織遠征軍,占領青海、新疆。
然而,到6月25日,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當時,紅一方面軍僅有2萬人,并且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并且物資短缺,而紅四方面軍卻有8萬人,兵強馬壯。
張國燾自恃有兵強馬壯,對中央的態度也強硬起來。
他不再把中央的決定放在眼里,便提出南下。理由是川北一帶地形、給養不利于大部隊行動。
為了統一思想,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召開會議。
會上,張國燾又提出南下川康邊的計劃。但是遭到眾人否決,張國燾不得不接受了會議的決定。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在組織問題上做出了決定:增補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為中革軍委委員。
但是,張國燾并不滿足于此,他開始向中央要權。
他授意自己的支持者,向中央提出了“請張國燾任軍委主席,朱德任總前敵指揮,周副主席兼參謀長。中政局決定方針后,給軍委獨斷決行”的大權。
實際上就是要張國燾取代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面對張國燾的無理要求和惡劣表現,中央曾多次對他進行批評,但是為了團結紅四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6月29日,中央任命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7月18日,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
7月底,葉劍英帶領紅軍總司令部機關的李榮、畢占云等10余名作戰參謀和機要干部,從黑水出發,去毛爾蓋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報到,并任參謀長。
這期間,黨中央多次開會,重申北上抗日的方針和創建川陜甘根據地的任務。但是張國燾對于北上決定,總是有意干擾和阻撓。雙方反反復復一個多月,失去了攻占松潘東出四川的良機。
2.張國燾密電陳昌浩南下,意圖分裂紅軍,情況萬分危急
8月3日,軍委制定進軍甘肅南部的“夏洮戰役”計劃。
決定把紅一軍混合編組,分左、右兩路北上。
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部率領,以朱德為總指揮、張國燾為政委、劉伯承為參謀長。
右路軍由中央率領,以徐向前為總指揮,陳昌浩為政委,葉劍英為參謀長。
左、右兩路軍分別從卓克基、毛兒蓋北上。
右路軍在徐向前、葉劍英帶領下,一往無前,于8月抵達四川省的班佑、巴西、阿西地區,等待左路軍前來會合。
并且,發起了包座戰役,殲滅了胡宗南部隊1個師,勝利打開了通向甘南的大門。
左路軍此時也到達阿壩,按照原定計劃,應繼續北上,到班佑一帶與右路軍會合。
然而,張國燾卻按兵不動,拒不執行中央要左路軍迅速向右路軍靠攏的指示,妄圖改變北進方針。
在他看來,左路軍按兵不動,而右路軍中陳昌浩是他的忠誠支持者,只要右路軍不再北上,回擊松潘,他的目的就可以達成。
于是,他不顧中央其它領導人的反對,于9月9日,向陳昌浩發出密電,命令右路軍南下,徹底開展黨內斗爭,陰謀用武力危害中央。
3.葉劍英無意得到電報,機智處理,挽救了紅軍
密電發到右路軍指揮總部。此時,陳浩昌正在召集右路軍高級干部開會。
會上,陳昌浩眉飛色舞地作著報告。全然沒有顧忌機要人員送來的電報。
坐在身旁的葉劍英把密電遞給他。他直接摔給葉劍英,沒好氣地說:”你沒有看到我正在忙嗎?先放你那里,會后再給我!“
葉劍英只好收回密電,偷偷瞄了一眼,他嚇了一跳,原來電報是張國燾發給陳昌浩的密電,內容竟然是要求部隊南下!并要“徹底開展黨內斗爭”。這分明就是要槍指揮黨,要分裂中央,分裂紅軍!
葉劍英當時很是緊張,他看一眼陳昌浩,陳正在興頭上,全然不看他一眼。
葉劍英坐一會兒,穩穩心神,起身借去廁所的機會,遛出會場,直奔毛澤東住所,把電報交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看過電報,頓時皺起了眉頭。他馬上掏出一支鉛筆,把電文飛快地抄在一張卷煙紙上,然后對葉劍英說:“你趕緊先回去,不要讓他們發現你到這來了。”
幸好,葉劍英趕回會場,發現陳昌浩仍在講話,他這才若無其事地坐下來,直到會議結束,他才把電報并給陳昌浩。
4.葉劍英帶領直屬隊半夜出發,虎口脫險
得到葉劍英的密電,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決定,部隊連夜離開。
毛主席擔心事情敗露,葉劍英會受到迫害,于是,臨走之前,張聞天、秦邦憲特意找到葉劍英,對他說:“老葉,和我們一起走吧!這里危險。”
葉劍英搖搖頭說:“我現在不能走,你們先走吧,我和直屬隊一起行動。”
”直屬隊有幾百號人,要想從陳昌浩的眼皮底下帶走,談何容易!“
葉劍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說:”你們先走吧,我自有辦法脫身。“
第二天,葉劍英找到陳昌浩,說:“陳主任,部隊要南下,還得過一次草地,這回可要帶足了干糧啦,我準備帶直屬隊明天凌晨出發去打糧,早去早回。”
陳昌浩一聽十分高興,欣然同意。
眼看陳昌浩同意,葉劍英暗自高興,立即召集直屬隊的林伯渠、楊尚昆、李克農、肖向榮等幾位領導人開會。
會上,葉劍英把張國燾密電南下的事跟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并且指出事情的嚴重性。并且告訴大家,中央和毛主席他們已撤到三軍團去了。
于是他對大家說:”我們明天凌晨兩點出發,以打糧名義趕到三軍團去。現在,請大家對好表,馬上分頭通知一方面軍的同志。請大家務必記住:明晨兩點在村邊的那架水磨坊附近會齊,早一分鐘晚一分鐘都不行!”
