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劍,砥礪自生輝。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設立宜賓三江新區。作為四川省首個省級新區,五年來,三江新區牢記“為全省省級新區探新路、作示范”的職責使命,圍繞“長江上游綠色發展示范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示范區、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的“四區”定位,銳意進取,磨礪銳氣,在攻堅克難、開拓破局、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譜寫了令人矚目的時代華章。
這是攻堅克難的五年。面對發展初期的重重挑戰,三江新區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勇闖集成授權改革的“試驗田”,通過房票安置、共有產權住房等創新舉措,進行產城融合基金和自然資源集成出讓等改革探索,不僅解決了發展難題,也提升了經濟承載力和資源集聚力,為宜賓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注入了強大動力。面對主導產業市場盤整和增速放緩等多重壓力,三江新區迎難而上,全面落實中、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全力鍛長板、補短板,加速推進“由園向圈、由區向城、由聚向融”的“三個轉變”,成為了宜賓發展的“主引擎”、區域經濟的“發動機”。
這是開拓破局的五年。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三江新區以大學城和科創城為“雙引擎”,匯聚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資源,整合領軍企業、金融資本等生產要素,形成強大的創新集聚效應,不斷“無中生有”、強勢崛起。通過實施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拔尖人才“項目+”工程,成功引進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和研發人才;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揭榜掛帥”“首席專家”等科技計劃項目,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進程,為三江新區創新發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這是改革開放的五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三江新區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組建三江集團、科教集團等國有企業集團,有效破解重大項目建設融資難問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突破瓶頸制約,實現提檔加速發展;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成都合作加快打造跨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市,與重慶合作打造“跨省聯動”示范樣板;成功舉辦一系列國際性重大活動,進一步提升了三江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過去的五年,三江新區堅持開拓創新、探索新路,敢于先行先試,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形成了一批標志性改革成果:獲批全省首批集成授權改革試點,承擔七項中省部署改革任務,共有產權住房、產城融合基金等改革開全省先河,河灣原鄉成功打造城市農文旅融合休閑體驗消費新場景,《宜賓三江新區條例》即將頒布,勇當全市“四化同步、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排頭兵。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也是三江新區設立的第六個年頭。從2022年“啟航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到2023年“勇挑重擔、高位突破”;從2024年“勇立潮頭敢為先、乘勢而上行勝言”,到2025年“干字當頭、奮發有為”,三江新區每年確定一個主題。2025年,三江新區將干字當頭、奮發有為,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五年一周期,十載見新績。三江新區跨越五年,邁上了新的發展階段。改革永遠在路上,開放沒有完成時。新階段新征程新使命,三江新區將實心干事、科學作為,披荊斬棘、闖關奪隘,繼續發揚“慕義求真、融醞和美,匯江向海、逐立上游”的新時代宜賓城市精神和“敢為人先、行勝于言”的三江精神,聚焦生態價值轉化、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等關鍵領域,探索授權賦能和政策支持新機制,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書寫更加壯麗輝煌的嶄新篇章,為宜賓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江新區,未來可期,明天更好;長江首城,前程似錦,氣象常新!(毛開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