會后,葉劍英又來到作戰科,向作戰科副科長呂繼熙要出了當時全軍唯一的一份十萬分之一的甘肅地圖。這份地圖可是寶貝,一定要帶走!
當他回到寢室的時候,同寢室的陳昌浩等早已進入了夢鄉。
葉劍英和衣倒在床上,不敢睡,害怕過了時間,又不敢翻身,怕驚動了陳昌浩等人,就這樣一動不動地等著,好容易熬到1點45分,他悄悄起床,披上大衣,輕手輕腳走出大門。
走到大門口,他故意大聲問站崗的戰士:“衛兵,你看到我們打糧的隊伍出發了沒有?”
“沒有看到。”
“他媽的!時間到了,怎么還沒動靜?”
葉劍英一面大聲說著,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大門。
此時,軍委秘書長肖向榮已經在不遠處等著他呢。
兩個人剛走不遠,葉劍英一摸武裝帶,發現剛才走的太急,把自己心愛的左輪手槍忘在屋子里了。
他趕緊把地圖交給肖向榮,囑咐道:“這可是要命的東西,全軍就這一份,你千萬要保管好!我回去一趟。”
肖向榮趕緊攔住他,壓低聲音道:“參座,別回去了,回去危險呀!”
“不要緊,我是公開出來檢查部隊打糧的,這是參謀長的例行公事嘛。你先走!”
說著,又悄悄回到寢室,看到陳昌浩等人還在熟睡,便趕緊拿起手槍,插在腰間,又急促地走出大門。
等他趕到水磨坊時,楊尚昆等眾人正等著他。
葉劍英帶領直屬隊百余人急急追趕,趕了幾個小時,在一個交叉路口,遇到了正在等他的張聞天、秦邦憲等人。
兩個人見到葉劍英,急忙說道:“老葉,等你等得好著急哩,你要快走啊!”
“我現在不是和你們一樣走嗎?”葉劍英似乎有點奇怪。
秦邦憲說:“唉呀,老葉,你和我們不一樣,你把電報送給黨中央,又把軍委直屬隊帶出來了,人家對你恨死了,會放過你嗎?”
葉劍英帶領著直屬隊加快步伐,向前趕路了。
秦邦憲等人留下來,斷后。
直屬隊剛走不久,秦邦憲他們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幾匹快馬隨后趕來,看到秦邦憲他們,一個手提駁殼槍的人,大聲問道:“葉劍英在哪?葉劍英在哪里?”
秦邦憲說:“我們也在等葉劍英,他還沒有跟上來呢。”
那幾個人一聽,趕緊打馬向回找去了。
天明時,葉劍英帶領的軍委直屬隊終于趕到了三軍團駐地,見到了毛澤東、彭德懷。
毛澤東看到葉劍英趕來,一顆心才放到肚子里。他高興地說:“劍英同志,你可來了,好!好!現在情況還很緊急,我們不能在此停留,立即向俄界前進,與一軍團會合。”
一場關系到中央領導人,中央紅軍的危機終于過去了。
而化解此次危機的關鍵,還是葉劍英送來的那一封密電!
事后,毛主席常常提起此事,稱贊葉劍英:“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
50年代,他在懷仁堂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當著眾多黨政軍高級負責同志,邊指腦袋邊說:“沒有葉劍英,我們這些人就沒有這個啦!他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
毛澤東指著葉劍英又說:“這件事可不簡單羅,張國燾當時要是抓住你,腦袋就保不住了。”
周總理說:“如果沒有劍英同志,那個局勢就壞了。在關鍵時刻才顯出是同志嘛。”
當中央、當紅軍處在危機時刻,葉帥不顧自身安危,向中央匯報了張國燾的”分裂“意圖,并且,成功把直屬隊百余人安全帶離,這是要大智和大勇,同時又要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